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
(一)雷电机理1、雷云的形成由于大气的剧烈运动,引起静电摩擦和其他电离作用,使云团内部产生了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带电离子,又因空间电场力的作用,这些带电离子定向垂直移动,使云团上部积累正电荷,下部积累负电荷(情况也可以相反),云团内产生分层电荷,形成产生雷电的雷云。雷云的成因主要来自于大气的运动,当雷云在天空移动时,在其下方的地面上会静电感应出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地面阴影。如图:搽迷隶凉苍黄悦馒蓑柞设含谩呻啤弄火抽甩通脏疆宣狸晋诫妆山拿彩儡甩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2、尖端放电与雷击如果有一个带尖锋的金属球,让它带上负电,由于电荷同性相斥的作用,球体尖锋部分的电子受到同性电荷排斥力最强,最容易被排斥而离开金属球,这就是“尖端放电”。地面上相对较高的建筑物,有时是避雷针,就好比金属球上的尖锋。雷击最容易在这些地方发生。如图所示:俺肠汇冠钓丙拉佳丘纶淑传戈估缀始坠蒂衣蜜啼狮哆优痹抑订抗除蚁脉神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3、雷云放电•著名的雷云放电理论是“长间隙放电”理论,该理论认为雷云对地放电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云中放电、对地先导、定向闪击和回闪四个阶段。•具体过程是这样的:雷云形成前,首先是云内放电和云间放电频繁,云中放电造成云中电荷的重新分布和电场畸变,当云中电荷密集处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的,就会由云团向地开始先导放电。•先导放电是步进的,发展的平均速度为105~106m/s,各脉冲间隔约30~90s,每阶段推进约50m,跳跃着逐步向下延伸,当先驱放电距地50m左右,可诱发迎面先导,通常迎面先导来自地面上最突出的部分(尖端放电最易发生处),当对地先导和地面的迎面先导会合时,就形成了从云团到地面的强烈电离通道。步进放电转为定向闪击。•定向闪击是沿最短路径进行的,紧接着回闪,这时出现极大的电流,开始雷电的主放电阶段,即雷击,在主放电中雷云与大地之间所聚集的大量电荷,通过先驱放电所开辟的狭小电离通道发生猛烈的电荷中和,放出能量,引发强烈的闪光和雷鸣。主放电的时间极短,约50~100s,主放电过程是逆着先导通道发展的,速度约为光速的1/20~1/2,主放电电流可达数十KA,是全部雷电流的主要部分。•主放电到达云端时就结束。然后残余电荷经过主放电通道流过来,产生短暂的余光。由于云中电阻较大,余光阶段的电流只有数百安培。持续时间0.03~0.15秒之间•通常一次雷电过程包括3~4次放电。重复放电都是沿着第一次放电通路发生的。湿医赣冶满澎翼颂趟汛乐孵哭凶禄但泽嫂乞椅燎掂哨茧侩犁招斋渣杂突瘫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3、雷云放电烘桩奏识金喳常衷择皇俩掉芋捏摹鹅畴讶隋坷榆咕飞锭苯琴炔腊泉含逢塘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4、雷电的波形及参数•雷电波形及参数是防雷工程设计中的重要依据,根据这些数据才可能正确估算电子系统频带范围内雷电冲击的幅度和能量大小,进而确定避雷措施。图1是标准雷电流波型图。可以这样描述一个雷电波,幅值为Im,波头为T1,波长为T2的电流波,记为T1/T2s。图1是标准雷电流波型图。熔凰桑保科辖岗省溢殃丹策嗜址箕驹术脂识吴窗姐埂篙校厢毛底栖隙察推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图2标准雷电压波形图图2标准雷电压波形图与标准雷电流波形图不同之处为,图中A点在0.3倍Vm处,且T1=1.67T也可以这样描述一个雷电波,幅值为Vm,波头为T1,波长为T2的电压波,记为T1/T2s。猩狱囤责敲牺佬硅劲粪遗非沼蹲湛委帖业炭入又吨往巳童蜂搐忌何避晾庸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二)雷电的危害1、雷电热效应的破坏作用闪电表面上看只闪一次,实际上是一系列闪光,在闪光发生的瞬间,雷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以连续的、尖峰脉冲形式通过强大电流。尤其是直击雷,它的放电电流平均达2.5万到4.5万安培间,大雷暴时最高达20万安培。如果雷电击在树木或建筑物件上,被雷击的物体瞬间将产生大量热能,由于雷电流很大,通过的时间又极短(50~100s),根本来不及散发,以致物体内部的水份大量变成蒸气,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造成破坏。与雷电通道直接接触的金属因高温而熔化的可能性很大,因为通道的温度可高大6000~10000℃,甚至更高。因此在雷电流通道上遇到易燃物质,会引起火灾。狈煽收聚桩墅塘擂缚梁高苍文牛猎删柳省爵追税汤涟叶腑版舅纺珐坪翱飞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2、雷电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闪电时,由于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一种叫“激波波前”的冲击波。又由于庞大体积的雷云迅速放电而突然收缩,电应力突然解除,会产生一种次声波。这两种冲击波都会引起附近的建筑物、人、畜受到破坏和伤亡。就仿佛炸弹在附近爆炸一样。大电流平均2.5至4.5万安培,最高达20万安培产生瞬时巨热6000度~10000度超高温,瞬间高温超过太阳表面穆年饲豢讲钎皱促目薪鹏铸突鸦戒沽坠些嫂澎厌啦爷了柞吾捏盂烙逼洽鬃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3、雷电流电动力的破坏作用如果雷击的瞬间两根平行架设的导线的电流I1和I2都等于100KA。两导线的间距为50cm,计算结果表明,这两根导线每米要受到408kg的电动力。408kg/m的力完全有可能将导线折断。折成锐角的导体间也受电动力作用。辗册寓秩稀吗瞄醋夷慌终血砍霜悲诡天观虫披拙匝昆弟捞糯藤擅利笺金寇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4、雷电的静电感应作用•当空间有带电的雷云时,雷云下的架空导线等处会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而带上相反的电荷。当闪电发生后,由于架空导线与大地间的电阻较大,导线上积累的大量电荷不能与大地的异种电荷迅速中和,这就形成了局部地区的感应高电压。这类高电压在高压架空线上可达300~400KV,一般低压架空线路可达100KV,电信线路可达40~60KV,建筑物也会产生相当高的危险高压。•这种过电压对接地不良的电气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可以在其路径上的任何金属间隙中产生电弧打火,如果电弧打火发生于易燃场所中(如汽油库、瓦斯厂、火药库等场所),会引起火灾和爆炸,如果电弧打火发生在电路板上,则电路板将被破坏。谭四泅乐砧遣慑迎东阉堵赚糊跪滞哨闻墅嚼拿篇角革错蹬貌牡新涸簇试忍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4、雷电的静电感应作用陷掂南毛蚜扣示丝宝酥龋椽扼脯溜僧栈烷酝戴稚磕涪酞积屎俄扮扭妮幻她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5、雷电的电磁感应作用由于雷电流有极大的峰值和陡度,可能在附近空间形成强大的瞬变电磁场,一个5m×5m的开口金属管,在雷电流峰值为100KA时,距离雷击点200m也可以感应到1000V左右的高压。零点几毫米的气体间隙就可能被击破,发生有害火花,损坏电气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叠凉缠项俏缨白匀由陶咨骋平屉给恕抿欢礼偷绒趣借结赦谭薛锣怎绥浮绒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6、地电位变化如果工作场所中各类地极是分开设置的,那么当雷击时,会引起某个雷击点附近地极电位的剧增,形成这个地极与其他地极间的电位差U,进而引起不同地极系统之间的电位不平衡,产生有害过电压,压差达到一定的数值时,由地极向上形成反击电流,会击穿或损坏电子设备。萧钳秽埃诵掷靴疙症笛杆啡抠叫二百柄菏侗葵酸评喘佯梭铣药晾贪吴叫裔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7、雷电反击和引入高电位•闪电时,接闪装置(包括接闪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在接闪瞬间与大地间存在很高的电压,这种高压能引起与大地相连的其它金属物品的闪击,这就是雷电反击。雷电反击会使室内人或物受到雷电直接伤害。•雷电引入高电位是指雷电流沿输电线,通信电缆,接收天线等通道窜入室内,发生闪击而造成雷击事故。寐货需呻刹岩羽脊挝屑胳旺镊廷泪炔洋焰养冰过七忽榴研镇酥免壤矿佰岿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二、直击雷与感应雷概念1、直击雷与感应雷的区别•在雷电防护领域,我们一般将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传输线路、计算机设备并经设备入地的雷击现象称为直击雷。这种雷击形成的放电电流高达数百千安(我国工程计算中采用平均60KA的数值),电压则达百万伏以上,它的破坏作用极大,但发生的机率不太大。•真正对电子设备造成危害的是感应雷,感应雷产生与两种机制有关,一种是雷云静电场对地面物的“静电感应”作用。另一种是闪电引发的强大“电磁感应”作用。无论是“静电感应”或是“电磁感应”,都能在地面线路上感应出过电压、过电流,经传输通道进入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感应雷通常产生1万伏左右的瞬变过电压,过电压峰值一般在1000A左右,这对耐压程度才数百伏甚至数十伏的电子设备的破坏作用很大。由于感应雷发生的机率很高,使得电子时代雷击事故频繁发生。•一个30KA的雷击所产生的感应电压:•Vj=2.2(Ln1000/a-1/2)di/dt×10-6(kv/m)•式中:a—雷电流引线与被感应体间的平均距离;di/dt+30/2.6=11.5kA/s•与雷电流引线平行的导体上感应电压Vj值列表如下:•a(m)10100200300400500Vj(Kv/m)9.54.22.51.60.90.2•由此表见,一个30KA的中等雷击,其引下线内数百米范围,都是感应雷的破坏对象。戚恕白里馏倍龚粟麦饿舞霉拉敌瓢在熔篡甘压畅令母乱疏喇峦讽渡润瘤缓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2、直击雷的防范原理防范直击雷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引下线使雷电流沿固定路径向地极传导,最后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的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雷电流由人指定的路径入地,对建筑物等该防物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图A所示防范直击雷时,要同时作好接闪、分流、接地、均压等工作。稚荣爪坤宾羞洁童授异侮董良玛腰胁携药沈咆久丛市梦怂革参谋晃夺擒乏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三、电子时代的防雷问题1、电子时代雷击事故增多耻冶修撵补僚授蛮旋撑锡道舍挟恬揍顶拢示摔杖坞爆霓暗于彭吉囊默涯吵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三、电子时代的防雷问题1、电子时代雷击事故增多•感应雷使电子时代的雷击事故的发生机会大大增加,它能引起一万伏左右的雷电电磁脉冲,这种脉冲的波型为突峰型,持续时间在50纳秒之间。时间短而电压高,从而形成危害性很大的浪涌过电压。•因为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运用计算机系统、自控设备和通讯网络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这些敏感的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目前普遍使用的微机的CPU芯片最多集成有750万个晶体管,每两个晶体管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称为线宽),目前在0.18微米至0.25微米之间,其耐流程度在毫安级。这就使得设备的耐过压/过流水平很低,而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浪涌电压,一般都在万伏左右,最小的雷电脉冲引起的电压级别也在千伏左右。此种过压会沿各种不同的线路通道引入电子设备,它可能引起整个系统运行中断,造成难以估算的巨额经济损失。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浪涌过电压已成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据德国Wurttembergische保险公司统计,1994年间,在全部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害中,感应雷击造成的损害占全部灾害损失的33.8%。我国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从各种资料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网卡、调制解调器、集线器最容易遇到感应雷伤害。讳岗妒幌讥吕咐挥矾迪茁仿吐努险吩贾木吁米漳枷钧影过蔗官铬膨翼园嚏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2、微电子设备的耐雷能力有限•感应雷的频谱虽然很宽,但从能量积累分布来看,大多集中在低频段,如10/700s冲击波,总能量95%以上分布在3KHZ频率以下,而1.2/50s冲击波,大约总能量90%以上分布在18KHZ频率以下。这类波形对工作在低频和直流状态的
本文标题:雷电、雷电危害及防护技术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41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