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讲文化与企业文化
引子:“馒头之道”馒头是怎么做成的?“当然是由面做成的了!”很多人都会这么说。其实不然,我们忽略了水在做馒头时的作用了。有句话叫做“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这是做馒头的基本方法,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其实做馒头与做企业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我们称之为“馒头之道”。面是做馒头的基本材料,你看到的是面,馒头的口味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面的品质。面是什么?面是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流程和人员。有了这些,企业就可以运作了,控制这些要素,企业可以很大程度上左右运营的结果,所以很多企业管理者更关注精挑细选“面”,战略要合理、组织要高效、制度要完善、流程要顺畅、人员要精干。第一讲文化与企业文化馒头厨师、面粉、水、热气水是什么?水者,清澈、透明、无形、无味。你吃馒头的时候不会想到水,你也不会觉得水很美味,但是没有水,面怎么凝结?水是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沟通、合作、学习力、竞争力等。没有这些,面再多,都不能做成馒头。他们无形,但却渗透在企业的每个角落;他们无味,但优秀的文化却让你如沐春风,身心爽朗;他们无争,但却是企业获得持久成功的金钥匙。1.2文化与企业文化内涵1.2.1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现象,是指文化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被人们所感知的状态和联系,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一般包括风俗、习惯、舆论、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一、风俗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是历代延习形成的风尚。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如在法国晚宴,送花,且不能是菊花和黄色花。文化是一种生产力••企业文化—企业DNA(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如水”论):•第一,企业文化是柔情似水第二,企业文化是水滴石穿第三,企业文化是如鱼得水第四,企业文化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第五,企业文化是水到渠成第六,企业文化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二、习惯•习惯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变成人们一贯的行动方式。培根说过:“习惯有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生,人们的行动,多半取决于习惯。”如英国人工作期间有喝咖啡的习惯等。•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因为其在挑选时显示其卫生习惯。三、舆论•舆论是多数人对于某一事件的公共意见。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国内媒体进行了及时而广泛的客观报道,外电也对灾情及救灾情况予以普遍关注,纷纷进行大幅报道。在国际上塑造了中国政府为民、亲民、爱民、高效、阳光政府的良好形象,四、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因素结合起来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方式。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人是辩证思维。强调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五、行为准则•行为准则是以约束主体行为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的集合。对企业而言,包括企业行为准则和员工个人行为准则。企业行为准则是企业期望员工在商务活动中代表企业履责行权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员工个人行为准则是企业期望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电信的企业行为准则:恪守承诺,为客户提供卓越服务、诚信合作,在共创中寻求共赢、稳健经营,持续提升企业价值、精确管理,科学配置资源、关爱员工,让每块金子发光、回报社会,做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员工行为准则包括持续学习,高效工作、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尊重他人,坦诚沟通、服从大局,忠于企业六、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社会文化、经济、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是由生活的行为习惯、生活时间、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组成。生活方式也就是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相结合产生的结果。1.2.2文化研究及文化内涵•一、国外专家学者对文化的研究•欧洲第一次独立使用是在18世纪的法国。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文化”解释为一种教养,指通过教育能获得的良好的风度,以及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修养。•《牛津现代辞典》: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籍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曰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如艺术、科学等。•《美国传统词典》: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二、国内专家学者对文化的研究•我国古代南朝时代,文学家王融认为文化是文治和教化的总称。•《辞海》:一是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狭义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广义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能力及产品,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生产能力与精神产品,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尤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及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与意识形态三、文化的概念•基本共识是: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下来并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它通过人类的道德、价值、知识、信仰、风格、习惯、才能等多方面表现出来。•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特指精神文化。1.2.3企业文化研究及企业文化内涵•一、国外专家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最早提出企业文化概念的人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威廉·大内。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日本企业的人本文化,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与企业共存的信念,有利于创新并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增长、活力增强、发展后劲充足。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观点是:•(1)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强调企业是一个人人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2)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原动力;•(3)企业文化的内涵不包括厂房、设备、产品之类的物质性因素,也不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更不包括行政性的、强制执行的规章制度。西方学者主要观点:•(1)把市场环境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创立和保持对市场环境相对适应的企业文化。•(2)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才能、领导艺术和风格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管理者在维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3)企业文化是一种科学,即创造企业绩效和满意度,创造管理者和员工最佳行为、品格和素质,从而确保产出成功业绩和能力的科学。•(4)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5)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其中,群体意识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心理态势等。行为规范则是指企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习惯风俗等。•(6)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并努力实践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二、国内专家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张大中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研究所所长罗长海认为“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对环境挑战所作的应战,包括企业的应战过程和结果,是企业在应战过程及其结果中所努力培育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以及人的其他全部本质力量。”国内学者关于企业文化典型表述:•第一种,企业文化是一个复合体。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构成的。“外显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联谊活动等。“内隐文化”则是指在企业内部为达到总体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汇、凝聚而成的整体风貌。•第二种,企业文化是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和作风等。•第三种,企业文化是对经济社会的态度反映。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发生的文化影响。企业文化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人生处世哲学;不是社交活动,而是社交方式;不是运动会的奖牌,而是奖出来的荣誉观;不是新闻,而是对新闻的评论;不是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而是对工作环境的感情;不是企业管理活动,而是造成这种管理方式的原因等。•第四种,企业文化是经济文化。它是和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并列而独立存在的。它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要求,实现目的的行为准则和习惯。•第五种,企业文化是群体心理状态与行为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哲学、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企业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合。•第六种,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企业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传统风俗、精神风貌等。•第七种,企业文化是“7-S”软硬件结合理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管理的“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即认同西方学者罗伯特·沃特曼和罗勃·华特曼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管理硕士提出的“7-S”要素理论,即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战略、共同的价值观,其中前三个S是“硬件”,后四个S是“软件”,即企业文化正如“麦肯锡的7-S模型”是“硬件”与“软件”的结合。企业管理要重视企业软件建设。•第八种,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心理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三个部分构成的。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是企业的心理文化,就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形成的,浸入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灵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还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技术特色、管理特色,以及企业部分经济行为与非经济行为的外在表现和对社会的影响。•第九种,企业文化是社会学概念,由多因素构成。它表现为一切经验、感知、知识、科学、技术、厂房、机器、工具、产品、组织、制度、纪律、时空观、人生观、价值观、市场竞争观、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语言方式、等级观念、角度地位、伦理道德规范、审美价值标准等。企业文化概念综述•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文化由企业表层物质层面(物质文化)、次外层制度层面(制度文化)、中间层行为层面(行为文化)、核心层精神层面(精神文化)构成。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培育的被绝大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共同理想与企业精神,即企业精神文化。1.3企业文化结构及特点企业文化结构•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或称为理念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企业以物质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表层文化,包括产品和细化各种物质设施等。•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企业中间层文化。其中,行为文化主要是指制度成为员工自觉行为规范,成为员工习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精神文化是企业核心层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根植于员工心中的共同思想和行为理念,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理想信念、经营理念、道德规范和企业精神等,其中,企业精神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价值理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市场意识等。•企业精神
本文标题:第三讲文化与企业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