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心理学讲义8--社会态度
第8章第8章G·奥尔波特说:态度这个概念在当代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是最有特色和不可缺少的概念。托马斯和兹纳尼斯更干脆地说: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态度的科学。第8章一、社会态度及其形成1.什么是态度①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心理的内在结构。它是一种有预先倾向的心理准备状态。基本特征对象性、内在性、持久性。第8章卢森堡等人动态地图解了态度的内在结构特征,显示出态度和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态度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外界刺激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测量到的独立变项,如他人、情境、社会问题、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对象。态度是中介因素,有三个方面:情感认知意向反应是可以观察到的、可以测量到的从属变项。神经及内分泌腺的反应。情感的言语反应。认知反应以及观点的言语反应。外显行为,包括行为的语言反应。刺激态度反应第8章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个人对某个对象持有的好恶情感。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以上三个心理因素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当三者发生矛盾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第8章G·奥尔波特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洛开奇指出:态度是一种具有结构和组织的复杂的认知体系。态度来自价值价值是指态度的对象对人的意义。人们对于某个事物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人们的意义大小,亦即是事物所具有的价值大小。第8章G·奥尔波特等人认为事物主要的价值有六种:经济的价值。认为生活的主要目的是财产的得失。理论的价值。力求在知识系统内发现新东西。审美的价值。把美作为人生的根本意义。权力的价值。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为了支配他人。社会的价值。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是增进社会福利。宗教的价值。把精力放在追求神秘的事物上。第8章同一事物对人有无价值,具有什么价值,这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人的需要、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同样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态度。第8章态度具有情绪作用与动机作用与某人态度相一致的事物将给他带来满足感;与某人态度相反的事物则能唤起失望感或不满足的情绪。社会态度具有动机作用,态度将驱使人们趋向或逃离某些事物。第8章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人们态度的情感因素和其行动紧密相联系。一般来说,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态度与行为并不总是完全一致,因为同一个对象总是具有多种属性与特征,态度与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态度与行为不一致主要决定于当时的情境。第8章个人态度的形成过程也是其态度的转变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2.态度的形成过程①态度的形成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态度形成的程序与个人社会化的程序是同步的。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满足采取一种固定的方式,就逐渐会制约其态度的形成。态度形成之后,使个体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从而对其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倾向作用。第8章②态度的形成过程: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采取表面服从。认同。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内化。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服从认同内化第8章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是最持久、最难转化的。第8章3.不正确的态度是偏见①偏见,是个人对他人或其他团体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是对特定群体和个体的不公正、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可以是正面的,也可是负面的。偏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不符事实过度类化先入为主不易改变第8章②偏见的复杂性与纠正偏见的可能性社会偏见往往与社会政治、经济、心理等各种因素复杂地交织着,并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生活之中,如阶级偏见与种族偏见。有些偏见往往和社会风俗、民族传统联系着。种族主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种族成员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性别主义态度——个体对特定性别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8章台湾学者杨国枢系统研究孝和孝道孝道在中国盛行的原因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即孝是一切道德之根本,一切教化之来源。二是儒家对孝道的极力申扬。儒家认为个人的生命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家族命脉的一个环节。一是农业社会家庭是最主要的运作单位,导致了中国人极其重视家庭的延续、和谐和团结。第8章孝是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组合。一般社会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孝道态度也应划分为三个部分:孝知(认知部分)孝感(情感部分)孝意(意向部分)三者合一,构成孝道行为第8章孝道的实际内涵杨国枢通过对孝经、礼记、四书及各种著名家训的分析,列出了十五项具体内容:(1)敬爱双亲(2)顺从双亲(3)谏亲以理(4)事亲以理(5)继承志业(6)显扬亲名(7)思慕亲情(8)娱亲以道(9)使亲无忧(10)随侍在侧(11)奉养双亲(12)爱护自己(13)为亲留后(14)葬之以礼(15)祀亲以礼第8章现代中国社会孝道的变化由传统的强调他律性的道德原则,转为自律性道德取向。由传统的与家族延续密切相关,转为家族意识淡化和孝的升华。由传统的偏重“重孝轻慈”,转为“父慈子孝”(单益性转为双益性)。第8章二、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及影响因素1.社会态度转变的意义②态度的转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相互依存性的增强而日益显得重要。③态度的转变指两个项量,即方向与程度。④个人态度的转变应注意说服与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①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不是一成不变的。第8章2.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①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宣传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实事求是,既不过分夸大,也不过分缩小。过分夸大会使人产生怀疑感与不信任感,过分缩小则不易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第8章②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施肯认为,宣传必须使人们的内心感到有压力与威胁,只能听从劝告转变态度以消除心理上的负担和紧张。琼斯等人的实验研究安全行车宣传实验打破伤风针的课题原岗等人曾重复了这一实验,结果相同第8章以上几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在转变人们态度时必须注意下列两个问题:第一,如果需要人们立即采取行动转变态度的话,则宣传应该能引起较强烈的恐惧心理,使这种恐惧心理转化为一种动机力量,以激发人们迅速改变态度。第二,如果宣传者要求人们可以延长一段时间改变态度,则不必过分强调危险,因为恐惧心理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但人们理智上却是清楚的,而且会逐渐占上风,认识到应该重视它,转变原先的态度。情绪性作用和理智性作用对于态度的转变随问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第8章心理学研究表明,宣传恐怖程度和人们的态度变化呈倒“U”形的关系,参看下图。低中高态度变化宣传恐怖程度第8章③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哈夫兰特的宣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教育程度低的士兵来说,单方面的宣传容易转变他们态度,他们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士兵来说,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的效果好。士兵最初的态度和宣传者所强调的方面一致时,单方面宣传有效;若最初态度与宣传者的意图相矛盾时,双方面宣传更有效。第8章原岗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是,单方面宣传能引起被试态度转变的平均尺度为0.83,而双方面宣传的平均结果为0.41,从而显示了单方面宣传的优越性。当人们和宣传者所提倡的方向保持一致时,并且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足时,单方面宣传比较合适。当人们早已具备比较充分的知识经验,而且习惯于思考和比较,双方面宣传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多信息,以权衡利弊得失。第8章④逐步提出要求研究表明,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必须了解他原先的态度,然后再估计一下两者的差距,若差距过大,操之过急反而会发生反作用;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才可能使人们接受。弗里曼对比实验。要求人们转变态度时,应该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第8章⑤积极参加活动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必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有关活动。(布鲁奇实验)⑥团体规定团体的公约、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温勒实验)第8章被试是家庭主妇说服家庭主妇们购买那些一向不受人欢迎的动物内脏做菜。勒温控制了两种情况:一是作讲解和劝说,二是作团体规定。一周以后进行检查,讲解组中仅有3%的人改变了态度,而团体规定组中有32%的人改变了态度。实验一第8章实验二把产妇分为两组,用两种方式告知:一种是通过医生的个别劝说,为了婴儿的健康,每天应该给孩子吃鱼肝油和桔子汁;另一种是医院给大家规定,回去以后必须给孩子吃上述食品。一个月以后进行了检查,发现被医院规定的产妇几乎全都照办,而被医生个别劝说的产妇却只有部分人照办。转变人们的思想(包括态度),必须采用各种途径。团体规定和劝说,双管齐下。第8章3.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宣传效果与宣传者威信的关系:宣传者本身威信高则其宣传效果好;宣传者威信不高则其宣传效果差。宣传者威信的高低与其效果是成正比的。这种正比例关系发生在较短的时期内。时间一长,不管是有威信的宣传者还是无威信的宣传者,两者的宣传效果无多大的差异。宣传者的威信由两个因素构成,即专业性与可信性。宣传者的威信第8章②态度转变的个人因素在同一情境内接受同一宣传,人们不一定作出相同反应。这与他本人的个性特点有关系。个性特点主要指以下:自尊心的强度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自尊心强的人一般对自己的评价会高些,不易被他人说服。权威主义倾向,是指人们对权威过分尊敬与服从,权威主义倾向强的人容易被他人说服。第8章想象力的丰富性想象力丰富的人容易被说服。性别女子比男子容易被说服。智力水平智力水平高的人似乎比智力水平低的人不容易接受宣传说服而转变态度。第8章当时的需要如果可以满足本人当时最大的需要,则容易接受宣传而转变其态度。个人能否转变其态度要看个人本身的心理状态,切身利益关系的大小。第8章③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人发生对态度变化的抵抗有主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感觉到在某些方面享有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时受好奇心的驱使客观原因命令式宣传宣传言过其实,强调得太过分。琼斯实验第8章三、社会态度转变的理论主要介绍认知均衡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有几个理论模型,都是假设社会态度的转变起因于个人的社会认知不均衡。1.海德的P—O—X模型①如果P—O—X的关系相适应,则P—O—X的体系呈均衡状态,P的态度毋需转变。②如果三者关系不适应,则P心理上不舒服,必须对这种认知体系加以改变,即P说服O不要接近X,从而达到三者关系均衡,P对O持肯定态度。第8章2.纽卡姆的A—B—X模型①这一模式与海德的P—O—X中认知平衡部分有相同之处。②在认知不平衡时,两位心理学的解释是不同的。纽卡姆则认为,A、B两者中,不必确定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第8章3.菲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②他认为,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会使心理上发生不愉快,有时有压迫感,就会设法去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状态;认知因素之间失调强度越大,则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调的动机也愈强烈。①菲斯汀格认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相互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第8章③改变认知因素失调的双方中任何一种认知因素可使双方趋于协调。以上三人的理论比较一致的地方:当认知因素发生矛盾之后,个人就处于一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状态之中;当认知因素协调时,人们就要维持这种状态,以避免其他不协调因素的介入。这种理论对于态度的转变具有积极的动机作用。第8章四、社会态度的测量林克伦的观点:测量个人的态度主要是指测量态度的方向和强度两个方面。态度的方向,是反映个人对客体的反应,其内容包括喜欢或不喜欢,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强度,是个人对客体的感觉强度,也就是其力量或深度。第8章态度测定的几种方法:1.自我评定法自我评定有两种方式。①总加量表法总加量表法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里开特所创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而设计的,它是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的反应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事物所持态度的强弱。主要测定态度的情感成分。第8章测量方法:设计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讲义8--社会态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72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