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2课--外国美术撷英
历史上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特点的雕塑作品,其表现题材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表达了古代各民族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一、雕塑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企盼二、两河流域和古代印度雕像三、古希腊雕塑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五、17-19世纪欧洲雕塑一、雕塑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企盼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石灰石公元前2650年埃及古埃及雕刻家对人物脸部特征的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眼睛的表现尤为真实,传神,雕像其他部分的塑造相对简略,概括,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特定的身份和精神面貌,王子强壮,机智,王妃丰满,端庄。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像(石灰岩,公元前13世纪)埃及埃及的雕刻艺术特征:埃及的雕刻艺术既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达了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二、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西亚地域.两河流域的雕塑以亚述王朝的最为突出,其中动物形象造像最为成功受伤的狮子大理石浮雕公元前650现收藏于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亚述受伤的狮子一只勇猛而充满活力的狮子,因身中数箭而发出哀鸣,后肢瘫软,但强壮的前腿仍挣扎着想站起来,它在昂头怒吼,显示出生命垂危之际的狂怒与嘶鸣,形象极其悲壮,传达出动物内在的生命力。汉谟拉比法典约公元前1792年一1750年高约71厘米,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是一位具有军事天才和卓越治国才能的君主,而且他还制订了一种“公平的法律”,并推广到全国各地,“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当时刻写这个“法律”的石碑。《人首翼牛》即是该王宫大门两侧的守护神兽的雕像。这样的神兽共有两只,被人们称为“舍都’’,它的形象非常独特,它是人头、狮身、公牛蹄的组合,生有飞翼萨尔那特狮子柱头(阿育王狮子柱头)砂岩,高2.1米,约公元前273年,现收藏于印度萨那拉特考古博物馆这尊雕塑显示了古代印度艺术家们高超的雕塑技巧,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印度广为吸收外来艺术语言丰富民族文化的特点。哈达佛陀头像砂岩4—5世纪印度哈达佛陀头像是印度佛教造像的经典作品,犍陀罗雕刻家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了释迦摩尼慈悲、安详、沉静的表情,形象优美,顶髻波浪式卷发曲线流畅,富有东方的装饰韵味。王子菩萨像(砂岩,2世纪中叶)印度其服饰华贵,尤其是头部和胸前的饰物十分奢华,雕刻细致,显示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增强了雕像的装饰效果,体现了古印度本土艺术特征。它也是犍陀罗雕刻家将希腊与印度艺术相融合结出的硕果。三、古希腊雕塑赫格索墓碑大理石约公元前400年希腊古希腊雕塑是世界雕塑史上的一座丰碑。希腊雕刻家多借现实生活中具有完美体态和旺盛生命力的青年男女裸体形象,表现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即健美的运动员。赫耳墨斯和小酒神大理石雕塑,高213厘米约公元前330年左右普拉克西特列斯(希腊古典时期)现收藏于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赫耳墨斯和小酒神》就是希腊古典后期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最著名的代表作,更可贵的是现在的人们可以看到原作。由于现存的古希腊雕塑大多是罗马时期的复制品,所以这-尊原作更加显得异常珍贵。这尊雕像发现于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遗址中。罗得岛位于爱琴海东部,很早就有灿烂的文明史。雕塑艺术在那里尤为发达,曾经出现的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罗得岛太阳神巨像和这尊鼎鼎大名的雕塑《拉奥孔》,都显示了当时罗得岛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准。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约公元前1世纪阿格桑德罗斯(希腊)收藏于罗马梵帝冈美术馆克尼多斯的阿芙洛蒂特大理石公元前350年普拉克西特列斯(希腊)公元前4世纪开始,女性形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女性人体雕像也开始出现,这种倾向在当时著名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其中《克尼多斯的阿芙洛蒂特》最为出色。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大理石,公元前190年希腊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宫。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米开朗基罗1475—1564米开朗基罗,一个史无前例的巨人。他同时驾驭着绘画、雕塑、建筑和诗歌,并将他的超凡气魄与理想灌注于它们,他的巨作征服并支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力量,来自于米开朗基罗的伟大个性。——罗曼,罗兰《大卫》1501—1504年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大理石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体现了人体的神圣美与大卫即将迸发出的巨大热情,从而成为西方美术史上值得夸耀的男性裸体雕像之一。《哀悼基督》雕塑中体现得更多的是人文主义的精神而不是宗教的氛围。显然这件作品带有作者早期雕刻的风格特点,这个时期主要是对古典风格和题材的继承,运用了稳重而优美的写实手法。哀悼基督1498—1499年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意大利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垂死的奴隶大理石1550年米开朗基罗(意大利)《垂死的奴隶》两眼紧闭,似乎不是在迎接死亡,好象是在休息。他那安祥的脸上,没有垂死挣扎的痕迹,也没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痉挛,却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平静和陶醉,仿佛是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摩西大理石1513—1515米开朗基罗这尊雕像和两尊著名的奴隶像都是为当时的教皇朱理二世陵墓雕刻的,是米开朗基罗原计划创作的数十尊雕像中很少的一部分,但仅看这尊雕像已不难想见米开朗基罗的创作热情。五、17-19世纪欧洲雕塑洛仑佐贝尼尼贝尼尼(1598-1680年意大利),才智超凡,年纪很轻,就技艺超群,成为罗马巴洛克艺术的光辉代表,集雕刻家、建筑家、画家、舞台美术家、喜剧作家于一身。标志着贝尼尼雕塑顶峰的杰作,是他为卡尔那罗礼拜堂所作的祭坛雕刻《圣女德列萨》。德列萨是一位16世纪西班牙的修女,少时患病后潜心修炼,每当她发病时就陷入失神落魄,脑海幻觉丛生,她的故事一直流传于民间。圣女德列萨1647-1652年,高350cm,大理石意大利罗马圣玛利亚教堂利拉罗礼拜堂阿波罗与达芙妮大理石1622——1624贝尼尼(意大利)阿波罗与达芙妮贝尼尼为罗马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的花园装饰了四组群像雕刻,《阿波罗与达芙妮》是其中的一组雕像。伏尔泰像大理石1781年乌东(法国)作品中,伏尔泰被表现为身穿古代宽敞的长袍,身躯前倾,面带嘲讽微笑的形象。马赛曲大理石1836年吕德(法国)浮雕《马赛曲》上部是位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召下蜂拥前进。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思大理石1886罗丹(法国)罗丹曾经解释说,他是要以这个雕像集中地表现冥想”,因而抛弃了一切与此不相关的东西。他认为,在一些和主旨无关的局部上加工雕琢,只会损害对中心主题的注意,因此是不必要的。比较世界各国雕塑,感受其不同风格、特点。谢谢聆听
本文标题: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12课--外国美术撷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68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