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马铃薯栽培技术一、我国马铃薯发展现状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和工业原料作物,由于它耐旱、耐脊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生育期短、营养成份全面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被专家称为21世纪普及的绿色保健食品。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作物。也是除玉米、小麦以外的第三位淀粉原料作物,马铃薯淀粉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化工、铸造、钻井、饲料等行业。我国马铃薯的种植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四川、贵州、云南、新疆、青海等广大中西部地区。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2.7—2.8亿亩,总产量2850—2900亿公斤,单产1000—1055公斤/亩,我国2000年马铃薯总面积为6752万亩,总产550亿公斤,单产815公斤/亩。在我国马铃薯的消费中,菜用占55%,淀粉等加工仅占7%,出口及饲料占14%,种薯占24%。我国的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之一,但我国并不是马铃薯产业强国。根据马铃薯种薯栽培制度和类型、品种类型,结合马铃薯生物学特性,参照地理、气候条件和气象指标,将中国马铃薯种植分为四个栽培区:1.北方一作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区的大部分和全部,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左右;2.中原二作区:包括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南部,以及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左右;3.南方冬作区:包括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左右;4.西南单双季混作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及湖南、湖北部分地区,本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0%左右。二、马铃薯市场需求及前景展望(一)马铃薯的市场需求由于马铃薯是块茎留种而不是种子留种,所以各种病毒、类病毒极易在块茎中积累,并逐年加重,这是造成马铃薯减产的主要原因。种植脱毒马铃薯是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提高其品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马铃薯种薯脱毒繁育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80万亩,据有关专家估算,脱毒种薯应用面积达到了1400万亩,约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0%左右,马铃薯种薯脱毒繁殖田约140万亩。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普遍认识到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显著增产增收作用和优质品种在市场竞争中的商品价值,对更新优质脱毒种薯的要求越来越大。此外,由于我国马铃薯科研和生产上,多年来一直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生产上利用的品种类型单一,多为高产品种,品质较差,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生产上利用的品种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市场上大量需求的优质炸片品种和中早熟品种,生产上面积很小,加之品种混杂和退化严重,市场竞争能力差,急需市场需求的优质脱毒种薯。近年来中早熟品种、加工品种和高淀粉品种发展迅速,预测将在北方马铃薯品种结构占有30~40%的比重。(二)马铃薯发展前景我国马铃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且前景光明。目前,我国马铃薯总产量已超过600万吨,居世界首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马铃薯90%用于鲜食,加工比例近两年虽有所上升,总体上仍保持在10%左右,而国际上平均加工比例约为70%,最高可达到80%。加快实施脱毒种薯产业化,提高种薯的生产水平和质量水平已刻不容缓。马铃薯在我国农业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经济效益前景看好。一则马铃薯各种方便食品等备受人们青睐;二则国内市场的一些国外快餐店,如麦当劳、肯德基等,消费量逐年增加,大大刺激了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三、马铃薯生长发育环境条件(一)水分在马铃薯的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需水分不多,这时叶面积小,蒸腾水分少,如果水分过多,对根系的向下伸展反而不利。块茎形成期。是最需水的关键期之一,北方旱作区这时正是6月下旬~7月上旬左右,大多数年份,雨季姗姗来迟经常出现干旱缺雨,因此本期的水分具有临界水的作用。据研究,干旱年浇水可增产30~40%,淀粉含量提高1.6%,光合势提高20%,光合生产率提高3%,对养分利用率氮肥提高11.5%,磷肥提高9~11%。同时促进了养分吸收与运转。块茎增长期。地上部处于盛花期,这时茎叶生长量达到最高峰,薯块增长量最大,对水分要求达到最高峰。只有供给充足的水分,才能使光合作用旺盛进行,利于养分吸收、转移,从而获得高产。淀粉积累期。本期需水量不大,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面腐烂。超过30小时块茎大量腐烂,42小时后几乎全部烂掉。因此,低洼地种植应注意本期的排水和实行高垅栽培。(二)温度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发芽期。10厘米地温7~8℃,幼芽即可生长,10~12℃,幼芽可茁壮成长很快出土。幼苗期。植株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7~21℃。幼苗在-2~-1℃时,茎部受冻害,在-3℃时茎叶全部冻死。但马铃薯侧芽可重新萌发生长出新苗来。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期,茎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1℃,42℃高温下,茎叶停止生长。地下部块茎形成与膨大最适宜温度17~18℃,超过20℃生长渐慢,30℃时块茎停止生长。(三)光照马铃薯是喜光作物,长日照、高强度利于光合作用。光照不足生育期间茎叶易徒长,延迟块茎形成,短日照利于块茎形成。日照时数11~13小时为适宜。光照明显抑制块茎上芽的生长,在散射光下培育短壮芽进行催芽播种,是苗齐、苗壮达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四)气体土壤是马铃薯块茎根系生长的场所,土壤中气体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根系的发育和块茎的产量与品质。耕作层土壤孔隙度达到56%,大小孔隙之比1:2.62,空气容量16%时,是马铃薯生长较好的土壤气体环境。生产中深耕细作,增施有机肥,深施碳氨,合理密植,重视通风透光等都是增加CO2浓度,改善地上、地下气体环境的有力措施。(五)土壤最适合马铃薯生产的是轻壤土,这是因为轻壤土比较肥沃,又不粘重,透气性良好,对根系和块茎生长有利,而且对淀粉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这类土壤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块茎表面光滑,薯形正常,便于收获。粘重土壤种植高垄栽培是较好的种植方式。沙性大的土壤要特别注意增施肥料。有机质多的肥沃土壤能较好地满足营养元素的需要,分解释放到空气中的CO2(二氧化碳)可增加大田浓度,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马铃薯喜酸不耐碱,PH值4.8~7生长能正常进行,PH5.64~6.05有增加淀粉含量的趋势,PH值在7以上时绝大多数品种减产。此外,石灰质含量高的土壤易发生疮痂病。提供马铃薯高产的土壤条件应是:耕作层深厚(20~30厘米)。具有肥:有机质2.2~2.8%,含氮0.136~0.16%,碱解氮111×10-6~122×10-6;速效磷:29×10-6~43×10-6。虚:容重1.16,总孔隙度56%,大小孔隙1/262。润:有效含水范围21%。温:土壤温度春高、秋高。心土紧实,底土托水托肥,上虚下实,从而为高产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根系、块茎发育的土壤条件。我团环境条件我团海拔900多米,年有效积温2900℃-3200℃,年平均气温7.7℃,干燥度1.01,年降雨量47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4422小时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土壤肥沃,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还有土壤自然形成钾肥等诸多优势证明是适宜种植马铃薯高产栽培的理想之地。四、马铃薯生长发育(一)发芽期(萌芽-出苗)播种到出齐苗,称发芽期。本期生长,主要靠种薯内部的营养,一般约需25~30天。发芽阶段叶片的分化全部完成,该期器官的建成以根系形成为中心,伴随幼芽的生长、叶和花原基分化。在发芽过程中,一般不需从外界吸收水分和养分。北方旱作区影响幼苗和根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土壤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土壤水分范围发芽、生根、出苗较快。其次,种薯质量与栽培措施对发芽出苗有很大影响。幼嫩小整薯、脱毒薯,出苗整齐,幼苗健壮。提早催芽、出苗快而齐。深播浅覆土,地温高,通气好,出苗快。(二)幼苗期(出苗-孕蕾)从出苗到孕蕾,为马铃薯幼苗期。出苗后经5~6天便有4~6片叶展开。整个幼苗期根系继续向深广发展,出苗7~10天,幼苗主茎地下各节上的匍匐茎就开始自下而上陆续发生。出苗后15天,地下各茎节上的匍匐茎均已形成,并开始横向生长。栽培良好,匍匐茎增多结薯也增多。若环境不利,则可能负向地生长,冒出地面,抽出新叶变成普通的侧枝。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心,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块茎尚未形成。该期茎叶鲜重占最大鲜重的5~10%,茎叶干重占全生育期总干物重的2~5%,当主茎生长点开始孕蕾,匍匐茎顶端停止极性生长并开始膨大,标志着幼苗期结束,块茎形成期开始。这段时期约需15~25天。幼苗期是承上启下的生育时期,是将来结薯的基础。营养的主要来源靠种薯继续供给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对肥水十分敏感,氮素不足严重影响茎叶生长和产量的形成,缺磷、干旱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和匍匐茎的形成。播种同时使用速效氮、磷肥做种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三)块茎形成期(孕蕾-开花初)从匍匐茎停止极向生长,顶端开始膨大,到茎叶干物重和块茎干物重平衡期(即开花初期)止,为块茎形成期。本期的生长中心是块茎的形成,每个单株上所有的块茎,基本上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因此是决定块茎数目多少的关键时期,一般需20~30天。块茎形成期的特点是:单纯营养生长转到营养、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块茎生长同时进行阶段。在这一时期,营养物质需要量急剧增加,根系吸收能力增强,叶面积迅速增大,光合功能旺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地下转移量开始增加。马铃薯结薯部位一般8~10节,每节能形成1~3个匍匐茎,中部偏下节位形成块茎较早。由于着生部位的营养、土壤温湿度等条件不同,到后期生长势有很大差异。地温16~18℃对块茎的形成最为有利,超过25℃块茎生长几乎停止,但茎叶仍能够正常生长,这时有机营养全部用于匍匐茎和茎叶生长,从而造成茎叶徒长和匍匐茎穿出地面形成地上枝条,多水肥条件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土温上升到29℃时,光合作用减弱,茎叶生长也严重受阻,叶片皱缩甚至灼伤死亡,产量显著降低。赤霉素含量高会阻止干物限制了结薯。细胞分裂素刺激物的一个必要份。该及时中耕培土,防止氮素栽培技术调节温度和日照键。马铃薯结薯是由不同的内外环境因素所控制的,环境因素:温度。低温下,结薯较早,尤其在夜温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块茎产量,夜温高则不能结薯。光照,长日照,弱光结薯迟。内源激素:质的形成和分配,因而的高含量则可能是结薯期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过多,通过播期及其它,是夺取丰产的重要关(四)块茎增长期(盛花-茎叶衰老)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基本上与开花盛期相一致,块茎直径达3厘米,地上部进入盛花期标志。该期是以块茎的体积和重量增长为中心的时期,是决定块茎大小的关键时期。条件适宜每穴块茎每天可增重10~40克以上。地上部生长也极为迅速,平均每天生长2~3厘米,单株茎叶鲜重日增量可达15~40克以上。叶面积和茎叶鲜重达到一生最大值。该期一般持续15~20天茎叶鲜重与块茎鲜重相等时,称为茎叶与块茎鲜重平衡期,标志着块茎增长期的结束,淀粉积累期开始。鲜重平衡期出现的早晚,与品种与栽培技术有密切关系,平衡期过早过迟,都会使地上、地下生长失调,都会造成减产和降低品质。维持平衡期延续时间越长,产量越高,该期形成的干物质约占全生育期干物质总量的75%以上,也是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多的时期。如遇高温高旱会严重影响块茎的干物质增长,致使块茎老化,薯块畸形变小。如遇地温降低,极易形成子薯,致使品质降低。因此,本期注意防旱、安排播期,使块茎增长期处于雨季,是获得丰产优质的关键。(五)淀粉积累期(茎叶衰老-茎叶枯萎)鲜重平衡期以后,开花结实接近结束,茎叶开始衰老变黄,便进入了淀粉积累期。该期块茎体积基本不再增大,但重量继续增加,干物质由地上部迅速向块茎中转移积累,是以淀粉积累为中心的时期。块茎中蛋白质和灰份元素,也同时增加,糖分和纤维素则逐渐减少。淀粉积累可以一直延续到茎叶全部枯死之前,该期一般20~25天。该期要防止茎叶
本文标题:《马铃薯栽培技术》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2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