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优质课件(共30张ppt)
2020/10/12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优质课件(共30张ppt)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思考交流讨论小结巩固强化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影像资料教学构思与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和作用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重点难点为了探讨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章在分析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之后,又以崇明岛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探讨在河流和人为双重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发展演化。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本文在提出问题之后,分别从冲积岛是怎样形成的、崇明岛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三方面,描述了崇明岛的发展演化。最后,让学生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本研究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将自然和人为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1、教材地位和作用:知识目标:1、把前面学习的有关河流地貌发育的原理应用到问题研究中,以理论指导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力目标:1、在问题研究中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2、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查找、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目标:1、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影响,也要有外部条件的作用。2、培养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爱护自然的环保意识。2、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重点:1、崇明岛的成因分析;2、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难点:1、崇明岛的形成过程演示;2、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教学手段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愉悦教学环境。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启导法、感性体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情调动:学生在前一章节已获得了河流堆积地貌的知识,如在河口堆积形成的三角洲,而本节又介绍了另外一种河口堆积地貌,即河口冲击岛,所以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自己分析河口冲击岛的形成过程。学法指导:通过对实例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观察归纳、演练巩固,逐步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深化。1、教学方法2、学法指导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频以及视频,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崇明岛的发展趋势由影像引出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击岛。你还知道关于崇明岛的哪些信息呢?你知道什么是河口冲击岛吗?它是怎么形成的呢?合作交流: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培养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河口冲击岛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这样在课堂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使他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热情来学习新知识.设计意图引出课题——河口冲击岛。学生积极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河口冲击岛的概念,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冲积岛也称冲击岛,由于它的组成物质主要是泥沙,故也称沙岛。冲积岛是陆地的河流夹带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海上陆地。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就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冲积岛。冲积岛有泥沙组成,结构松散,因而很不稳定,往往会因周围水流条件的变更,岛的面积会涨大或缩小,形态也会变化。河口地区的冲积岛,每逢遇到强潮倒灌或洪水倾泻,强烈的冲蚀会使岛四周形态发生改变。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在冲积岛屿河流和潮流平行的两边,总是一边经受侵蚀,一边逐渐淤积,久而久之,便形成长条形岛屿;有的冲积岛会被冲蚀消失;有的岛屿则会不断发育成长,最后于大陆连成一体。2.深入讨论,分析崇明岛的形成因素冲积岛发育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它的形成不仅仅与流水有关,而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提问:河口冲击岛是在哪几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得出冲击岛的形成与河流搬运和堆积作用有关,还要得出海洋潮流顶托作用的影响。3、利用影像分析崇明岛的生消过程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对资料的分析有一定难度。首先要读懂崇明岛的变迁图,根据不同时期崇明岛的位置和形状进行描述。)教师利用多媒体,flash按时间先后动态展示长江河口冲积岛的生消过程教学过程图片来源于课本,分析图表是学生必备的学习能力,这是逐步积累的过程。而影像以动画的形式展示这一过程,比图片时间展示更直观。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设计意图资料分析河口冲击岛的变迁图要详细分析,以得出崇明岛的生消过程设计意图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流向右偏,崇明岛北侧水道水流变小变缓,将有大量泥沙淤积,而南侧是长江的流水通道,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崇明岛未来如果没有人为的影响将延伸并与我国大陆连成一体。则不久的将来崇明岛会与北侧的陆地连在一起。4、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通过课本上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展示崇明岛大规模围垦的状况,分析除自然因素影响崇明岛外,人为活动也对崇明岛造成了影响。大规模的围垦对崇明岛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大量引入材料,突出了对学生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置这一问题,主要是为了开发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发思维,使学生有对问题正反两方面分析的能力。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不合理的围海造陆也会带来生态负效应,设置问题,提供资料,学生讨论围海造陆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报上海6月26日电今年6月初,当一条长达6500米的“八五”标准大堤,在崇明岛西北端长江北支滩涂上合龙时,崇明岛面积又“长”了1.5万亩。长江每年夹带约4.7亿吨泥沙下泄,在入海口处因受咸、淡水的相互顶托作用,使大量泥沙淤积于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周围,每年形成2万亩沙洲或滩地。50年中崇明县开展大小围垦工程50多次,累计围垦滩涂80多万亩,使全岛面积由解放时的60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1200平方公里,增长了1倍。从80年代中期起,县乡村三级所属的40多万亩垦区,每年生产的优质稻米、生猪、禽蛋、牛奶、柑桔等农副产品均占到全县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水产品占到90%以上。(童学理)《人民日报》1999年06月27日第4版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不合理的围海造陆带来的生态负效应主要有:1、围海造陆地带来赤潮。2、引发洪灾。3、毁掉大批红树林。4、改变了海岸带的自然景观,破坏生态平衡。教学过程5.思考交流,分析崇明岛的发展趋势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流向右偏,崇明岛北侧水道水流变小变缓,将有大量泥沙淤积,而南侧是长江的流水通道,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崇明岛未来如果没有人为的影响将延伸并与我国北侧大陆连成一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讨论,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和合作学习,自主地总结地理规律设计意图6、学生讨论,课堂小结由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然后老师加以补充,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对课堂知识的把握。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影响河口冲击岛形成的外力因素以及崇明岛的形成过程,人类活动对崇明岛的影响,最后分析预测崇明岛的未来。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有效的性质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㈠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知识间寻找“最近发展区”.㈡引导学生通过同化,顺应掌握新知识。㈢设法走出“性质概念一带而过,演习作业铺天盖地”的误区,促使自己与学生一起走进“重视探究、重视交流、重视过程”的新天地。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应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贯彻教师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体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原则;希望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思想的建立﹑心理品质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四、设计体会五、板书设计一、河口冲击岛:形成因素二、崇明岛的变迁:三、崇明岛的未来:作为我国第三大岛,世界第一大河口冲击岛屿,崇明岛的未来值得我们期待。不久后,或许它就会与北侧的大陆相连接。国家十分重视崇明岛的发展,对其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为崇明岛的发展画好了美好的蓝图,就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个美丽的岛屿能够发展成为集生态旅游,办公会晤于一身,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岛屿吧!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优质课件(共30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3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