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11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0141-94)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以地质勘查为目的的探槽、浅井、平巷、斜井和竖井等主要坑探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凿岩、爆破、装岩、运输及支护、通风、排水、照明等工序的技术要求。其适用范围为地勘行业坑探工程的设计与施工。2引用标准GB8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6722爆破安全规程3术语坑探工程为了特定的地质目的,对各种地质体进行掘进的探槽、浅井、平巷、斜井和竖井等工程统称坑探工程。探槽为了揭露基岩,用于观察地质现象和取岩、矿样的一种地表地质矿产部1995-01-27批准1995-12-01实施工程,其深度一般不超过3m。浅井基岩埋藏较深,探槽无法达到或受地面条件的影响探槽无法施工时,采用的一种浅部地质工程,其特点是占地面积较小,深度不超过20m。4总则坑探工程必须按照地质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坑探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设计,没有设计不准施工。坑探工程设计前,地质部门必须向坑探单位提供下列设计资料。a.矿区工程布置图,矿区的地理位置、矿产种类、地形地貌、交通、电源、气候和生活条件。b.坑道地质理想剖面图。c.岩矿层产状及主要物理机械性质和影响坑探工程施工的主要地质因素的资料。d.水文地质资料。施工设计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准施工。坑探工程必须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审批单位批准,并下达设计变更通知书。坑探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即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一切从事坑探生产的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对新工人要进行技术及安全教育。坑探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分队领导,应以身作则,自觉地遵守本规程。坑探职工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不准违章作业。坑探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必须符合本规程。5安全管理基本规定各级领导应加强对坑探安全生产的领导,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在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各级领导要根据坑探工程的特点,切实作好安全、防尘、放射性防护与卫生工作。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证坑探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从事坑探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方准进入岗位。新工人必须在班长或熟练工人指导下进行操作。在施工中必须做到的安全事项在进行工作之前,认真检查安全情况,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清除隐患后,方准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合乎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进入施工现场工作时,必须穿戴整齐、合体的工作服和安全帽。上班前不得喝酒,禁止在槽、井内睡觉。未经许可的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作业地点。人员入坑(井)应注意观察爆破地点各种标志、信号和来往车辆等。在靠近居民点、人行道及放牧区施工的工程,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防止爆破、出碴等造成人身事故或损坏建筑物。工程完工后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封填。在较陡的斜坡上禁止同时上下施工。施工前,必须清除工程上部的松石,特别是对停工较久、解冻时期或雨后施工的探槽、浅井的帮壁,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纹、松动和坍塌的危险。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作好防尘、防毒、防火、防爆、防噪、防雷、防洪、防风、防暑、防寒、防冻、防坍塌、防雪崩等安全工作。机电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安全规定,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可靠,禁止在机械运转时进行修理工作。在生产现场必须备有急救药箱和存入一定数量的外伤和急救药物,必须备有灭火器材和灭火用具,并不准移作它用。在有放射性矿床施工时,坑、井口附近必须设简易洗澡间、更衣室和烤衣房,不准将工作服等衣物带回宿舍。下班后要洗澡、更衣、吃饭前要洗手、漱口。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卫生大检查及粉尘、放射性和有害气体的测定工作。对经常接触粉尘、放射性和有害气体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从事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时,作业人员禁止穿化纤衣服。6断面规格与工程质量断面规格与深度掘进断面规格应根据地质要求、井巷深度、设备的外形尺寸以及必需的安全要求和安全间隙等确定。井、巷深度必须符合地质要求。平巷掘进断面的高度不应低于,斜井不应低于。运输设备最大宽度与巷道一侧的安全间隙不小于~。人行道宽度一般为~。斜井倾角一般应小于35度。浅井深度一般不超过20m。探槽长度以地质设计为准,深度不应超过3m,否则应改用浅井或其他勘探手段施工。在浮土厚度不明时,应先用筒口锹、取样钻或浅井探测。槽底宽度不应低于,两壁坡度应按土质和探槽深浅而定,1m以内的浅槽为90°;1~3m的深槽:在结实的土层为75°~80°,在松软的土层为60°~70°,在潮湿、松软土层不应大于55°。浅井深度与净断面见表1。表1深度m断面规格(长×宽)m2使用条件小圆井0~5~(直径)手摇绞车提升0~10×=不需排水手摇绞车或浅井提升机提升×=吊桶排水浅井提升机提升0~20×=吊桶或潜水泵排水浅井提升机提升×=潜水泵排水浅井提升机提升竖井深度与净断面见表2表2深度m断面规格(长×宽)m2使用条件0~30×=不设梯子间,单吊桶提升0~50×=设梯子间,单吊桶提升0~100×=设梯子间,单罐笼提升100×=设梯子间,双罐笼提升斜井深度与净断面见表3表3深度m断面规格(长×宽)m2使用条件0~30×=小型机掘0~100×=提升矿车×=提升矿车,设人行道0~200×=提升箕斗,设人行道0~300×3=双轨道,提升箕斗设人行道平巷长度与净断面见表4表4长度断面规格(高×宽)使用条件mm20~50×=手推车运输0~100×=矿车运输0~300×=铲运机或矿车运输0~500×=机械化掘进作业线0~1000×=机械化掘进作业线工程质量坑探工程质量标准a.断面规格: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同时不得大于设计断面的20%。b.掘进方向:水平与倾斜巷道的掘进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任何一段的中线偏离误差不得大于坑道设计宽度的20%。竖井掘进方向必须与水平面垂直,井壁平整。局部井段的井壁与角线的偏离误差,不得大于±100㎜。探槽的掘进方向必须符合地质要求。c.掘进坡度;平巷坡度为~%,斜井(包括上、下山)的倾斜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斜井的底板要平整。局部巷段的底板与设计腰线的偏离误差不得大于±100㎜。需要保护晶体的特殊矿种(水晶、云母、光学萤石等),其工程质量标准应按照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质量检查a.测量人员应按规定及时测定井巷中线、腰线、角线等,并将测量结果通知坑长及工区负责人。b.掘进班组每天要检查井巷中线、腰线、角线等,不合要求的要及时纠正。c.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进行质量检查。工程竣工后,由质量检查验收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作出评价,填写竣工验收单。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予返工。7施工设计设计的基本要求施工设计要在满足地质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体现施工方便、经济的原则。必须贯彻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必须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设计主要内容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设计依据。施工技术设计:a.断面规格。b.凿岩爆破。c.装岩、运输(提升)。d.支护及围岩加固方法。e.通风、排水、照明等。f.供电供水供风。g.设备、器材的选择及用量。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及施工进度安排。工程质量标准与措施。施工组织:a.按定额计算各类人员数量,确定其组织形式、作业方式及作业循环图表。b.制定施工技术、生产、设备、器材管理办法。施工设计的附图及附表。8探槽掘进人工掘进,禁止采用挖空槽壁底部使之自然塌落的方法。采用爆破法,应严格按照安全规定控制装药量和抛掷距离。槽壁应保持平整,松石应及时清除,严禁在悬石下作业。槽口两侧以内不得堆放土石和工具。在松软易坍塌的地层中掘进,两壁应及时进行支护。槽内有两人以上工作时,要保持3m以上的安全距离。凡影响交通、危及人畜安全的探槽,在地质素描、取样后,必须及时回填。9浅井掘进浅井掘进,可采用普通的凿岩爆破法,也可用取样钻在地表钻孔,堵塞后由上向下分层爆破。浅井井口段必须支护,井口框架应用坚实的木料、金属或钢筋混凝土制作。井身段根据地层情况选择支护方式。井口应设安全栏杆。在井壁不稳定的砂砾层、含水层掘进时,必须采取止水、降低水位、加强支护等措施,防止砂土流失空帮。井下爆破,必须采用电雷管或非电导爆管在地面安全地点引爆。提升设备,必须有牢固可靠的制动装置和安全挂钩。提升吊桶时井下要有安全护板,木板厚度为50~100mm,距井底不得超过3m。升降工具时,工具必须放至桶底,露出桶口部分,应用绳索捆绑在桶梁上。人员上下井应设安全梯,配挂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牢固地拴在稳固件上。禁止乘坐手摇吊桶(筐)或沿绳索攀缘井壁上下井。在山坡掘进浅井时,应先清除井口上坡及附近的松石。如上下均有井位时,应先完成下部浅井后再掘进上部浅井。在平地掘进浅井时,距井口5m以内不准堆放碎石和物料。拆除与回填:浅井支护的拆除,必须由下而上,边回填边拆除。浅井在完成地质任务后,应及时回填。10平巷、斜井掘进平巷坑口应设在既能满足地质要求又能保证施工安全的位置,应尽量选在岩石完整、坚固的部位。坑口必须支护。支护体在坑口外部份不得少于3m。在破碎松散岩层开口时,应采取加强支护或超前支护等有效措施。坑口地处道路上方陡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碴、爆破等造成事故。坑口地处交通干线下施工时,坑道上方复盖的岩体厚度不得小于15m。坑道穿过铁路、公路时,应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施工。凿岩、爆破、装岩、运输等技术方法和施工要求,必须按施工设计进行。斜井斜井口要设挡车、阻车器。井内要有防跑车装置。深度超过30m应设人行梯道,供人员上下。超过100m,可乘斜井人车上下,人车使用前要有专人进行安全检查。井口段必须支护,井口周围应挖排水沟。掘进按施工设计进行。11竖井掘进井口必须设围栏、井口盖,井下应设护板(参照)。中段口应设围栏和挡车器。在不稳定的地层或含水层施工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采取降低水位或止水加固后施工。竖井应设梯子间。50m以上的竖井,还应配罐笼供人员上下。井下作业人员所携带的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捆绑牢固,严禁向井内投掷物料。在井筒内架设管缆或处理悬吊设备时,应在吊盘上操作。升降吊盘时必须对稳车悬吊钢绳及信号装置进行严格检查,吊盘下不得有人作业。在井架上、井筒内或吊盘上作业时,必须佩挂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具体掘进方法按施工设计进行。12凿岩(略)13爆破(略)14通风与防尘通风井下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不低于20%,二氧化碳不高于%。井下空气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不得超过表7所规定的标准。a.坑内不使用柴油机运输设备时,按表7的规定。表7名称符号按体积最高允许浓度按重量最高允许浓度mg/m3一氧化碳CO24×10-630氮氧化物NO×10-65二氧化硫SO25×10-615硫化氢H2S×10-610b.坑内使用柴油机运输设备时,按表8的规定。表8一氧化碳<50×10-6二氧化碳<5×10-6甲醛<5×10-6丙烯醛<×10-6c.氡气浓度不大于1×10-10居里/升(1爱曼),氡子体α潜能值不大于4×104MeV/L(1GB)。井下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10%时,空气中含尘量不得大于2mg/m3,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时,空气中含尘量不得大于10mg/m3。井下工作面空气的温度不得超过28℃,超过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井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70%之间。井下所需风量,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的新鲜空气量不得少于4m3/min。a.按井下同时放炮使用的最多的炸药量计算,每公斤炸药供给的新鲜空气量不得少于25m3/min。b.按排尘风速计算,巷道内不得小于s。c.按井下同时作业的柴油机运输设备台数计算,每马力供应的风量为3m3/min。井下风速:工作面应不低于s,巷道不低于s,井下使用柴油运输设备时,工作面不低于s,巷道内应不低于~s。坑内如有沼气时,每班最少要用瓦斯检定器检测两次。坑内沼气浓度,放炮点附近20m内达到1%时,禁止放炮。电机附近20m内达到%时,必须停止设备运转,并切断电源,浓度达到2%时,作业人员必须撤
本文标题: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27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