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马哲笔记整理绪论: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章: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具体内容:(1)物质和精神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4.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物质的含义: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8.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根本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9.时间:(1)含义: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2)特点: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1)含义: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2)特点:三维性。10.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11.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含义: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3)联系具有多样性:(主要方式有):直接与间接联系、内部与外部联系、本质与非本质联系、必然与偶然联系。事物普遍性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12.发展:(1)含义: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2)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3.矛盾:(1)含义: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2)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同一性:(1)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对抗性斗争和非对抗性斗争。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1)两者相互联结,相辅相成(2)在事物的矛盾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3)绝对的斗争性和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14.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两者辩证统一(2)共性是无条件的,个性是有条件的(3)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15.在每一对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17.辩证否定(否定之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运用: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按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第二章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2.真理:(1)含义: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2)性质: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真理的绝对性:(1)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2)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点是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1)真理所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3.感性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的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两者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4.实践:含义: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基础,对其他两个起主导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特点: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P68):(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理。(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第三章(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1.生产力:含义: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要素构成:劳动资料(劳动手段)——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劳动对象;劳动者。1.生产关系:含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等;广义的生产关系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有两种类型:(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特征: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产品分配不存在剥削,人人平等);(2)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特征: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存在剥削)。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3.阶级的本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4.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含义: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其内容有:(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用表现:(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6.上层建筑:含义: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构成:(1)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2)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政治上层建筑)。其中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式和设施。观念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1)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7.人民群众:含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不同历史时期其内容也不同,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作用:(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含义: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含义: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第四章1.商品:含义: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其中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关系:(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对立统一关系:对立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是指作为商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2.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二重性:(1)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1)两种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2)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当作商品来支配;(2)劳动者身上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丧失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条件。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A.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必需的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B.价值包括:(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C.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劳动力价值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4.剩余价值:含义:是雇佣工厂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具体形式:(1)绝对剩余价值(资本家剥削的一般方法)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
本文标题:马哲笔记整理下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0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