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第八章供应链系统设计与规划
SCM第八章供应链系统设计与规划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供应链概念、结构模型2.了解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3.了解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原则4.了解基本运输方式5.了解库存管理的几种方法6.了解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学习目标技能目标1.掌握供应链系统设计原则2.熟悉基于产品需求特性的供应链设计步骤3.熟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策略4.掌握综合评价法选择运输方式的方法5.熟悉运输路线的选择的几种类型6.熟悉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实施原则知识结构供应链系统设计与规划供应链概述供应链系统设计原则基于产品需求特性的供应链系统设计基于供应链系统的物流运作设计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的结构模型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的类型供应链系统设计原则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简捷性;集优(互补性);协调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创新性;战略性基于需求特性的产品分类供应链设计与产品类型的策略矩阵供应链设计步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内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运输管理导入案例供应链管理的谜团1.按需生产动态平衡2.戴尔的标准化服务思考:戴尔公司采取何种商业模式?这体现了怎样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供应链概述1234章节内容供应链系统设计原则基于产品需求特性的供应链系统设计基于供应链系统的物流运作设计一、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二、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第一节供应链概述一、供应链的概念和结构模型1.供应链的概念首先,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是人类生产活动和整个经济活动的客观存在。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都是从最初的原材料生产、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分销、零售到最终消费过程,并且近年来将废弃物回收和退货(简称反向物流)也包括进来了。这里既有物质材料的生产和消费,也有非物质形态(如服务)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和消费(享受服务)。各个生产、流通、交易、消费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目标。本书给出一个关于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然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2.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图1-1供应链的总体结构模型二、供应链的特征和类型1.供应链的特征(1)复杂性(2)动态性(3)多层次性(4)竞合性(5)面向客户需求(6)交叉性2.供应链类型(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1.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设计原则2.简捷性原则3.集优原则(互补性原则)4.协调性原则5.动态性(不确定性)原则6.创新性原则7.战略性原则第二节供应链系统设计原则一、基于需求特性的产品分类二、产品类别与供应链的匹配三、基于产品需求特性的供应链设计步骤第三节基于产品需求特性的供应链系统设计一、基于需求特性的产品分类产品根据其需求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功能性产品(Functionproduct)和创新性产品(Innovativeproduct)。功能性产品主要指具有基本功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要的产品。它不随时间的变化而随意改变,较为稳定。且需求稳定便于预测、生命周期较长、产品改型变异程度小、竞争激烈、边际利润较低等特点,如日用品。相反,创新性产品主要指增加了特殊功能或技术、外观上具有创新型的产品,这些产品生命周期较短,需求不稳定难以预测,产品改型变异程度大,较高的边际利润等特点,如IT产品、时装、名贵轿车等。表1-2两种不同类型产品的比较需求特征功能型产品创新型产品产品寿命周期>2年3~12边际贡献/%5~2020~60需求特征功能型产品创新型产品产品多样性低(每一目录10~20个)高(每一目录上千)预测的平均边际错误率/%1040~100平均缺货率/%1~210~40季末降价率/%010~25按订单生产的提前期0.5~1年1天~2周二、产品类别与供应链的匹配由于功能性产品与创新性产品具有截然不同的需求特点,需要构建不同类型的供应链。表1-3供应链设计与产品类型的策略矩阵项目功能型产品革新型产品有效性供应链匹配不匹配反应性供应链不匹配匹配三、基于产品需求特性的供应链设计步骤图1-2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的步骤模型第四节基于供应链系统的物流运作设计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运输管理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管理(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原则1.准时制原则2.双赢原则3.快速响应原则(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措施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2.建立科学、合理、优化的配送网络和配送中心3.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战略框架企业物流管理战略通常包含10个关键部分,分别被组织在4个重要层次上,构成物流管理战略金字塔,它确立了企业设计物流战略的框架,详见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的层次部分。(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策略1.有效配置资源2.全球后勤系统3.第三方物流系统4.延迟化策略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运输管理(一)基本运输方式1.公路运输2.铁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二)选择运输方式的方法运输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运输方法问题,二是运输费用问题。1.综合评价法2.成本费用分析法(三)运输路线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影响到运输设备和人员的利用,正确地确定合理的运输路线可以降低成本,因此运输路线的确定是运输决策的一个重要领域。尽管路线选择问题种类繁多,但仍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型。1.起讫点重合的问题2.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3.多起讫点问题(一)库存管理的方法库存管理方法是库存管理系统中操作手段的优选,由于不同类型的存货,其库存管理的方法是有差异的。在此,我们主要介绍企业制成品与原材料的库存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包括ABC分类管理方法、定量管理方法、定期管理方法和非强制性补充供货管理方法。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1.ABC分类管理方法(1)ABC分类管理方法概述为了使有限的时间、资金、人力、物力等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应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将库存管理的重点放在重要的物资上,并依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管理。这就是ABC分类管理方法的基本思想。(2)ABC分类库存品种的管理准则1)A类库存物资。对于A类物资的管理目标是在保障其供给的条件下,尽量降低它们的库存额,减少占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对A类物资要重点管理,定期盘点,尽量减少安全库存,必要时可采用应急补货。对A类物资的采购订货,必须尽量缩短供应间隔时间,选择最优的订购批量,在库存控制中采取重点措施加强控制。2)C类物资。对C类物资要放宽控制或只作一般控制,采用较高的安全库存,减少订货次数。由于品种繁多复杂,资金占用又小,如果订货次数过于频繁,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也没有必要。3)B类库存物资。对B类物资也应引起重视,适当提高安全库存。在采购中,订货数量可适当照顾到供应企业的利益,有利于供方确定合理的生产批量及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3)ABC分类管理法的绩效ABC分类的应用,在库存管理中比较容易取得以下成效。1)压缩总库存量。2)解放被占压的资金。3)使库存结构合理化。4)节约管理力量。2.定量订货管理方法(1)定量订货管理法的定义定量订货也称为控制点订货,是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库存数(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一般按经济批量)补充订货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2)定量订货管理法的优点(3)定量订货管理法的缺点3.定期订货管理方法(1)定期订货管理法的含义定期订货管理法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进行订货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定期订货管理法可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企业为建立自动化的库存连续盘点制度。2)如果买方按固定订货间隔期订货,卖方可以给予大笔折扣。3)企业按产地交货价格购入生产所需原材料,同时尽量利用自己的运输车辆,将原材料运回工厂。(2)定期订货管理法的优点将多种物资合并订货,降低订货和运输的费用,省去许多库存盘点工作,周期盘点比较彻底、精确,简化了工作内容或“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库存管理的计划性较强,有利于对计划的安排,实行计划管理,可编制合并较为实用的采购计划。(3)定期订货管理法的缺点运营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且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盘点库存,如果某时期需求量突然增大,有时会发生缺货。4.其他库存管理方法(1)双堆订货管理法(2)非强制补充供货管理法二、供应商管理库存1.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managedinventory,VMI)简介VMI的主要思想是各节点企业共同帮助供应商制定库存计划,要求供应商来参与管理客户的库存,上游供应商基于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和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供应商拥有库存的管理和控制权。从本质上讲,VMI是将多级库存管理问题变为单级库存管理问题。VMI具有如下优点:1)下游客户可以省去库存和订货部门,用更低的库存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2)上游企业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控制库存,降低供应链上的总库存成本。3)增加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安全库存,消除牛鞭效应。4)理论上追求双赢。5)上游管理库存,更有经验更专业。6)下游大幅度降低库存、减少成本,改善缺货,提高服务水平。7)共享下游经营信息,直接接触正式需求,更好地调整生产计划,减少安全库存。8)缩短交易时间,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9)提高需求预测的精确度,配送最佳化。2.VMI的实施原则该策略的关键措施主要体现如下的几个原则中。(1)合作性原则实施该策略时,相互信任与信息透明是很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都要有较好的合作精神,才能相互保持较好的合作。(2)互惠原则VMI不是关于成本如何分配或谁来支付的问题,而是关于减少成本的问题。通过该策略使双方的成本都获得减少。(3)目标一致性原则双方都明白各自的责任,观念上会达成一致的目标。如库存放在哪里,什么时候支付,是否要管理费,要花费多少等问题都要明确,并且体现在框架协议中。(4)连续改进原则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和消除浪费。1.联合库存管理的基本思想联合库存管理是指供应链上的各类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通过对消费需求认识和预测的协调一致,共同进行库存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合库存管理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三)联合库存管理2.联合库存管理的优点1)对整个供应链来说,为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和保证;减少了供应链中的需求扭曲现象,降低了库存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可以暴露供应链管理中的缺陷,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为实现零库存管理、准时采购以及精细供应链管理创造了条件等。2)对经销商来说,可以建立覆盖整个经销网络的库存池,一体化的物流系统不仅能使经销商的库存降低,使整个供应链的库存降低,而且还能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更有效地快速运送配件,降低了因缺货而使经销商失去销
本文标题:第八章供应链系统设计与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0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