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专题讲座-2018-11-21-定稿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专题讲座铜仁第10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付慧数学研究生2018年11月22日(一)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来源,研究目的和有关定义(二)以该理论为基础来进行的具体操作:包括学生分层,作业分层,让分层教学走进课堂三个部分(三)以图表展示本教学法目前取得的成果或效果(四)最后总结与反思报告的主要内容背景:我主持的一个市级课题(2015年6月开始--2018年12月结题)。我们铜仁十中数学组的老师们用了三年半的时间研究实践,在教学上取得了明显的积极效果。(一)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来源,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目的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中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案例1。沈阳市8所职业学校自2000~2005年进行了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显示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能够推进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案例2。北京外贸学校在2003级的英语教学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其弊大于利,建议用班内分层制.我们将英语分层教学的成功经验引入中学数学教学为本课题的意义与贡献。(1)本课题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2)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目的1.发展优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2.提高中等生:这部分学生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因此主要目标就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学习更上一个新台阶。3.帮助学困生:学困生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自信。因此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应成为主要目标。概念界定: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研究目的:•我校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数学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中等生学得累进步又小,一部分学困生到了初二就放弃了数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的严重性,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提出了分层教学的设想,探究如何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3)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1.分层教学提出的背景研究价值一: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研究价值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研究价值三: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不同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从而确保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向前推进。2.分层教学的研究价值(二)具体的操作--分层教学的实施步骤学生分层的两种依据主观判断:观察学生上课的态度,接受能力的强弱,作业认真的情况等。客观标准:第一次月考的分数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综合两种依据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为优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告诉学生分层的目的和好处分层的目的: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分层的好处: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认真调查研究,实施科学分组1。备课:确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确定各层学生的课堂练习。2。课堂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作业分层布置:练习册已经分层设计好,C层做基础题,B层做一个“+”基础+中难度,A层做两个“+”基础+中难度+一道发散思维题。4。评价:对后进生要不断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2)落实分层思想,优化教学环节学困生:作业量大题难,抄作业严重。所以作业急需分层。制定好学习目标,考试目标60分,负责背知识管理,负责做好基础题。中等生:作业时,轻基础,重难题,结果适得其反。确定好学习目标,重基础,弃难题。考试目标80分.学尖生:作业不善于发散思维,以至于分数不理想。明确学习目标,考试分数85分以上。重点放在中难度以上高频考点题目,多刷题,多思考多问。(3)作业分层的依据首先,学生分层之后,选出各层的组长,作业按层收取。老师改作业时,按层批改,很快就能获取各层学生对本节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改作业的时间很有限,在极短的时间里掌握学生作业情况至关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及时地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出行之有效的调整,使课堂成为高效课堂。其次,还可以根据本节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侧重批改某层,比如找规律题,难度较大,重点批改A、B两层,并对其中掌握得不好的学生进行单独加强。比如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变号,A层学生没问题,重点批改B、C两层,批改一定要细到每一项。有的把法则搞反了,没移的变号,移项的不变号;有的移未知数变号,移常数项不变号。(4)方便老师教学总之,差生的世界千奇百怪,他们不是不动脑筋,是他们动了太多的脑筋,为我们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改细,细到每一步,每一个点,才能融进学生的思维中。对症下药,答疑解惑,这样才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这也是作业分层最大的益处。(5)分层教学走进课堂分层教学不仅仅体现在作业分层,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课堂中,让分层教学进入课堂,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全班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这是分层教学值得研究的地方,也是课堂教学值得深思的地方。课堂中如何分层教学?下面是一节分层教学的导学案导学案:《用字母表示数》学习目标:(反思:我们的教案或导学案中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学习目标明确各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1、C层学生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书写;在简单应用中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B层学生熟练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书写;在应用中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3、A层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熟练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书写;应用中能够快而准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4、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重点: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书写。难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并知道字母的取值范围。•在小学学过”加法交换律”,请用你的方式来叙述它。•儿歌接龙,初步体会。•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儿歌接龙游戏。逐句出示:实例1。创设情景,激趣导学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10只?100只?你会接着往下说吗?能说完吗,那该怎么表述?用意:两个简单的情景引入,目的是调动全班的学习气氛,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C层学生会抢着回答,这正好迎合老师的意图,正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好机会。•请你阅读课本,并填表(分组讨论,让A、B层的两位同学展示)•用意:这是有关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有点难度,交给A、B两层,自己做自己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讲解兴起了课堂的第一次高潮,说明学生讲比老师讲更能吸引学生。•讨论字母与字母相乘,数字与字母相乘如何书写,以及怎样书写单位?实例2。自主探索C层同学抽两个,A、B层各抽一个上黑板随意书写,老师念,学生写,然后比一比谁的书写不会产生误解,从而规范书写。用意:C层学生书写很不规范,所以抽两个。因为在小学已经学过简单的书写,检测A、B两层学生掌握情况,所以各抽一人。巩固提高,挑战自己。1.讨论如何正确书写下列式子(C层四个学生展示)用意:这是C层的主要学习目标,刚刚小结,检测一下C层学生是否掌握本节的学习目标,欠缺的地方再加以强调,让其真正达标。让他们自己讲,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又巩固了知识点。(1)5x(2)2ca(3)mn3(4)24m(1)学校有各种球共x个,其中篮球占35%,则篮球的个数是?(2)比314的a倍多10的数是?(3)比15b的一半少3的数是?用意:本题设计成阶梯型,第一题简单,交给C层,第二题增加了一点难度交给B,第三题有一定的难度易出错,交给A。为了让全班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练习采用分层布置,由浅入深,从C到A,层层推进,完成本层练习的学生还可以挑战上一层的题目,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意识,这样三层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得以完成。2.完成下列的练习(1C2B3A)(1)小明今年n岁,小明比小丽大2岁,小丽今年岁(2)小明步行的速度是小军步行速度的3倍,小军的步行速度是am/s,则小明的步行速度是。(3)一辆货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使5千米,n千米需行驶多少小时?反思:分层练习时,让学生自己做自己讲,多听各层学生的想法,鼓励各层学生提问,才知道学生问题在哪?才能收集他们不懂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能自己答疑解惑的自己完成,各层学生都不能答疑解惑的老师再完成,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这也是我们课堂分层教学的一大亮点。4。你学到了什么?3。补充练习(注意单位的书写)(1C2B3A)(三)本教学法目前取得的成果或效果80-10060-790-590510152025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末考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末考上学期下学期61013131517222020222223222017151310图表1.七(6)班数学分层后学生成绩进步情况80-10060-790-5980-10060-790-590510152025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末考第一次月考第二次月考期末考上学期下学期6811111213202021221818242218172019图表2.七(5)班数学未分层学生成绩进步情况80-10060-790-59(四)最后总结与反思问题1:认为将学生分层是轻视学生的行为,不尊重学生,会让学生更加自卑。问题2:认为应该征得家长同意。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以下整改方案:方案1:让学生自愿报名加入哪一层当时老师们都认为可行,结果落到实处才知道,很多数学还好的都报C层,因为知道C层只做基础,不学的搞恶作剧报A层。最后这一方案宣告失败。方案2:做调查统计表,调查学生情绪和家长看法数据显示学生不会因此而自卑,不同意分层的也仅仅是个别家长。那么这两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在分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议1:摸底考试后根据摸底成绩分层,理由是早分早走入正轨。提议2:第一次月考后分层,理由是第一次月考更能反映学生真实的水平。大家各持己见,只有各自尝试。一段时间之后,提议1出现了以下问题:问题1:摸底考试A层人数太少,不能鼓舞班级士气问题2:有的摸底考试80分的,之后考试从不及格。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了如下整改方案:案例1:班级80分以上人数太少或没有的,可以从70分以上定为A层,灵活调整案例2:统一从第一次月考后分层,第一次月考成绩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何时分层同样遇到了问题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探索,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困惑、失败,然而这些都是成功路上宝贵的经验总结。经过不断的失败总结反思,才形成了现在的一套比较可行的学生分层的方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课题结题了,但是我们的分层教学研究会一直进行下去,让它开花结果。欢迎感兴趣的同行加入我们,一起在教学中尝试渗透分层教学。平时搜集积累数据,无论日后写成论文发表或做成课题都非常有价值。最后,有什么讲得不周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非常感谢!反思敬请提问!报告结束
本文标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专题讲座-2018-11-21-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6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