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能源战略、特高压、智能电网、企业文化等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衡真教育1国家电网招聘“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方面的考点如下:四、教材推荐中国电力和能源教材推荐•一.中国能源概况及战略•二.电网及特高压发展•三.新能源•四.智能电网相关知识•五.国家电网企业文化第一章中国能源概况及战略第一节中国能源概况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能源资源相对匮乏,能源结构不均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如何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建设智能电网,可大幅度提高电网对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一、中国能源资源分布现状我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西南地区。其中,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和沿海地区,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1.煤炭资源分布全国垂深2000米以浅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为1.1万亿吨,排在俄罗斯和美国之后,居世界第3位。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1位1.煤炭资源分布79.7%的煤炭保有储量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新疆和黑龙江等西部和北部地区地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北京、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煤炭保有储量仅占全国的5%。2.石油资源分布根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我国石油远景资源量为1086亿吨,可采资源量为212亿吨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山东河北、陕西、辽宁、吉林等北部和西部地区。我国的大中型油气田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北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油气产量占到全国的90%以上。3.天然气资源分布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约为56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松辽、东海、琼东南、渤海湾等盆地和地区。其中,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天然气资源丰富,资源量约占全国总量的52.3%。天然气占能源结构比例5%,远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4.水能资源分布我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亿千瓦,年发电量为2.5万亿千瓦时,居世界首位;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西南地区,这些地区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2/3。长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和怒江等大江大河的水能资源丰富,总容量约占全国经济可开发量的60%,具有集中开发和规模外送的良好条件。总投资603.3亿元、总工期12年两个月、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的中国第二大水站——溪洛渡水电站,已于今春正式开工长江上再建两个三峡工程的计划已经启动。将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河段兴建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4座梯级电站。这4座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385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都超过两个三峡工程。已探明的最大水电站在雅鲁藏布的墨脱,可装机4380万KW5.核能资源分布核能资源主要指铀矿资源。我国铀矿资源已勘查国土面积的预测储量超过数百万吨,主要分布在江西、新疆、内蒙古、广东、辽宁等省区。我国铀矿资源勘查程度低,已完成铀矿普查面积不到全国国土面积的1/3,具有良好勘探前景的500~1500米深度的地层基本没有开展勘探工作。14我国核能开发和利用•我国正处于核电积极发展阶段,未来核电新增装机规模较大•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加快我国核电发展,要求加强核电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始终把安全、质量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要保证未来核电大发展,必须保障核燃料的充足、安全供应、需要继续加强国内铀矿资源的勘察工作;加强与铀资源丰富国家的开发合作;着力提高鈾资源的利用率•1951年第一座100KW核电站在美国•现在全世界有441座,总装机3.5亿kw•我国秦山(30+2*60+2*70),大亚湾(2*90万KW)•2020年我国装机达9.5亿kw,其中核电4000万kw•未来15年计划修建40座100万kw核电站•核电投资大:1.1~1.65万元/kw;火电:4000元/kw•建设周期:核电70个月;火电:30个月•核电比火电寿命长30年6.风能资源分布我国风电开发潜力逾25亿千瓦,陆上离地面50米高度达到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23.8亿千瓦,5~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甘肃、河北、吉林和江苏等省区。•大型风能发电基地•主要集中在陆上的“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我国风能资源可分为四大区域:东部沿海及岛屿地区、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局部地区和海上风能区。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省区风能储量省区风能储量省区风能储量内蒙6,177.5山东393.6湖北192.7西藏3,993.0山西387.1广西168.1新疆3,433.0河南367.5浙江163.5青海2,421.4云南366.6宁夏148.4黑龙江1,722.8江西292.9福建137.2甘肃1,143.0安徽250.5贵州100.6吉林637.5湖南246.5台湾104.8河北611.9江苏237.6海南64.0辽宁605.8陕西234.2四川435.8广东195.0全国合计25,300.07.太阳能资源分布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据估算,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为14700万亿千瓦时,相当于4.9万亿吨标准煤。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云南、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区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大,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较好的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我国能源探明总储量的构成:原煤87.4%,原油2.8%,天然气0.3%,水能9.5%。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构成:原煤58.8%,原油3.4%,天然气1.3%,水能36.5%。我国一次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总体来看:我国一次能源分布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人均资源不足,决定了我国能源资源大规模跨区域调配和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的必要性。二、能源生产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6.6%,石油占9.8%,天然气占4.2%,水电、核电、风电等一次电力占9.4%。关于能源的几个概念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一次性非再生的常规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一次能源包括化石燃料(如原煤、石油、天然气等)、核燃料、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关于能源的几个概念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能够重复产生的天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这些能源均来自太阳,可以重复产生。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用一点少一点,主要是各类化石燃料(如原煤、石油、天然气等)、核燃料。清洁能源(绿色能源):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等。关于能源的几个概念新能源: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包括电能、汽油、液化石油气和氢能等。二次能源和一次能源不同,它不是直接取自自然界,只能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以后得到,因此严格的说它不是“能源”。1.煤炭生产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煤炭生产地区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四省(自治区)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2.4亿吨,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一半,居世界第一位。2.石油生产我国石油产量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我国原油产量2.03亿吨,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是世界第5大石油生产国(前4位分别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伊朗)。受资源条件限制,我国石油年产量已接近峰值水平,未来增长空间有限。3.天然气生产我国天然气生产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量增长较快。我国天然气产量948.5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天然气产量的3%,居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卡塔尔和挪威)。我国天然气生产主要集中在川渝、塔里木、鄂尔多斯、柴达木、松辽、东海渤海湾、莺一琼八大产气区,年产量占全国的95%。4.电力生产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6亿千瓦,全年发电量4.23万亿千瓦·时,是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三、能源消费1.一次能源消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三、能源消费2.终端能源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明显加快,比重逐步增加。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石油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第二节中国能源战略一、国家的能源战略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提出“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基于大能源观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坚持“五个并举”、突出“一个中心”。•“五个并举”,即: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并举、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这是实现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一个中心”,是指坚持以电力为中心,把电力平衡作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把发电作为一次能源转换利用的重要方向,把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平台,把提高电气化水平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举措,通过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为什么以电力为中心?把电力作为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是由电力特性、资源禀赋和能源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可以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安全压力;可以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可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可以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总之,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1.加快发展输电有利于改变我国能源运输过度依赖输煤的格局2.加快发展输电有利于统筹利用全国环境资源3.加快发展输电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加快发展输电有利于提高能源运输的经济性5.加快发展输电有利于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加快发展输电优点•输电方式是在煤炭产区建设坑口电厂,通过输电线路把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地区,测算其落地电价;输煤方式是通过铁路或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将煤炭运输到负荷中心,发电后上网,测算其上网电价(见图)。•输电方式更加有利于抑制能源运输价格波动。输电方式是“一站直达”的能源输送方式,中间环节少。•以电力为中心推动能源发展,是指把电力平衡作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把发电作为一次能源转换利用的重要方向,把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平台,把提高电气化水平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举措,把实施“一特四大”战略作为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推动能源发展转变的战略基点。而发展特高压,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充分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能源资源的功能和作用,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以电力为中心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即: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实施输煤输电并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建设,实行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保障。•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其意义在于:一是实现能源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高开发效率。二是优化煤电布局,改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变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更好地保障东中部地区的电力和能源供应。三是促进西部大开发和边疆地区发展。四是推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是发展特高压电网。•特高压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发展特高压电网,应坚持交流、直流并重,在发展特高压直流的同时,着力构建“
本文标题:能源战略、特高压、智能电网、企业文化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