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1、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的三项基本原则。答:要重视建设性监督。(1)舆论监督效果要有利于改进工作和解决问题,有利于稳定大局和振奋民心,有利于中央的统一工作部署和维护中央的威信。(2)要注重科学监督。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度,注意平衡,掌握尺寸。(3)要依法监督。舆论监督的运作必须严格限定在法律、制度、政策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允许的范围内。2、简述新闻报道客观性和倾向性之间的关系。新闻报道是客观性的倾向性的统一,二者统一于事实。(1)事实第一性,决定了新闻报道必须是客观的。体现在:事实的客观性决定了新闻的客观性;(2)新闻倾向性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产生原因是:新闻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头脑加工后反映的产物;(3)二者并不矛盾:倾向性要受到客观性的制约,同时,客观报道并不排拆作者在报道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3、简述《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案件报道的规定。答:(1)不在自己服务的媒体上发表本人及亲属涉诉事件的报道和评论。(2)案件报道不应影响司法公司和法律判决。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案件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报道;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报道公开审理的案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3)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报道违法犯罪的成年人和性侵犯的受害者时,录音、图像应经过特殊处理,使之不可辨认;不公布其真实姓名,不描述犯罪过程。4、同期声有何作用?答:第一,能增强画面的现实感和真实感。第二,能增强画面的感染力。第三,能弥补画面形象的不足。5、简述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核心问题。答:当前新闻改革的三大核心问题:第一,新闻体制改革。第二,时政报道改革。第三,党报改革。6、简述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在线交流的意义。答:这种现象是我们国家政治进步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我们的宪法赋予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力,政府受人民监督。第二,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应该用实际行动体现这一点。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认为,这样公开透明的政府才是一个大国政府应有的形象,这样的工作作风才能让百姓放心满意。7、简述新闻报道“短、实、新”的基本内涵。答:把改进文风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和文字风格、文章标题、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总体研究、全面改革,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切实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富有吸引力感染力。要把群众满意认可作为最高标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线索、选定题材、挖掘新闻,讲实话、讲短话、讲有用的话,使报道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让群众明显感受到文风方面的新气象。8、按照《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要求,批评性或揭露性报道应该遵行哪些原则?答:第一,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第二,不追求所谓轰动效应、哗众取宠。第三,不以个人情绪代替政策法律。第四,不以发泄私愤、中伤他人为目的。第五,尊重被批评者申辩的权利。9、简述新闻事业的负面效应。答:(1)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2)淡漠了人际关系。(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4)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愿望。(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10、如何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答: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党性原则;其次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最后要讲究监督艺术,注意监督策略。11、简述电视新闻中画面、文字、音响的关系。答:(1)三者共同构成电视新闻整作。画面处于核心地位,解说词和同期声要配合画面,坚决从画面出发,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2)由于画面具有多义性的模糊性,应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用同期声或解说词交代画面无法呈现而必须传达的信息;(3)同期声让采访对象直接说话、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展望,比单一的画面和解说具有可信性和感染力;(4)解说词可以对新闻要素进行交代性补充,此外还可以深化主题、展现和深化画面内涵。12、电视影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再现性;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限定性显示空间;感性的符号形式;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13、简述新闻的特性?答:第一,真实性。第二,新鲜性。第三,公开性。第四,重要性。14、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什么?答:社会主义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原则:一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注重监督的科学性;二是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进行,坚持适时、适度原则,依法监督;三是要顾全大局,有利于社会进步,即建设性监督的原则。总之,要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15、请简要分析失实报道的成因。答:失实报道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1)社会风气不正,故意歪曲,以假乱真;(2)工作作风问题,新闻工作者向壁虚构或道听途说,缺乏认真核实的精神;(3)客观失实,即片面孤立看待问题,以局问真实代替整体事实。16、按照《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规定,案件报道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答:第一,不应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判决。第二,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第三,案件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报道。第四,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第五,报道公开审理的案件,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17、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基本观点。答:第一,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第二,新闻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的责任,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第三,新闻自由还要为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根本制度服务,要受国家法律的约束和所属组织纪律的限制。18、简述新闻事业区别于一般人际传播的特点。答:(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拥有以传播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4)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19、简述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中的责任意识。答:第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所从事的事业,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第二,热爱祖国和人民,珍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第三,忠诚党的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四,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第五,保守国家秘密。第六,真实报道新闻,正确引导舆论,努力传播知识,热情提供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和文化需要。20、广播与其他媒体比较其传播有哪些主要特点?答:(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4)转瞬即逝,不易保存。(5)线性传播、选择性差。21、简述新闻事业反映舆论的两重性。答:新闻事业作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它既有为社会提供新闻、满足人们对信息需求的社会性,又有为一定阶级服务的阶级性。新闻事业的两重性决定了它反映舆论的两重性,即,一方面可反映群众所关心,民情所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倾向性。22、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答: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不断巩固和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1)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决抵制格调低俗、有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内容;(3)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着眼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4)采访报道突发事件要坚持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报道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23、新闻真实性的具体内涵包括哪些方面?答:(1)构成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和准确,它包括: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2)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防止片面化、主观化、绝对性。(3)当记者认为已经获得足够的原始材料,可以动手写新闻时,叙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是十分重要的。24、何为高清晰度电视?答:高清电视是指传送的电视信号能达到分辨率高于传统电视信号(NTSC、SECAM、PAL)所允许的范围。根据国际电联的定义,高清晰度电视应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三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应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辨析题1、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中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答案:正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提高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和壮大的客观需要,因此新闻媒体要遵循新闻工作内在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逐步改善和加强媒体的经营工作。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矛盾。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坚定不移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瑞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2、在当前形势下,为了增强新闻报道活力,广播电视媒体应发挥想象力,广泛集纳,只要做到基本事实正确,可以做适当渲染与发挥,以增强吸引力。答案:错误。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消息来源必须真实可靠。应深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信息,保证新闻要素准确无误;未经证实的消息,应加以说明;除需要对提供信息者保密外,报道中应指明消息来源。认真核实报道内容,包括基本事实、背景资料、引述转述语言等。对稿件中采用的声音、图像、数据、文件摘录及其他材料,做到真实、准确、科学、统一。报道中的细节必须真实,不加以拔高、想象和夸张。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在报道、说明、解释和评论事实时,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避免因为报道肤浅、片面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报道一经发布,如果发现错误,应立即公开更正。
本文标题: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简答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7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