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说明
《植物的叶》教学设计(第二稿)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五课:植物的叶。教科书中12、13页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第一单元《植物》以植物作为观察对象,以观察为主线安排了一些系列活动,学生观察了一棵树后,获得了关于这棵树的轮廓性认识,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树的某一部分----叶的观察。本课共分三个部分:捡落叶、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叶子的结构特征和叶的生命过程,培养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很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叶子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完整,也不够深刻。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的活动,把科学课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喜欢上科学课。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过程与方法: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五、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家乡四季美景师:我们的家乡美吗?生:美。师:你认为哪儿美呢?预设1:天空预设2:小河预设3:大树师:这大树的美丽又是谁装点出来的呢?生:漂亮的叶子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叶子的秘密,也就是植物的叶。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设计意图:在欣赏家乡美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植物的叶。秘密?一句话,更是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已经把教育的目标变成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二)体验探究:一、分一分,摆一摆: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树叶,现在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上,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吗?我们来比一比谁反应速度最快,小手最快。听好要求摆一摆,出示问题:1师:我捡了几片落叶?生活动:数一数,摆一摆,汇报数量。师:你们的速度都很快,都是好孩子,按要求准备了这么多树叶,老师真高兴。(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使学生对自己手中的树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喜爱,像玩玩具一样。同时此活动,也是一个小的热身准备。为后面的活动打基础。)师:现在老师想看看,谁的观察力最强,谁是细心的孩子。2师:按自己的方式分一分,这里面有几种树叶?预设1:按形状分,有几种。预设2:按大小分,有几种。预设3:按颜色分,有几种。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动手分树叶。生活动:汇报师相机板书:形状、大小、颜色师:同学们都认真地思考了,但是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我们分类的依据不同。师用实物投影分别展示三种分类方法。师:下面我们验证一下,哪种方法分出的是同一种叶。生活动:发现以形状为标准,形状是否相同就决定了这些叶是不是同一种树叶。师小结:给叶子分类的方法很多,但是要得到同一种叶,就一定要根据叶的形状来分类。(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科学探究小活动,学生手脑并用,要分类就得先观察手中叶的特征,并在发现叶有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基础上,总结出只有形状相同的叶才是同一种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重视证据,大胆质疑的良好科学态度。)3师: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生活动:先是茫然,然后有的同学开始自由组成小组,再合作分树叶。师:组织、帮助学生寻找伙伴,合作学习。生活动:汇报分类结果。师小结:孩子们,你们表现很出色,汇报的很完整。你们喜欢与同学合作学习吗?(设计意图:在自己分树叶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一分小组内共有几种树叶,摆的过程中,学生对树叶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这既是对分类方法的巩固与练习,又培养了学生乐于与人合作的意识。)二、比一比: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大小不同,颜色不同,有残缺,有完整的树叶,(同一种树叶)让孩子判断是不是同一种叶。1、质疑: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生活动:观察2、讨论:(1)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2)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预设1:是同一种叶。预设2:不是同一种叶。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预设:形状是否相同。师:同学们争论的交点中这片有残缺的树叶。你猜一猜,这片叶变残缺之前的样子。请一名同学来为这片叶补画缺少的部分。生活动:观察得出结论,观察到了形状相同,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叶。而残缺的叶我们可以根据其它部分补画出其本来的样子,再进行判断。(3)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生活动:观察发现同一种叶除了形状相同以外,还有许多相同特征。生活动:看,听,闻,尝。预设:叶片上有一根根的细丝;叶边缘有锯齿……(设计意图:观察是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技能,让孩子把目光放在细微之处,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获得对叶的全新认识。在观察中获取知识,获得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分享,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发现不多也没关系,可以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发现叶的结构组成。)3比较:对比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发现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预设1:叶由叶片和叶柄二部分组成。预设2:叶由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组成。师适时解惑:伸出你的一只小手,把你的小手臂当作叶柄,学生自然会说出,手掌就是叶片,手掌上的纹路就相当于叶子的叶脉。(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生马上明白了,叶脉不是叶的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长在叶片上的一部分。这样设计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叶的结构,充满童趣。)三、观察叶的生长变化: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2、观察与思考:出示形象逼真的各种生长阶段的叶,(为了放大叶,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楚)请学生根据叶的特点在黑板的一根大树枝上贴树叶。要求要体现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生活动:发现叶的大小不同,颜色不同,选择叶在树枝上的位置。师:结合板书比喻:这根枝条好像人类的一生,从左到右分别是幼年、童年、青中年、老年、死亡。检验一下是否贴对了?改正的过程,也是对各阶段叶的再认识。然后进行讲解:(1)长在枝头上的是芽,形状最小,是叶最嫩的阶段,叫叶芽;(2)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嫩叶;(3)接着让学生找一找哪一个是“人到中年”的叶子,大家自然想到长大的叶子;(4)再往下进行就不用老师提醒,学生马上联想到人老时很多人会驼背,叶子的边缘就会卷曲起来这就是枯黄的叶子;(5)至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设计意图:新课标注重学习的过程,本环节学生通过动手贴叶子,和形象的比喻来认识叶的各个生长阶段,孩子不仅认识了叶在各个阶段的特征,而且,认识到叶的生命过程与人的一生极为相似。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科学与人对生命的感悟融合在一起,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珍惜和感动。)(三)、总结升华:1、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叶宝宝找小主人的游戏:(1)师:从你的叶子中找到你认为最特别的一片。仔细观察,记住特别之处。(2)师:然后把这些最特别的叶子收上来。用实物投影出示其中的一片,问“这是谁的叶宝宝,它的小主人在那里?”(3)生活动:认一认,说一说。预设:我的叶宝宝,边缘的锯齿一大一小;我的叶宝宝,是残缺的,满面沧桑;我的叶子绿绿的,心形,美丽又健康……(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检验,考验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把一片小叶子视若珍宝,培养了学生爱护关心弱小,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健全人格.)小结:叶还有许多秘密,这节课我们还没有发现,你还想知道关于叶的什么内容?生思考并回答。大家可以课下搜集关于叶的知识,贴到教室后的大板上,同学们共同分享。(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钓胜于鱼。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把课上的活动延伸到课外,让孩子们带着收获和新的疑问走进生活。)2、今天,同学们拿来这么多的叶子,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的呢?预设1:我是在林子里捡到的。预设2:我是在校园里摘的。师:同学们评一评,哪一位同学的行为是对的?结果同学们判断:采摘花草的行为是错误的。讨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预设1:爱护草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预设2:树叶给人类净化了空气,点缀了我们的生活。预设3:我们要把零用钱攒下来去植树。预设4:不要过度乱砍滥伐。教师总结:大自然是美丽的,树叶也是美的,树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研究的内容,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希望你们能照自己说的去做,做的比说的更好。(设计意图:学生们从“采、摘“的不同,引发该如何对待植物的讨论,使他们从中认识到叶子的重要性及它给人类带来的益处,从而达成共识:保护环境、爱护花草、从我做起。”)(四)、拓展:师:你喜欢树叶吗?那么不要把捡来的树叶浪费。展开想像的翅膀,用你灵巧的小手,发挥你的聪明才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叶的喜爱之情吧。生活动:可以做树叶拓印画、树叶贴画、树叶书签等。(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对叶的喜爱之情,转化为具体行动,进行创意小制做,给孩子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植物的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第五课:植物的叶。教科书中12、13页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是整套教材的起始册,第一单元《植物》以植物作为观察对象,以观察为主线安排了一些系列活动,学生观察了一棵树后,获得了关于这棵树的轮廓性认识,然后引导孩子关注树的某一部分----叶的观察。本课共分三个部分:捡落叶、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本课要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叶子的结构特征和叶的生命过程,培养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很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叶子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不完整,也不够深刻。针对学生的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的活动,把科学课变得更生动、更有趣,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喜欢上科学课。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过程与方法:1、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五、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准备:捡一些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秋天的美景师:秋天的景色美吗?生:美。师:这秋天的美,树的美,山的美,可一定感谢树叶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叶板书课题:5植物的叶(二)体验探究:一、分一分,摆一摆: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树叶,现在把捡到的树叶放在桌上,按要求摆一摆,出示问题:1我捡了几片落叶?2这里面有几种树叶?3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设计意图:在分、摆的过程中,学生对树叶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发现多种树叶的不同之处:形状、颜色、大小)二、比一比:1、质疑:这些
本文标题:植物的叶教学设计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3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