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互换性教学大纲(新标准)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编号::80301006总学时:32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学分:2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地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高等院校机械类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起着联系基础课与其它技术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是联系设计类课程与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本大纲是根据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并依据本校学生培养目标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编制而成。2、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两个各自独立又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是学习几何量公差标准的构成及其使用,即研究产品零部件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后者是学习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许多内容要通过实验课来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互换性与标准化、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机械产品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初步掌握几何精度检测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技能。二、教学要求1、掌握互换性含义、种类、作用,了解公差和技术测量在互换性生产中的作用。2、掌握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学会查标准公差表格和其它精度设计相关表格;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原则。掌握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并能解释图样上有关公差标注的技术要求的含义。3、了解测量方法的定义、分类及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掌握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了解各项几何量误差的评定方法,掌握孔、轴尺寸测量以及直线度、平面度、表面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4、了解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标准的构成特点;掌握用几何量检测方法。三、实施说明1、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考试课。为了准确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总评成绩可按下式给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考核项目包括:出勤、随堂测验、课堂提问、听课状态、作业)×40%+实验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50%。本课程有关测量技术部分的学习目的是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结合必要的测量实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实验教学部分必不可少。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验,按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无实验成绩者不允许参加期末考试。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讲授本课程时应结合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增强直观教学,尽量采用PPt课件进行理论讲授,通过多媒体演示,以提高教学效果。2)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综合练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初步掌握对简单机械产品的零部件进行精度设计的能力。3)实验教学教师可通过讲授和演示,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对零件进行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4)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联系,为后续课程及毕业设计扫除障碍。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法上,应注意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必须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在介绍公差标准的基本规定时,应从使用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标准的能力。5)选用教材:应选本科规划教材;实验指导书和练习册可自编。6)公差配合的正确选用,必须结合具体设计,综合运用工程设计和工艺知识。本课程在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一步运用,使之加深和巩固。四、课内实践环节的要求1、名称:课内综合性实验。2、主要内容与要求:见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纲要二》实验教学部分。五、作业要求理论教学部分,对于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授课后至少留两道作业题;理论教学内容讲授结束后,可考虑安排一次大作业,进行精度设计的综合练习。例如针对某一简单机械,通过分析其功用,对其具有代表性的零件进行精度设计,为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对于国家标准不必过多的讲解标准的变化过程,重点要求学会标准的应用。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等课程之后开设。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能够读图、了解机械加工的一般知识和常用机构的原理后开始讲授的。七、教材和参考书目[1]王晓方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2]廖念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3]胡风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张玉、刘平.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纲要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1、课程内容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概述2)标准化与技术测量简介3)优先数和优先数系4)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5)本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2、教学要求要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了解互换性的含义、分类和作用;了解互换性、公差标准及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3、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了解互换性的含义、分类和作用及其与公差标准、技术测量之间的关系。二、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1、课程内容1)概述2)长度量值的传递3)计量器具和测量方法4)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2、教学要求了解测量方法的定义、分类及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掌握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和光滑极限量规工作尺寸的计算;掌握孔、轴尺寸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测量方法的定义、分类以及测量器具的技术性能指标。难点:测量误差的性质及测量结果的处理。三、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1、课程内容1)基本术语和定义2)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3)极限与配合的选用4)一般公差2、教学要求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学会查标准公差、基本偏差表格及画公差带图;掌握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原则;掌握极限与配合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并能解释图样上有关公差标注的技术含义。3、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掌握公差带两个组成要素及其标准系列。难点:配合的概念和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四、几何公差与检测1、课程内容1)概述2)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3)几何公差带4)几何误差及其评定5)公差原则6)几何公差的选择2、教学要求了解几何公差的研究对象及其分类;了解几何公差带的特性;掌握几何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学会查几何公差表格及其它与几何精度设计相关的表格;掌握几何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并能解释图样上几何公差标注的技术要求含义;了解公差原则的应用;掌握几何公差选择的基本原则。3、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几何公差带的特性;掌握几何公差要求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难点:对几何误差评定和公差原则的理解。五、表面粗糙度与检测1、课程内容1)基本概念2)表面粗糙度的的评定3)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值及其选用4)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简介2、教学要求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成因及其对互换性的影响;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原理、方法和参数;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及其选用、标注;了解表面粗糙度的常用测量方法。3、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评定参数及其选用、标注。难点: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六.光滑工件尺寸检验与光滑极限量规简介1、课程内容1)概述2)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3)光滑极限量规简介2、教学要求掌握光滑工件尺寸验收基本原则;掌握测量不确定度、安全裕度等概念和极限尺寸判断原则;了解误判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了解生产中光滑工件尺寸检验的方法及其应用;了解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与方法。3、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通用计量器具的选择原则与方法。难点:对测量不确定度、安全裕度和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理解。第三部分学时分配内容学时讲课实验上机备注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22二、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981三、孔、轴尺寸公差与配合22四、几何公差与检测12102五、表面粗糙度与检测541六.光滑工件尺寸检验与光滑极限量规简介22总计32284第四部分实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内容提要1长度尺寸的测量1综合性必做1)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2)用比较仪或测长仪测量轴径。2几何误差的测量2综合性必做1)用水平仪或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2)在顶尖上测量跳动误差。3表面粗糙度测量1综合性必做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Ra或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Rz。注:实验不单独开课,实验时间安排在理论教学的适当阶段进行。
本文标题:互换性教学大纲(新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38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