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表格式)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步应用题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加强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会用线段图表达题意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随读生:懂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的类型,并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体验分析与综合的思想和方法。随读生:在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单位1的分析和判断及变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包括随读生)教学方法;通过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引导学生理解提议,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的判断单位1。教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生成一,引入1.口算下面各题。92×33×92125×7625×532.列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1)20的51是多少?(2)6的43是多少?(3)32的53是多少?(4)32的54倍是多少?口算口答充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为学习应用题作准备。二新课过渡语:现在我们学会了分数乘法的相关内容,那分数乘法有什么用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分数乘法。(板书题目:分数乘法)三练习1出示例题: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面积仅占世界人均面积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审题并标明条件:问:你认为那个条件比较关键?这句话表示审题我国占世界的52引导学生理解用线段图表是什么意思?3问: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应该怎样画呢?521?平方米2500平方米问:1问: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问:应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什么列出算式?2500×52=1000(平方米)反馈练习:17页做一做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4练习:P10/练一练学校图书馆内共有图书960本,低年级借去全部图书的4161,中年级借去全部图书的41,高年级借去全部图书的52。低、中、高年级各借去图书多少本?①审题②学生独立解题③学生画出图形④学生分析讲解例题(二)小结1问:你认为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类型的应用题?要想解这类的应用题,关键是找到什么?2看书质疑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应该把世界耕地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独立解题画图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1,找准单位12,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课堂通过演示,试画,交流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画图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四总结1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问:关于今天的内容,你又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问:怎样找单位1,你有小窍门吗?五作业书18页1、2、3、4、板书设计:分数乘法(1)20的51是多少?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面积仅占世界人均面积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6的43是多少?(3)32的53是多少?图(4)32的54倍是多少?练习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应用题的算理,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解题。教学难点:学会画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生成一,1、复习计算法则。2、联想练习:①二月份修了全长的41。②血液里含有32的水。③每件产品的成本比原来降低了101。④今年计划比去年多植树51。⑤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41。回答。“全长”是单位“1”。“血液”是单位“1”。“原来”是单位“1”。“去年”是单位复习课上练习重点关注后进⑥水结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加111。问:每句话的单位“1”是谁?每句话的含义?“1”。“九月份”是单位“1”。“原来”是单位“1”。生二、画图:(一)部分与整体:二月份修了全长的41。补充:全长400米。41?米400米与老师一同边分析边画图。指导画图,给学生画图技巧1、补充问题,使题目完整。2、从问题入手分析。问:求修了的量必须已知什么?求“修了多少米?”的含义是什么?从图上看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特点?强调:所求量的对应率已知。(二)两量比较:汽车每小时行使64千米,人步行的速度比汽车速度慢87,人步行每小时比汽车慢多少千米?1、从问题入手分析并画图。(略)2、语言训练。3、强调:“慢87”是谁的87?图上为什么用虚线?①画一条线段表示全长。(即总量—单位“1”)②全长—单位“1”。修了的率—全长的41。③400米的41是多少。④已知单位“1”的量和部分率,求部分量。学生回答。三、练习:P12/9、101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随读生:能够比较正确的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式子。过程与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解决新的问题的方法。随读生:在经历众多练习过程中,掌握解题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随读生)。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此类题的解决方法教学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生成复习创设情景学习新课找出下面题目中的单位11)甲有钱18元,乙的钱数是甲的65。2)乙有钱15元,丙的钱数是乙的32。3)乙有钱18元,甲的钱数是乙的56。4)山羊的只数相当于绵羊的43。一、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噪音对人的身体有害,绿化造林降低噪音,原来小汽车的噪音是80分贝,绿化造林后可降低噪音81,现在小汽车的声音多少分贝?1)提问:这替你读懂了什么?从重点句子里你分析出什么?说出谁是单位1,谁与谁是对应的2)把自己的理解化出线段图。画什么样的线段图(两条)先画那条学生通过分析说出这几句话的含义。学生读题,理解题意。重点分析带率的句子学生分析提议化出线段图。量、率不是对应的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找单位1的熟练程度和理解情况。3)观察段图和题目,你发现今天学的和昨天的有什么不同?你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要求现在的声音多少分贝就是巩固练习课堂总结求原来声音的87是多少?2)求部分量就要用总量减去一部分量。教师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提问稍差生1—81求的是什么?3、使学生理解现在的声音占植树造林前的声音的87,需要先求出来,再求造林前的87是多少,也就求出了现在的声音是多少分贝教师指导学生在利用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在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画图、分析解答。4、引导学生看板书,小结今天学的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这个不同你准备怎么解决?1、21页例3学生尝试写在本上(要求:分析画图)教师进行行间巡视,发现学生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注意学生的方法多样)2、练一练20页、21页各一题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愿意讲给同学听吗?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理解:1-81求得是现在声音是植树造林前的声音的87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画图解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找到与例题不同的地方,通过分析找单位1,画线段图、进行解答。板书设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噪音对人的身体有害,绿化造林降低噪音,原来小汽车的噪音是80分贝,绿化造林后可降低噪音81,现在小汽车的声音多少分贝?线段图:80—80×8180×(1-81)连乘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随读生:学会解答较简单的两步乘法应用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的能力。随读生:在经历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较直观: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随读生)。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生成一,引入1下面各题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92×33×92125×76158×16525×53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和把谁看作单位1。(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43。(2)梨的筐数的43和苹果的筐数相等。(3)白羊的只数的54等于黑羊的只数。(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54。3教师补充条件,学生补充问题并解答。(1)有40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43,……?(2)梨的筐数的43和苹果的筐数相等,有40筐梨,………?(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54等于黑羊的只数。……?(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54,有40只黑羊。……?口答苹果梨白羊黑羊口答30303232通过复习了解学生前面学习情况二新课过渡语:大家看一看,通过刚才你们的补充,我们的这四个小题变成了什么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数应用题。(板书题目:分数应用题)应用题三练习1例题过渡语:首先问一下,你们知道什么是储蓄吗?储蓄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尤其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储蓄能够培养我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下面关于储蓄就有这样一件事。1出示例题:两个小朋友:小华和小亮,他们两个一起去储蓄,小华问小亮:“你存多少钱呀?”小亮说:“18元,你存多少钱呢?”小华说:“我存的钱比你少,是你的3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华存了多少钱吗?2审题3教师与学生一起画图,以分析数量关系4问:这道题怎么做呢?5问:你觉得这是一道求什么的题?应该用什么计算方法?要解这道题关键要找到什么?(二)例二1出示例题:过了一些时候,小华和小亮又去存钱,他们还带了一个朋友小明,这次小亮还是存18元,小亮问小华和小明:“这次你们存多少元?”小华说:“我存的钱数是你的65”,小明说:“我存的钱数是小华的32”,同学们,小华和小明各存了多少钱呢?2审题3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4画图分析数量关系5问:这道题怎样解?谁是“单位1”?6列式计算:读题动手画图列式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题。乘法关键要找到单位“1”读题分组讨论动手画图小华和小亮比小亮是单位1,小华和小明比,小华是单位1口答学生以自学方式学习自主化图小组交流分析7小结:(1)怎样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你有什么想法或窍门吗?(2)怎样找单位“1”?你有什么好方法吗?8看书质疑四总结8×52×8531×65×103可以一次约分完毕学生独立完成。先做,再看书找不同。教师重点指导书写个适合方法五作业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和想法?还想知道什么?课堂练习册练习三连乘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43。8×52×85(2)梨的筐数的43和苹果的筐数相等。(3)白羊的只数的54等于黑羊的只数。(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54。倒数的认识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理解倒数的意义。用列举的方法,发现规律,使学生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能准确的写出一定范围内的各个数的倒数。随读生:懂得什么是倒数,并学会求倒数。过程与方法:经历倒数的意义及求倒数方法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随读生:学会求倒数的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倒数的学习,理解倒数间的各个数都是相互依存,不能独立存在的,从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包括随读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贯彻、分析、判断、使学生理解概念并应用。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教学难点:求倒数方法的叙述。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生成一,1、口算下面各题(课前写在黑板上)。①83×32157×756×31801×40②83×38157×7153×31801×802、问:上面的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像第二组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今天我就来研究分数的又一新知识——倒数。(板书题目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表格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08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