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海尔企业文化的结构、功能分析与启示资料来源:好好学习网发布日期:2006-5-46:47:00海尔的超速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以创新为典型特征的海尔文化。海尔的企业文化作为一强势亚文化,是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文化成分的借鉴、改造,不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的成果,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张瑞敏把海尔管理模式总结为12个字:“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自成一家”。一、因应民族文化心理,改造利用儒家文化(一)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三个层次1.注重群体价值、强化统一意识,“以和为贵”“和”是孔子思想中占有终极地位的概念。孔子追求的社会乃是以“和”为特质,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各守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各尽其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个人还要与社会和谐一致,这种和谐是指个人的思想、行为与社会思想、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调一致。儒家认为,社会是人群组合而成的集合体,每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发展,群体高于个体,个体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儒家文化十分注意处理和调整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群体内部有不同的等级区别,每个人只有恪守分位,安分守已,各司其责,各得其所,才能维系群体的稳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孔子主张君臣父子的等级隶属关系,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把社会人际关系,分为五个层次,不同身份的人具有不同的义务,并且相应地有一整套严密的等级规范,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儒家追求“和为贵”的理想,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和谐、家庭和睦、性情和顺、纠纷的和解与和好、协作中要和衷共济、国家之间要和平相处等等,是儒家文化“和为贵”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最高目标与追求。2.主张人性本善、强调以仁为本,“仁者爱人”儒家主张,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孔子贵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已成为历来学者和思想家的共识。仁的含义是什么?仁的本质与基本内涵是“爱人”,孔子对子贡的解释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爱人”是儒家仁学的本质内涵,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忠恕之道”是仁学的基本方法论;在实践层面上,孝悌之道是为仁的起点,人人为仁做君子,则天下太平、社会和谐。“仁”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及要求:①血缘基础儒家学说的体系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开始,通过类比、比拟,逐层向外,推延到朋友之间、君臣之间的。费孝通在分析中西社会结构差异时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他将中国社会的结构命名为差序格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这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伦理道德体系,本质上属于私德范畴。中国文化中常见的“家文化”、“家长专制”、“亲情文化”的根源即在于此。②心理情感原则李泽厚认为,孔子把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因为建立在这种感情性的心理原则上,孔子的政治经济主张是既竭力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又坚决反对过分的、残暴的、赤裸裸的压迫与剥削。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也就是说,“仁的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其当时的具体内容是氏族贵族)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③个体人格“仁”的心理原则与血缘基础,必须落实在个体人格的塑造之上。儒家强调“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孔子以身作则式地实践了对这种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伟大人格的自觉追求。3.强调道德修养,重视内向自律,“内圣外王”在对待义与利的问题上,孔子主张义高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做事要依义而行就是首先要看这件事是否合于道义,合于道义就做,否则不做,小人则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甚至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去满足利欲。孟子则更明确地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肯定精神生活的价值高于物质生活的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孔子仁学认为,道德乃人类之本性,决非身外之物,可有可无,倘若无道德自觉,道德信念,则人不成其为人。儒学相信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在儒家学者看来,就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区别来说是道德。道德应该是理想人格的最大价值。儒家非常重视内向自律的修养方法,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儒家经典《大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根本是“修身”;《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体现了儒家所追求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儒家为了实现自己的“仁爱”理想和“经世”抱负,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孔子要求“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种“不惑”、“不忧”、“不惧”是君子对邪恶的外在力量的一种抗拒,是理想人格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选择。孟子也大力提倡“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人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儒家认为,通过道德修养才能获得群体和谐。就维护社会安定和群体关系来说,主要靠道德和刑罚,而二者相比,道德贵于刑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儒家学说中,所谓道德修养,就是要按照礼的规范,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分;修身的目的是通过追求“内圣”人格达到“外王”,讲求个人修为,“修”(做人)是“为”(做事)的基础。具体途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以仁为本是儒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特征梁漱溟认为,儒家文化是伦理本位主义。“个人对于集体、集体对于个人,互相以对方为重,是谓伦理本位主义。伦理本位云者,既非以个人为本位而轻集体,亦非以集体为本位而轻个人,而是在相互关系中彼此时时顾及对方,一反乎自我中心主义。此盖由人心通而不隔的自然情理。”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一个以仁为本的伦理体系,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通过层层推演,达成和谐社会之目的。(三)儒家文化的心理积淀与行为表现中国文化一直以来没有建立西方式的法律体系。在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调整过程中,受儒家文化浸染两千余年的中国人,始终在运用并依赖儒家文化价值观念。可以说,儒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文化基因,并被每一代人所传承。1.社会文化心理积淀儒家文化价值观并未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消失,这种文化价值观已经影响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以和为贵强调“和”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群体利益与和谐至上。②仁的标准是判定社会行为的最终心理依据因为强调“仁治”的正当性、必要性,人们把社会清明的希望放在圣人身上,造成中国文化具有较强“人治”而非“法治”的现象与特征。虽然这与现代社会追求法治的方向不符,但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已经深入民族心理层面,这种价值观仍在一系列社会事件与民意中反复体现。感动广大民众的主要集中表现为官员、医生、教师等行业的英雄、模范的高尚人格,而非其职业操守、敬业神,突出反映出“仁”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极其深远的影响。③社会互动中的“交互主义”心理原则交互主义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和”的达成,依赖于双方符合“礼”的互动。因为“仁”的价值观是儒学的核心与根本,得到广泛推崇,要求社会关系中强势一方的行为首先要符合“仁”的要求,然后才能要求弱势方的服从。梁漱溟认为:“伦理社会所贵者,一言以蔽之:尊重对方。何谓好父亲?常以儿子为重的,就是好父亲。何谓好儿子?常以父亲为重的,就是好儿子”,“一切都是这样。所谓伦理者无他义,就是要人认清楚人生相互关系之理,而于彼此相互关系中,互以对方为重而已”。中国人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就是这种交互主义心理的直接表现。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丝.本尼迪克特也认为:“在中国,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父母必须具有仁”,“统治者如果不仁,人民可以揭竿而起,反对他。仁是忠义的先决条件”。所谓“礼”尚往来、“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也是这种心理原则的形象说法。其次,对社会互动双方的要求,不是外在、明确的行为规范,而是归结为基于伦理道德的心理体认,所以“交互主义”是一种社会交往与互动过程中的心理原则。行为正确与否的判定依据不单在其中一方,而“仁”的要求是一种心理情感原则,并无明确外在规范、标准衡量,容易出现“公说公有理(礼),婆说婆有理(礼)”,社会行为的调整不是依据外在的法律、规章、岗位职责等进行,而是喜欢“讲讲理(礼)”。不良后果是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现象的广泛存在。④基于羞耻文化心理的控制机制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体系,建立在人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儒家认为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的调整应以道德自律为主要手段。通过教化与道德修养,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仁的要求,自觉遵守礼的约束,可以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种高度重视道德自律的社会控制方式,有别于法家以严峻刑罚为特征的社会控制手段。为了实现社会控制与社会和谐,儒学高度重视两个方面。首先,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与必要性。在儒家的理论体系中,教育是启发人们“仁之端”的必要过程与手段,而且必须贯彻教育在先、惩罚在后的原则,“不教而诛谓之虐”,是儒家极力反对的。其次,个体要不断进行道德内省,追求至圣人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鲁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认为,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一种基于人们罪恶感心理的文化模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文化是基于羞耻感心理的文化。在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西方罪感文化中,个体行为向上帝与法律负责,如行为失误,则受到法律制裁与负罪心理的压迫,但对行为不当的处罚就事论事。而在群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羞耻文化中,个体必须高度重视自我修养,防止个人行为失当。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仁是为人之本。违反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错误会被追究到个体心理与人格层面,因为违反了“仁”的要求,被社会判定、标记为“不会做人”、“简直不是人”,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永远被社会所排斥,这种惩罚是对个体整个人格的否定,是一种极大的羞耻与更大的惩罚。儒家文化中这种基于羞耻心的自律机制,一直是中国社会进行社会控制的主导机制,并已深入到了国民的社会心理与人格结构层面之中,羞耻感成为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维度。2.组织管理中的具体表现与要求①管理者要“仁”:爱人、节用;注重人格修养;能够推己及人;主动承担责任。②被管理者要“忠”:各安其分、尽心尽职、服从领导、尊重上级。③管理行为中的“交互主义”:在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员工的努力程度与领导对下属的态度有直接
本文标题:海尔企业文化的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