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非常详细的课件)
朱阁枕黄粱打一书名碑文打一书名不是真翡翠打一人名红楼梦之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2.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及通过这一环境折射出的社会背景。(难点)3.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的性格特征,学习写作手法。(重点)文学常识课文研讨林黛玉进贾府作者考证:前八十回作者胡适作为新红学的开山鼻祖,在1921年完成的《红楼梦考证》一文中,主要引用了清朝文学家袁枚的文献记载作为证据。袁枚《随园诗话》:“康熙间,曹楝亭为江宁织造,每出,拥八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雪芹者,曹楝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曹楝亭即康熙朝的文学家曹寅,胡适考证出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认为他是贾宝玉的人物原型,据此断定《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通过大量论证,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后四十回作者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程伟元:江苏省苏州人,乾隆后期,在京花数年之功,搜罗《红楼梦》残稿遗篇,并邀友人高鹗共同承担“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的编务,三印《红楼梦》。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红楼梦》(程甲本)序据张问陶《船山诗草·赠高兰墅鹗同年》诗自注说:“传奇《红楼梦》80回以后,俱兰墅所补。”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旧说以为是高鹗的续作,据近年来的研究,高续之说尚有可疑,要之非雪芹原著,而续作者为谁,则尚待探究。”曹雪芹画像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先是汉人,后入旗籍,成了皇家的“包衣”奴才。从他曾祖开始相袭做了六十年江宁织造。曾祖曹玺的妻子曾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姑母都入选为王妃。康熙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住在江宁织造署。因此,康熙时代,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困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是促成《红楼梦》创作的一个因素。“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未完去世,未完稿提名为《石头记》。基本定稿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关于《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古典小说。“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名称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红楼梦》的别名:从通灵宝玉的来历取名为《石头记》;从黛玉以泪报答宝玉滋润之恩角度取名《还泪记》;从一僧一道的神秘角度命名为《风月宝鉴》;以书中主要的女主角得名的《金陵十二钗》。《红楼梦》版本介绍两大系统抄本系统(脂本系统):时间较早,接近创作原貌,手抄流传,差异众多,研究价值大。刻本系统(程本系统):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版,补全全书,流传广泛,影响巨大。1791年活字印刷本《红楼梦》(后称“程甲本”)开始流传,之后,程、高又于1792年推出了重校本《红楼梦》(后称“程乙本”)。在曹雪芹身后二十八年以后,竭力搜集曹公留下的前八十回及零散的后数十回书稿,“集腋成裘”、“细加厘剔”、“截长补短”,终于将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公诸同好”。尽管今天仍有人不喜欢程、高的后四十回,但是,止于八十回的《红楼梦》毕竟是不完整的,程、高在曹雪芹身后不久,以接近同时代人的观察角度、思想方法、语言习惯,甚至我们推测,可能还是在曹雪芹部分残稿的基础上,推出了完整版的百二十回本《红楼梦》,较之其后数十种《红楼梦》的续书,程本的成就有目共睹。程甲本的问世,是《红楼梦》广泛流传的开始。甲戌本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一回正文中有“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一十五字,指明所据底本年代,故名甲戌本。甲戌年,是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此本正文文字在现存诸本中最早,胡适认为甲戌本是世间最古的本子,红学家们普遍认为甲戌本所据的底本,是最早的。且保存的脂批多于其余各本,光是第一回,就较别本多出429字。此本有眉批,侧批,双行批,回前回后批多种。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所以此本历来为红学家所重视。已卯本己卯本又称脂怡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册总目书名下注云“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三册总目书名下复注云“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己卯年,是乾隆廿四年(一七五九)。“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三十四回末题“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终”,是“脂本”石头记中第一个出现“红楼梦”标名的本子。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庚辰本庚辰本又称脂京本。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各册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第五至八册封面书名下注云“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故名庚辰本。庚辰年,是乾隆廿五年(一七六○)。列藏本列藏本即俄藏本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俄国宗教使团从北京带回俄国。在六十年代被发现。它的过录时间大概在1784年至1789年之间列藏本现藏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1986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戚序本戚序本戚序本,全名为“戚蓼生序本”,简称戚序本或戚本,原由乾隆进德清戚蓼生所藏并序,以其卷首有戚蓼生的一篇序,故称“戚序本”。戚序本字迹工整,清楚有条,便于阅读,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脂评系统的流传本。但抄手的语文水平不高,音讹形误的错别字也有时所见。蒙府本蒙府本因在第七十一回回末总批后有“柒爷王爷”字样,故称王府本,又称脂蒙本,因其为清蒙古王府旧抄本。甲辰本甲辰本即由梦觉主人于甲辰(1784)作序的八十回《红楼梦》,系脂本系统中较晚的本子。也是第一次以《红楼梦》作书名的八十回钞本,又称梦觉本、梦序本、脂梦本。甲辰年,是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舒序本舒序本即舒元炜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序本《红楼梦》。因卷首有舒元炜序得名。又称己酉本、脂舒本。题“红楼梦”。己酉年,是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梦稿本梦稿本又称杨本、杨藏本、全抄本。因系杨继振原藏,故名。题“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郑藏本郑振铎原藏《红楼梦》残抄本两回,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四回。一册,共三十一页,无脂评,世称郑藏本。卞藏本卞藏本为刘文介旧藏,2006年6月在上海发现。此本题《红楼梦》,书首有缺页,残存第三十三回至第八十回总目,总目后是第一回至第十回文字,无批语。每面八行,行二十五字。避康熙“玄”字讳,不避道光讳。纸张用是嘉庆、道光之间常用的棉纸,比竹纸稍厚稍白,没有竹纸的透明度,黄脆程度较严重。现由卞亦文私人收藏。北师大本北师大本:存78回,1—80,缺64,67回。共两函,16册。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故名。此抄本为1957年由琉璃厂书店购入,1961年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中文古籍书目》后被遗忘,至2000年被中文系博士生曹立波发现。程本程甲本——程甲本全称为“乾隆五十六年(1791)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本”,是《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全书一百二十回,首程伟元、高鹗序,次为人物、场景插图共24页。•程乙本——萃文书屋于乾隆五十六年印刷了《红楼梦》以后,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又印刷了一次《红楼梦》。前者被称为程甲本,后者被称为程乙本。“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王蒙————毛泽东————鲁迅————冯其庸对红楼梦的评价《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女祸补天”——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化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木石前盟”——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绛珠仙草也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石——玉——石木石前盟——金玉良缘真——假——真仙缘——俗缘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贾敷贾敬贾珍-贾蓉贾惜春(秦可卿)荣国公贾源-贾代善(贾母)贾赦(邢夫人)贾琏(王熙凤)-巧姐贾迎春贾政(王夫人)贾珠(李纨)-贾兰贾元春贾宝玉贾探春贾敏(林如海)林黛玉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原应叹息妙玉薛宝钗史湘云课文研讨1、林黛玉依次到了哪些地方,见哪些人?2、实写哪些人物,虚写哪些人物?详写哪些人物,略写哪些人物?主要人物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情节的高潮在哪里?有何意味?4、通过林黛玉的眼睛,看到的贾府是怎样的?借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小说中的典型环境——贾府林黛玉进贾府,贾府便是她以后长期生活的地方。听母亲说过外婆家与别家不同,怎么个不同,黛玉当会细心观察、判断。作者就是以黛玉进府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视线来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这也是作者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的典型环境。《林黛玉进贾府》,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她当天的行踪为线索,第一次介绍了贾府的主要人员和贾府的概貌。思考讨论1、林黛玉一共拜见了几位长辈?2、她是沿着怎样的路线去拜见长辈的?请根据荣府方位图说出她的行程。林黛玉进贾府行程路线2、由黛玉拜见长辈的行程你发现了贾府有什么特点?①贾府长幼有序、礼仪繁琐。②贾府建筑庞大,结构复杂。1、黛玉为什么不走正门,而要走西角门?为什么要来回绕这么多路?思考讨论通过环境描写感受到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和社会地位。宁、荣二府都是奉皇帝之命“敕造”;“荣禧堂”的匾额又是皇帝御笔书赐;室内陈设的物品(如“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显示着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豪门贵族。“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次前来,她看到或感受到了哪些不同?思考讨论由此你可以看出贾家有怎样的特点?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思考讨论你能总结一下作者描写典型环境时的基本写法吗?思考讨论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不仅详细描述了贾府精美的房舍和布局,而且极力渲染了贾府的尊贵、豪华与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展示了《红楼梦》一书的典型环境。(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结环境(1)贾府地处什么地方,林黛玉来到贾府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2)进入贾府到贾母居处,她看到了什么?(3)她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了什么?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气势煊赫;门禁森严,等级分明,礼规繁琐。拓展思考题1、你能从环境描写看出黛玉大舅(贾赦)二舅(贾政)两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非常详细的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24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