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也就是说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必须适应中国国情,特别是要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因为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有差异的。只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化改造,使其理论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使之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才能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冲突、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从文化视角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及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蔡心,2010)。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础。(一)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及在此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应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来把握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不能把形式和内容分开,比如说,把内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而把形式看作是中国化。另一方面它是道路和形态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中国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形态(肖贵清,2010)。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基本特征包括内倾性、务实理性和伦理道德至上性,这些特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次,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只有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途径和基本经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才能更加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规律,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再者,中国传统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基础,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影响,从纵向来说,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即包括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横向来说,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郭建宁,2010;郭华,2010;关志伟,2010)。(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所经历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巨大作用。在先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各种挫折最终失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作为救国的强大理论武器,中国革命才有了新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国人民先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充分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和政治建设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确保党的生机活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以上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目前的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是一个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人类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民族若是失去了其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将不可能充分吸收外来的思想文化,更不可能使自己的思想文化走在其他民族的前面。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罗素,1987a)。”他曾经预言:“假如中国人对于西方文明能够自由地吸取其优点,而扬弃其缺点的话,他们一定能从他们自己的传统中获得一线生机的成长,一定能产生一种糅合中西文明之长的辉煌之业绩(罗素,1987b)”。在文化环境上,近代中国面对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文化同一性维系着古老的帝国。外来文化的第一次渗入是发生在两汉之际的佛学东来,它一开始便受到唯心主义和有神论者的青睐。魏晋时代盛行的玄学,就是通过所谓“格义”之学,来沟通它和佛学的原理。南北朝至隋唐,佛学大盛,产生了若干著名的宗派,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其中影响较大的华严宗和禅宗,是我国传统唯心主义流派的思想同印度佛教哲学相结合的产物。这种中国化了的佛学,它们的思辨结构是宋明理学和心学的理论渊源之一。所以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佛学与中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都采取了比较温合的方式,即以渐进的、多层的渗透,并且最终以“中国化”为结果,而且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并未对中国文化的同一性造成破坏(汤一介,1988)。但是近代以后,中国社会所面对的世界局势和自身的社会变迁是复杂的、尖锐的,特别是西方“坚船利炮”的直接轰击,使中国在文化上失去了主动性,也危及了它的同一性。近代西方文化的特征对近代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否定性,使它不可能再像同化佛教那样以一种渐进的、温和的方式消融西方文化(克里斯托弗•道森,1989)。而对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来说,中国文化的落伍与中国旧制度的陈腐是同一的,因此又必须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寻求中国文化的再生之路。一定文化是一定民族在其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的产物,它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个伟大的民族,不管其传统怎样的顽强和保守,但当传统文化无法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被迫地或自觉地调整自己文化的内部结构,以适应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要求。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长期积弱,传统文化无法适应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形势下所引发的一次大调整。因此,近代以来的文化冲突,不过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在中国文化阵地上的展开和反映。从文化本性和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看,中国人的探索过程和挫折,也说明了“中国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因为从对“西学”的感性认识开始到“中体西用”的主张,实际上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西方学说与中国社会改造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关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才真正切准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脉搏,而且也在文化本性上真正地利用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经验,这一点在实践中显得非常重要(徐中约,1971)。因此,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时,我们只有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和文化本性以及中国社会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所面对的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冲突的挑战,才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基础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才能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创造意义,即它是一个扬弃中西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历史过程。(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体系,其中虽然有很多优秀成分,但与现代中国所追求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存在着差距。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并努力将其中的精华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相结合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传统文化是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中的,要想将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就必须有一种先进的思想作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指导下,才能对西方和前人的文化理论以及研究成果做出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并加速我们的文化研究(李培锋,2013)。2、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传播载体先进的中国人认同马克思主义,原因之一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某些相似相通的因素,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两者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方面就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在哲学思想与方法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学”,形成一种重“实事求是”、经世致用、躬行践履的思想和学术价值取向,这使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有了生长的土壤。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从中国已有的文化基础出发;另一方面,传统文化虽有价值,但二者并非平起平坐的关系,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本改造传统文化,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黄凯锋,2010)。参考文献[1]蔡心.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影响[J].西安社会科学,2010,06:4-5+10.[2]肖贵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01:24-29.[3]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13-16.[4]郭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J].闽江学院学报,2010,04:18-22+30.[5]关志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D].燕山大学,2010.[6]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动因[J].思想理论教育,2010,01:9-14.[7]罗素.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J].重庆出版社,1987a:35.[8]罗素.中西文明比较[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b:35.[9]汤一介.从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国看当今中国发展的若干问题[J].三联书店,1988:40.[10]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63-172.[11]徐中约.现代中国的崛起[M].台北虹桥出版社,1971:1.[12]李培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13]黄凯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8:65-70+87.[14]马淑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伦理的历史变迁和理论思考[D].南开大学,2013.[15]梁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08.
本文标题: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53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