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青山不老,精神永存广州思源学校小学部廖牡丹课题:小学六年级新课标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青山不老》时间:2012-10-3111:10-11:50地点:广州思源小学部六年级1班课堂实录:课前准备:学生在黑板上画好评价表,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前组织:课代表带领学生背诵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2、3自然段。一、前后对比,感受奇迹师生问好师导入:刚才同学们深情地背诵,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印第安人对于土地的那份热爱与眷恋。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山峦河流本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园却有着惨不忍睹的一面。(出示幻灯片1——四幅反映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干旱、霜冻、沙尘暴的图片)师:孩子们你能用你想到的词语或者句子描述这些画面吗?生1:这片土地是黄沙漫天,一片贫瘠。生2:这是一片荒芜的土地,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生3:这里简直就是不毛之地,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感觉。师:那同学们再看看这些图片,你又该如何描述?(出示幻灯片2——四幅图片,反应的是晋西北的环境经过治理之后,树木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生1:这片土地树木茂盛,绿树成荫。生2:这片土地简直就是一片林海,你看漫山遍野都是树,绿得耀眼、绿得难以形容。生3:我觉得这里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给人带来无限希望与活力。师:孩子们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一前一后的两组图片是同一个地方,一个是15年前一个是15年之后,你内心深处涌起的是什么感受?生1:这前后的对比太鲜明了,简直让人惊叹。生2:能够将之前的那片死气沉沉的土地,变得如今的生机勃勃,简直让人无法相信。生3:这简直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师相机提出字条:了不起的奇迹)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片青山,了解这个了不起的奇迹,学习第16课《青山不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就文质疑,交流分享师:同学们昨天在预习了课文之后,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吗?同学的问题如果你能解答,也可以。生1:青山为什么不老呢/生2:文中是谁创造了这个了不起的奇迹呢?生3: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什么呢?师:刚才同学们一口气提出了三个问题,我想我们不仅仅要会提出问题,更要会解决问题。比如刚才这位同学提到“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什么”?哪位同学能回答?生1:课文是这样写的: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幻灯片3——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师:孩子们读到这句话你是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这个老人太了不起了,在别人看来本该去享清福的年龄他还在荒山上植树造林。生2:从这些数字:15年、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让我体会到这数字背后老人付出的艰辛。生3:我补充他的发言,3700亩林网,相当于差不多3个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那么大,怎么说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面积。生4:我也是,透过这些数字,我升起的是对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师:那就让我们抓住这些数字,读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吧。生有感情朗读这个句子(播放背景音乐)生1:读完这段话我也是感慨很多,老人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下创造出如此惊天的奇迹,真是太了不起了。师:刚才你说“老人在那样的环境下”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那样的环境”具体是怎样的环境?生1:这个地方是祖国的晋西北,书中说到“这里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掠的地方。”从“肆掠”一次我就可以想象到风吹沙走,黄沙漫天的景象。生2:而且书中还说道“这里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从“盘踞”一词可以体会到这里经常会有这些恶劣天气,长年累月都是这样的糟糕天气。生3:我从县志的记载可以体会到这个地方简直不适合居住,也不适合任何植物生长,“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那应该是多么大的风呀。生4:难怪书中用“险恶”一词来形容这里的大环境。(老师相机贴出板书:大环境险恶)师:在如此险恶的大环境下,老汉植树有可能遇到怎样的情况?生1:有可能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树苗,一场大风刮来,全部被吹走了。生2:老人精心呵护着树苗,山上没有水,老人就下山一担一担地挑水上山,如果天长期不下雨,有可能连塘里、河里也没有水,老人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树苗在太阳的炙烤下晒死。生3:我觉得不仅仅是树苗会死,连老人的生命也是随时有危险的,你看这大风连牛马都可以吹到天上去,人也不例外,说不定一场大风吹来人连命都没有。生4:我觉得这沙尘暴就像海啸一样恐怖,让人无法躲藏。一刮过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好不容易重活的树被风刮倒。生5:我觉得还不止这些呢?到了冬天,北方很冷,我想山上就更冷了,这些树也很难抵挡住严寒的侵袭,我看电视知道,为了给树保暖,可以给树下面包上一些草,但是也还是会有很多树会被冻死。师:结合同学们的发言,让我再来看看老人创造的奇迹,也许这数字并不庞大,但是能够在这样的环境里创造出这样的数字,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我内心深处充满对老人的赞叹,让我们满怀赞叹之情读一读这句话。(幻灯片3——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背景音乐响起)师:刚才同学们关注的都是晋西北的大环境,那么小环境又是怎样的?生1:文中说每天老人都早出晚归,中午饭就是干粮,生活非常的简单,非常的单一,就是种树。可就是这样的生活他居然坚持了15年,要是我一周都不行。生2:而且原本有7位老人同他一起治理这条沟,可如今只剩下一个人,那些人都在15年间相继去世,而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他内心里只有这片青山。生3:他还承受着老伴去世的悲痛,这可是与他风雨同舟一生的人呀,但是也还是没有改变他要植树造林的心愿。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生4:他唯一的女儿几次三番都来接她去城里享清福,可是他还是不愿意离开这片青山,他已经把种树当成是自己的一种使命一种责任,即使这样死在这片青山中也愿意。生5:他的条件太艰苦了,而他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下去,内心真的非常强大。我为有这样的老人而觉得自豪。(老师相机贴出板书:小环境艰苦)师:刚才你说你内心充满自豪之情,你能带着这种自豪之情读一读这一句话吗?(生有感情朗诵,再次出示幻灯片3,响起背景音乐。)师:此时此刻你内心对老人还有着怎样的情感?生1:我也觉得特别的感动,老人的所作所为都是我们常人无法做到的,我们身边的老人退休之后都是在家享受生活。生2:我内心还充满对老人的感激,感谢有他的付出,才有了上课前看到的晋西北的环境的改变。生3:我很激动,恨不得自己也像老人一样能够去植树造林,为人类造福。师:你的想法很好,但我想此时咱们的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大家做准备的。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种种美好的情感来再次深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再次出示幻灯片3,响起背景音乐。)三、研读课文,知新拔高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课伊始,我们这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吗?生:青山为什么是不老的?师:你们能不能谈一谈“青山为什么是不会老的?”?生1:我觉得青山不老不是说青山不会老,而是说老人的精神不会老。生2:我不认同他的说法,我觉得青山也是不会老的,因为老人用心照管着这条山沟,这里的树木郁郁葱葱,而且这种循环一定会持续下去,并且会越老越好。师:刚才我向谁伸出大拇指?为什么我要向他伸出大拇指?生:因为他谦让了其他同学师:我们不仅在课堂上学知识、长能力,更是要学做人,我认为谦让就是最大的美德。所以我要把这个发言机会给到这个懂得谦让的同学。生3:我觉得两者都有,一方面是说这座青山会一直绿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在说老人的精神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生4: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这种精神指的是老人植树造林、重视环保的精神。(老师相机贴板书:植树造林)生5:我觉得这种精神还有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他只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着想。(老式相机贴板书:造福人类)师:难怪书中是这样说的(出示幻灯4: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生一齐读这个句子。生1:老人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这座青山,他的精神还包括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老师相机贴板书:有限的生命,无限的价值)生2:老人的精神一定会万古长青,青山常在水长流,老人精神永不老。师:好一句“青山常在水长流,老人精神永不老。”所以难怪作者题目就是:生齐:青山不老。四、补充材料,创作展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师:青山不会老,老人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精神不会老,但是老人81的年迈的身体却禁不起岁月的流逝,87岁的他因积劳成疾病入膏肓了,临终前他依然哼着他自创的植树号子。(出示幻灯片5:这位老人,在临终前还在哼着那首由他自己创作的“植树”号子:“行动起来呀,嘿嘿哟;植树造林啊,嘿嘿哟。绿化祖国,造福子孙,嘿嘿嘿嘿哟,嘿嘿嘿嘿呀嘿嘿嘿呦。)师:孩子们能允许我唱一唱这曲号子吗?(教师深情哼唱号子)。老人还有一个临终遗言:把我葬在那片青山之上。听到这里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感受?生1:我觉得老人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他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生2:(哽咽)我想老人一定会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生3:借用《有的人》中的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师:就是一个普通的山野老人,但是他却让人无限敬仰。让我们再一次来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幻灯4: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了。)生深情地朗读该句子。师:从同学们深情地朗读中我感受到了,我知道同学们此时此刻一定是感慨万千,那下面就让我们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师: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组内互相欣赏自己的小创作,组内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学生来台上交流。(生组内互相欣赏习作,最终每组推出一位同学)(出示幻灯6——读完文章我思绪万千,我想分享:)(背景音乐响起)师:学完本文我们内心深处充满对老人的敬仰,下面请听×××为老人献上的一首诗歌。生1啊,可敬的老人,您种了一生的树,牺牲了自我安享晚年的时间。啊,无私的老人,您真伟大。一切只为偿还夙愿。啊,勤劳的老人,81岁该享受人生的年龄了,您还在绿化青山绿水。我知道,青山是不会老的。因为由您的无私奉献;我知道,青山是不会老的,因为有您的默默付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青山永不老。师:老人入选了2009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下面请听×××为老人写的颁奖词生2他是一个平凡却伟大的老人,他用坚持不懈创造了一片绿洲,他用改造环境的坚强决心召唤后人,他就如同那不老的青山,万古长青。马永顺一个响亮的名字,映照了他的无私、他的伟大。中国伟大,因为有你;中国自豪,因为有你。青山不老,老人的精神也不会老。师:其实生活中像老人一样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人还有很多,下面请听×××带来的故事。生3:我讲的故事是:“树痴”张兴云10年前,张兴云不顾亲人反对,离开繁华都市,独自一人吃住在荒山秃岭上,过着孤独、饥饿、寒冷的艰苦生活。截至2008年,共栽植杨树12万株、油松10万株、落叶松10万株、仁用杏和上杏10万株、柠条200万株。当地20多平方公里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域得到根本治理,7座昔日的荒山变成今日绿色的银行。“不为名,不为利”这就是“树痴”张兴云的真实写照,能够不计个人得失,长时间地远离繁华都市,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开荒造林中去,这种精神本身就值得中华民族赞扬。师:保护环境,还青山一片绿,大地一份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请听第三组带来的《环保歌》第三组:(整组上台拍手诵读)你拍一,我拍一,请勿随地扔垃圾。你拍二,我拍二,人和动物好伙伴。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你拍三,我拍三,都来保护大自然。你拍四,我拍四,争当环保小卫士。你拍五,我拍五,爱护花草和树木。你拍六,我拍六,环境保护要持久。你拍七,我拍七,废旧电池要搜集。你拍八,我拍八,植树造林你我他。你拍九,我拍九,青山常绿水常有。你拍十,我拍十,现在做起并不迟。师:老人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让我们不禁对生命的
本文标题:青山不老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185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