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全册)
1唐田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开设关于环保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开动脑筋,不愿积极动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在新课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备受关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家课程的开发中都允许一定比例的校本课程。借助校本课程的灵活性,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思想,尝试编写以环保为主题的课程。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如果孩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生态环保方面的教育,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技能,长大后就会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之一。除政府各级部门展开行动外,还需要全民参与,携起手来抗击污染。通过环保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增强了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达到了知、行的和谐统一,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努力使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环保不分时间和地点,让我们共同做一名合格的环保小卫士,为地球母亲增添绿色,抗击污染。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什么是环境污染,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意识。2、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续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3、在生活中体会到环保的意义及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4、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别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三、课程内容及计划2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线,简要介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现实,从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和环境变化三个方面,阐明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进一步阐述由此带来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地球遭受着各种污染”、“森林减少”、“水污染与水资源危机”、“土地退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启迪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程还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强调依法保护环境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步入正轨。课程还倡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争当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具体内容如下:第一课:中国环境保护徽图案设计及使用说明--------1课时第二课:认识地球---------------------------------------------1课时第三课: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1课时第四课:你家的水龙头节水吗------------------------------1课时第五课:和动物做朋友---------------------------------------1课时第六课: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由来----------------1课时第七课:什么是地球日---------------------------------------1课时第八课:环保行为-----防治噪声----------------------------1课时第九课::学习环保知识--------------------------------------1课时第十课:禁用一次性筷子------------------------------------1课时第十一课:什么是雾霾-------------------------------------1课时第十二课:什么叫自然保护区----------------------------1课时第十三课:什么是海洋污染---------------------------------1课时第十四课:什么是“环保特色学校------------------------1课时四、具体措施:1.课型(1)讲授课:课程中各种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教师可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授课。3(2)实践课:结合“环境保护”课程的授课主题,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共同商讨选取相关的内容,以调查、访问、查询报刊资料、上互联网、实验等多种可行的方式,开展认真并保护身边环境的实践活动。(3)展示课:学生通过演讲、答辩、设计图片等多种方式展示“环境保护”校本课程学习成果,由师生共同评价。五、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应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1.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在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进行自我评价,具体可采用调查表的方式进行。2.学生对教师及课程评价教师可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可包括教师开发能力、授课水平、师生关系、学习兴趣、对课程本身的兴趣等,让学生对教师和课程作出自己的评价。3.教师对学生及课程的评价教师要完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定,根据学生的不同作出个性化的评价。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手段要多样化,重在激励、重在诊断、重在发展。考核不采用书面方式,可采用口试、操作、表演、展示等方式,成绩评定一律采用等级制,选用优、良、中三个等次,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价中,并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4.学校对课程的评价学校根据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确定评价准则,采用多种方式,对校本课程实施定期进行评价。学校定期评价校本课程进展,定期检查执教教师的校本课程方案,及时提出后续教学建议。学校定期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公布评价结果,随时接受社会对学校校本课程的监督。4第一课中国环境保护徽图设计及使用说明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环境保护徽的组成及使用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环境保护徽的图案各种组成成分分别所代表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开始接触我们学校特有的这个校本课程,大家看了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校本课程。那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但是你们知道吗?中国还设计了环境保护徽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特殊的环境保护徽。二、新课教学:1、教师:那么大家想象一下,这个环境保护徽会是什么样的呢?师:首先,我们分成4个小组,每一小组分别讨论下,把你想象到的图案说给大家听听。准备时间8分钟,由第一小组开始,每组同学发言时间6分钟。2、各小组开始讨论。3、学生开始陈述自己想象的内容。若答对了给予肯定,答错了加以鼓励。4、教师出示环境保护徽,讲解其构成以及意义。(1)环境保护徽的象征(2)图案基本结构:绿色橄榄枝、蓝色块、ZHB(3)这个图案与联合国的相近,为什么?“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1、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与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它为全世界所关注。在当今时代,日益恶化的环境告诫人们:环境保护事业与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2、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3、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说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5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与治理,使天长蓝、水长清、山长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环境中。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4、下端ZHB为ZhongGuoHuan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5、接下来开始讲解环境保护徽的使用说明。到底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呢?(1)可在中央及地方各级黄精保护机构的建筑物上悬挂(2)可在各级环境监测站、各级环境科研单位及有关环境保护单位使用(3)可在各类环境保护会议上悬挂(4)可在各种环境保护报刊的报头、杂志的封面上使用(5)亦可喷涂于环境检测车、船及飞机上6、根据当地实际环境情况,请你们自己设计一个我们学校的环境保护徽。7、对学生制作的环境保护徽进行评比。(一、二、三等奖)8、把得奖的环境保护徽在班级以及全校展出,并号召全校同学都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三、总结:师:让我们向全人类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灿烂的明天,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吧!第二课认识地球教学目标1、把握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2、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过程6一、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录象:宇宙与地球)师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就是人类的家园地球。2、地球,你还想怎么称呼它?(妈妈,摇篮。)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只有一个地球》二、目标揭示1、把握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2、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三、新课教学(一)、读《只有一个地球》,整体感知1、想想课文写了地球的哪些方面?2、思考: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我们的地球母亲又太容易破碎。四、联系实际,拟写标语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是,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仍发生这样那样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事情发生。为了保护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例: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7第三课关于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教学目标:1、认识垃圾箱上“可回收”、“不可回收”和“废旧电池”的标记,知道它们的含义。2、初步了解简单的垃圾分类方法。3、知道垃圾分类可保护环境,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具准备:小卡片、垃圾筒图、自制垃圾筒教学过程:一、看图引入1、认识垃圾箱上的相关标记。出示黄色和蓝色垃圾筒图在黑板上,并请生说出黄色与蓝色垃圾筒代表的意思。师:这画的是什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指名生答。2、颜色不同,黄色和绿色分别代表什么?(相机贴上“可回收”、“不可回收”标志)指名生答。3、揭示课题:垃圾分类二、解惑新知1、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师:“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师小结: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2、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师小结:不可回收垃圾就是指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3、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出示卡片:废纸、果蔬皮、泡沫塑料、剩菜剩饭、破损书籍、废铁、口香糖残余物、树叶等,请生指出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并把纸片贴到相应位置。指名生答并把卡片贴到相应位置。84、还有哪些垃圾也是可回收垃圾呢?板书:废纸、塑料、玻璃制品、金属、布等5、(拿一张纸撸鼻涕,详装不知扔哪个垃圾筒)那这张用过的面纸是可回收垃圾吗?大家讨论一下。指名生答。师小结:其实像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没有办法再利用,而且这些纸很容易被水溶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6、还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呢?指名生答。师小结:厨房里的剩菜剩饭、菜叶、骨头,瓜皮果壳,树叶等很容易在自然条件下分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7、认识有毒垃圾。老师这还有一张卡片,谁能告诉我它应该回哪个家?出示卡片:废旧电池(1)废电池属于什么垃圾?为什么会单独放呢?(出示废电池回收箱——有毒垃圾)同桌讨论,指名生答。师小结。(2)除了废旧电池你还知道哪些是有毒垃圾呢?指名生答。师小结。8、说说垃圾分类的益处。指名生答。三、活动延伸1、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家里会产生哪些垃圾?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分别写在两张小卡片的正面上,然后我们分组上来把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2
本文标题: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4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