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克服安全意识疲劳讨论自查资料为深入贯彻公司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安全意识疲劳自查问题(一)思想意识有所放松,表现在三个方面。1.主观意识上有所放松。对兖州工务段来说,2015年取得了安全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个人思想意识上有主观上的“安全感”,从思想上认为找到一些管理方法和监督规律,从而满足于管理现状,对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在主观意识上有所放松。2.客观认识上出现偏差。有时认为安全管理不是个人能力和行为所左右的,自己有主管领导,还有各车间主体负责,特别是遇到结合部问题、工作推不下去的时候,甚至有了为难情绪,缺少了强烈的安全工作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客观认识上出现偏差。3.思想引导上有了差距。个人对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理解上不深、不透,学习上不深入、不系统,甚至有时候出现偏差,有时片面认为是阶段性活动。没有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当前“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安全现状,转变思想观念,查找管理漏洞。更没能很好的灌输和引导身边的同志,引导广大职工深刻领会安全是“饭碗工程”、“安全为天、安全关乎生命、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2(二)行为反应有所退化,表现在三个方面。1.问题意识弱化了。一是问题意识不敏感。有时对存在的问题见怪不怪,缺乏应有问题敏感性。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问题、不出大问题”的认识、理解不深不透,对安全问题仍然满足于检查了、发现了,不能对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查找惯性和规律性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致使施工安全管理和检查监控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缺失。二是把问题不当问题。对当前各级的检查存在的“任务”观念,有时认为只要措施回复了,问题整改了,就达到了目的,就算过去了,对待各级检查和发现的问题深入调查不够,认为有些问题是惯性问题,对“安全问题不能长期存在,安全问题不能重复发生”的安全底线理解和落实上不到位。三是落实“七项制度”有差距。2016年以来,对日常安全信息的处理方法、分析流程、追踪落责一直落实不到位,没有较好的运用信息资源,对问题是否真整改、真销号,跟踪闭环不到位。有时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的惰性,对失职人员是否追究、怎样追究,追究到什么程度,有时不能一追到底,没有发挥好监督检查作用,没有通过督办,事事抓闭环,事事有考核,从而促进安全管理职责履行。2.工作标准降低了。一是完善岗位职责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岗位职责,根据风险变化、季节特点以及安全形势,实时进行动态完善少。目前的岗位职责虽然在今年进行了再次修订,但随着安全风险变化、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没有实时进行相应修订,确保动态完善。二是安全风险管理有差距。3对安全风险的排查、管理不到位,重视施工天窗风险,忽视维修天窗和点外作业风险,对现场存在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存在违章指挥等问题不能有效把控,平常工区的夜间天窗盯控的少,有些车间干部带头违章指挥情况时有发生。个人能力、科室职能发挥不够,对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研究理解不深,指导安全风险管理不够。三是存在任务观念。管理上,只满足于要求了,布置了,大家干不干,干到什么程度过问的少,有时满足于问题发现了,通知书发放了,定量任务完成了,至于怎样通过检查监督把管理搞上去,思考的还不够深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时紧时松、时张时弛的懈怠行为。3.履职担当弱化了。一是存在好人主义。对“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碍于情面好人主义和自以为是的双重作用下,不顾领导的强调要求,把职责赋予自己的监督检查权抛置脑后,使违规者得不到应由的惩戒考核,其他人得不到警示提醒;工作瞻前顾后,对违章问题避重就轻,好人主义严重,认为现场职工不容易,完全放弃了“严是爱、松是害”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室职能要求。二是不能自我加压。不能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工作没有一以贯之的韧劲。自己在工作上、管理上、监督检查上,没有树立高标准意识,对待一些工作感觉差不多就行,没有“较真”意识。对施工安全短板研究把握不够准确,对安全风险项点,风险排查的不细致,没有真正落到具体的人员、环境和工具,在风险控制上,没有全过程4的盯控检查,控制效果不高。三是检查监督不严格。安全监督检查有差距。不能充分认识新时期安全监督检查重要性。对安全关键岗位、关键设备、关键人员的日常教育和安全监控还不到位,现场违章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三)检查监督方式方法有差距。表现在四个方面。1.检查监督不主动。在抓安全管理上,有时是被动去抓,在监督检查上,不是主动地去找、去盯、去追。与车间、科室对接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对薄弱车间和工区安全管理情况的调查摸底,不能有的放矢地检查、指导、分析和帮助。2015年发生的新兖线作业人员挡道问题,虽然未被追责为事故,但也暴露了检查覆盖面不够,对接指导不足,盯控不力,监控作用效果差的严重问题。2.盯闭环整改的力度不够。往往只是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车间和科室主管工程师,没有对产生问题的背后原因进行分析,造成采取措施上“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源头上进行整治。在事故大幅减少的局面面前,盲目自满,没有真正落实“抢在事故前面”、“坚持问题导向”、“抓早抓小”这些安全理念和要求。3.日常考核落实不严。日常管理和考核重结果不重过程,只要不发生事故,考核就放松了尺度,管理上一团和气,对考核不严肃、不认真。其根本原因还是自己管理弱化、考核放松。存在对现场作业标准化要求不严、考核不严的现象。认为现场任务繁重,职工比较辛苦,也都是为了抢任务,放松了对安全不利行为的控制,从严管理的要求执行不坚决。5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有放松要求、变通处理的现象。4.现场检查指导还不均衡。日常监督检查覆盖面不广,有的车间检查较多,有的车间检查较少,边远工区、车间覆盖周期较长。另外,在检查中,对车间、班组各个层面检查也不均衡,对科室横向检查少,不能有效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四)三种精神树立不够。1.“振奋精神”树立不够。一是树立起“大安全”意识不够。主要表现在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能一以贯之。疲于应付各项活动、检查,不能解决好各项活动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矛盾,抓安全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主动从各种事故中吸取教训,没有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引领全段安全导向不够,未能使“让标准成为习惯”深入人心,把理性的规章制度转化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二是问题意识不强。下现场没有带着问题去检查,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造成到了现场不能发现突出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现场检查的方式、范围、时间上没有卡在关键节点。如对夜间天窗的检查较少,全过程的盯控较少、节假日检查较少等问题还没有完成改变。2.“担当”精神不够。一是责任意识不强。对各项基本制度落实上,推进上主动性不强,执行起来自觉性、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执行制度规定上升到纪律、规矩的高度来认识。践行“厚德敬业、实干先行”的济铁精神和“勇超自我、赶超一流、甘当铺路石“的兖工精神力度不够,缺少”“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感到兖州工务段近年来安全相对比较6稳定,逐渐产生了松懈思想,对实现各项安全的长治久安,措施落实存在差距,从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强。二是担当精神不够。身为安全科长,对关键时段、关键人员把控不到位,认为对关键岗位的管控仍然不到位。从日常对关键人员检查情况来看,作业负责人、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三种关键岗位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仍然没有的到有效解决,因防护不到位而引起的事故触目惊心,我段已经在施工防护问题上吃了很多亏,即使在每次事故后我们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一直不好。通过现场检查情况来看,作业负责人违章安排、违章指挥情况还时有发生。三是科室担当有差距。在学习引领不够,科内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提升,对现场把控能力还需加强,日在安排不均衡情况。另外在对阶段性安全的把控上,现场检查还不够细致。对科内人员的日常管理不够,处理具体问题时,有放松要求、变通处理的现象。故人云:“自身正,不令而从;自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己在履责方面,没有起到应有模范带头作用。3.“创新”精神不够。一是缺乏创新,因循守旧。不能深入思考,工作推进动力不足。在安全监督检查和工作督查督办方面,手段单一,方法简单,安全管理还缺乏较真碰硬,特别是在安全信息的梳理分析上,没有充分运用好大数据,思想理念、工作方法缺乏创新。如有时安排工作,凭经验,不结合人员、实际,不注重关键性、倾向性问题,工作紧、任务重、压力大时,有畏难情绪。二是抓安全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未能使“让标准成为习惯”深入人心,把“安全高7于一切、重于一切”留在口头上多,忽视了本应最该重视的安全隐患和倾向性、苗头性和惯性违章问题。特别是在工作头绪多的阶段,统筹能力不足,没有做到事事抓精细,有的工作在安排和落实上满足于完成了,但质量不高,过于粗放。三是检查监督不创新。对段的安全检查监督未做到精细管理,虽然明确了监督检查工作流程,明确了阶段检查监督重点,但对重点施工项目风险排查不全面,监控重点不突出、现场把控不到位等问题。如在点外作业管理上,不能超前控制和掌握主动权,充分挖掘天窗点内运用上下功夫,距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没有把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和安全短板的排查与落实监督检查职能相结合,监督检查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不强,满足于就施工控施工,对施工安全风险研判和规律把握上,缺乏深入思考;在安全监控思路、创新意识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二、下步具体工作方向1.认真学习领会盛总经理讲话精神,将安全意识疲劳自查讨论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一是认真学习、传达盛总经理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确保铁路安全长治久安新的更高的要求,正确理解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要求,克服骄傲和盲目乐观情绪,克服安全意识疲劳,增强安全敏感性。切实发扬“振奋、担当、创新”精神,努力实现铁路安全的长治久安。二是要将安全意识疲劳自查讨论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按照学习教育总体部署,对照党员标准,对照总公司、8路局安全工作要求,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认真履行落实科室职责,克服好人主义,消除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意识,杜绝失职、失控行为,发扬“振奋、担当、创新”精神,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履责,做一名合格党员。2.坚持问题导向,盯控闭环整改,深入领会“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内涵,提升掌控安全的能力。一是进一步认清当前和今后铁路面临的新形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思路,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明确问题在现场,根源在管理,任何问题从自身出发分析,高质量推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盯住问题整改后的效果,仔细研究产出问题的背后原因,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全面和连贯性、系统性的分析,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查找安全工作上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找出问题实质,分析问题根源。二是认清安全形势,把握安全大局,增强解决问题的安全主动性。针对阶段安全重点,统筹兼顾,分配好监督检查力量,分清检查侧重点,明确安全薄弱点。对安全难控问题,要积极主动,想办法,动脑筋,协调相关科室的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合力。不断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安全敏锐性。抓住安全突出性,倾向性问题不放,除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格考核外,还要展开充分的现场调研,找出规律性,共性的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安全预防措施。围绕落实“三化”,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坚持从管理入手,从治本出发,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管9理基础,牢固树立“以安全管理规范化为基础,以实现现场作业标准化为目标,以检查整治常态化为方法”的全段安全风险管理思路。3.立足本职岗位,明确安全导向,高标准,严要求,严考核。一是转变观念,适应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新常态,克服经验性的、习惯性的陈旧的工作方式,与时俱进,坚决克服任务观念、惰性思想,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认真整改存在的不严不实的问题。二是坚决遏制惯性违章,违章指挥屡禁不绝的现象。坚持“三违”考核办法中的三个突出,突出违章指挥的定性和定责。突出预防性和抓小防大的工作思路,突出天窗作业和施工流程的计划管理,突出自轮运转
本文标题:安全意识疲劳大讨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3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