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地铁站后工程组织与协调管理
1.2.2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5)站后工程的组织和协调地铁站后工程包括轨道、供电、接触网、常规机电、通信、信号、AFC、综合监控、屏蔽门、电扶梯、安防、导向及装饰装修等多达十几个专业的施工,具有“空间小、工期短、穿插多、接口密、标准高”的施工特点,站后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地铁交通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是本工程重点之一。本项目按照“统一指挥管理、施工配置均衡、工期统筹安排、组织科学合理、协调配合有力”的总原则,确保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主要应对措施如下:1)组建站后工程协调指挥小组。根据本线站后工程协调沟通量大的特点,项目部拟组建12号线站后工程协调指挥小组,统筹负责全线土建、系统、常规设备、安装装修、屏蔽门、电扶梯等各专业间的协调、安排。项目部以下属各工区为管理单元,实行地盘管理责任制,实行站长负责制,每个单元站点、区间指定专人作为区域管理责任人。2)做好工程筹划,确保节点目标。站后工程明确以“洞通、轨通、电通、车辆上线、系统联调、三权移交、开通运营”等重要工程节点为骨干编制站后工程总体策划,按照倒排工期的原则,以重大里程碑目标来区隔各阶段的时间界限,每个阶段内增设工序转换或关键工程节点,并根据专业或站段特点编制针对性子策划,对于设计图计划、供货计划、联调联试等编制专项策划。全线遵循“分段铺轨以轨通为目标,设备安装以场站为单位,系统安装跟随常规施工,装修专业最终收口”的思路,对各专业施工工区合理划分,统筹安排施工队伍,均衡组织施工生产,确保12号线2022年12月31日全线试运营的总目标实现。3)准确划分施工界面。站后工程实施前期,根据合同、设计文件、施工图等,尽早梳理各专业的接口关系,明确各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责任主体,避免后期工序混乱,造成施工项目遗漏。如:车站设备房墙体砌筑、设备基础、离壁沟、集水井盖板、钢爬梯等项目,全线应统一进行明确其施工责任主体。4)建立综合施工计划系统。站后工程各专业进场后,以设备房间为最小单位,以站厅、站台、设备区走廊等区域划分作业面,以不同车站为最大单元进行工作面分配。按工作面分配,施工次序和交接条件综合排列所有专业工序的施工顺序。根据每个工作面,分配各工序的施工时长,进行进度计划倒排,合理分配时间,并据此组织施工力量。按各专业根据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工期的奖惩,以保证综合计划的落实;建立例会制度,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协调,并对综合施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5)强化地盘管理,科学组织施工。地铁工程施工场地狭窄,在同一区域施工单位多,工序交叉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难度大。站后工程施工阶段按照场段以土建单位、车站以常规安装单位、轨行区以轨道(前期)系统(后期)为地盘管理责任主体,统一制定地盘管理办法,对临水临电、设备材料进出与堆放、通道出入、门卫看管、防火防淹防盗、安全文明施工以及施工工序安排等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定期检查、考核,确保现场施工有条不紊的开展。6)优化接口管理,密切配合施工。站后工程涵盖十多个专业,几十个子系统,各专业、系统间接口多达上千项,我方将对本工程接口按性质、类型、专业、系统做全面梳理,明确接口关系,制定14号线站后工程专项接口管理办法,统一汇总接口问题,专人归口管理。通过设计联络、施工生产会、周月例会、接口专项会议等各类会议,深化各站点、项目部、作业队、施工班组等纵向管理,密切与地铁集团、运营、设计、监理、供应商等横向联系,做到接口关系清晰、职责明确,管理无缝连接、全面覆盖。7)推广新技术应用,提升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安装装修领域新技术应用广泛,本项目将全面推行BIM技术及工厂化预制加工技术的应用。在BIM技术应用上,站后安装装修工程将组建专业技术小组,结合地铁集团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建模、管理、移交等工作;在工厂化加工技术方面,拟在地面车站附件建立加工厂房,构建风管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对机房等主要管道配件利用BIM技术模块化设计及工厂化预制加工技术,实现减少车站内加工场地占用施工场地,降低施工现场噪音,达到文明施工、节能环保,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本文标题:地铁站后工程组织与协调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6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