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数器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解决现实情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一些基本功能。这是小学阶段教材集中安排认识计算器的内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都有所接触,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器,结合具体情境计算,教学合理的操作方法,为大数目计算和探索隐含在事物中的数学规律提供帮助。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的计算工具,充分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进步。从这一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可以看到,认识计算器并进行计算是基础知识,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以及其他教学内容,能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计算器基本键的名称及功能,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利用计算器探索隐含在事物中的规律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大数目的计算,初步认识计算器,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必要的计算。2、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能对探索出的规律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3、在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4、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索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品质。四、单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单元教学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教学规律。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认识计算器要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2、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提高操作水平。3、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4、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5、计算器教学不能影响以后计算教学中对算理的教学。六、单元教学建议:1.认识计算器要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2.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系统认识计算器,提高操作水平。3.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4.尊重学生的差异,逐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5.计算器教学不能影响以后计算教学中对算理的教学。七、课时数:2课时。第二单元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数一、单元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4、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5、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价值。三、单元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四、教学时间安排:7课时第三单元快乐农场--运算律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中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由于乘法的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而是涉及到乘法和加法的运算,学生对乘法分配的感性积累比较少,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本单元只教学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将乘法的分配律单独编制单元。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算律,重视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实际意义,感悟学习运算定律的价值,发展应用知识。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会运用这些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体现它们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运算律。2、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应用。四、方法措施:1、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算律,注重应用类比的方法推导出运算律。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3、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五、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教学挂图等。六、课时安排: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课时2、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课时3、乘法分配律------------------------------------1课时4、相遇问题---------------------------------------1课时第四单元单元备课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内角和。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二、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和研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方法,发展足额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四、教学方法:启发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五、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五、教学措施:1、灵活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学生喜欢的现实情境。2、重视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3、科学组织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4、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5、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六、课件教具:电子白板七、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13课时信息窗22课时信息窗33课时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单元备课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二、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与改写小数,以及比较小数的大小。2、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1、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名数间的改写。3、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四、教学方法:启发法,总结法,练习法五、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五、教学措施: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六、课件教具:电子白板七、单元课时安排: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2课时信息窗32课时信息窗41课时信息窗51课时复习1课时第六单元趣味拼搭——观察物体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二、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丽。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难点:从不同方向观察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键:借助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四、单元设计思路本单元选取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为素材,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观察与交流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平时的经验,想象出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关系。五、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采取措施1、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在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2、把握知识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3、注重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观察方法的指导。六、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七、课时划分新授:2节练习:2节测试:1节合计:5节第七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加减法一、知识基础和后继地位: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名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同时又是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二、教学目标要求:(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4)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难点:名数的改写,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关键:在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四、教学具准备:情境图、题卡等。五、教学课时安排:本单元共8课时信息窗1·················3课时信息窗2················3课时我学会了吗?············2课时课题第八单元我锻炼,
本文标题:青岛版四年级数学单元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7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