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馆简介及模型制作
中国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中国馆概况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简称中国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中国的主题展馆,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区。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其中,国家馆建筑面积为27000平方米,地区馆为45000平方米。展馆于2007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并于2010年2月正式竣工。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被改为中华艺术宫。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大气而沉稳,也易于为世界所理解。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中国国家馆、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世博轴、世博中心都将永久在上海浦东保留。建筑数据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与东西轴线交汇处,是园区的核心地段。其中,国家馆居于馆区中央,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下部立柱外边距为70.2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馆高为63米,下方架空层高33米,以提供人们交流所用的开放空间。地区馆则高13米,建筑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形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广场。展馆可同时容纳7000名观众。设计概念高耸的国家馆与在地面上水平展开的地区馆相呼应,以体现东方哲学中“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同时,国家馆的整体造型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栱为来源、并从夏商周的青铜器中吸取了灵感,不过并没有相互穿插的梁、栱、契等部件。而在地区馆的外墙上,还采用的中国古老的叠篆文字传递二十四节气的信息。其屋顶平台上名为“新九洲清晏”的城市花园,则引入了圆明园中“九洲清晏”的概念。其中,“九洲”之首即为国家馆,取名的“雍”,其他八洲则分别取名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建筑的边界则融入了江南园林的概念,以弱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展馆外观(1)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展馆亮点从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精心挑出的“中国红”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展馆剖析图剖面图模型制作材料选择:底座:泡沫塑料块用来切割成建筑模型实体部分的底座。木条:制作建筑模型的主体部分。刀:用于切割材料。接合:茶色涤纶纸,茶色不干胶纸用作模型的窗、底盘粘面。喷漆:中国红颜色,用于主体颜色。其他:绒纸、砂纸用作绿地草坪、步行道、广场等。
本文标题:中国馆简介及模型制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29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