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人物介绍•主要作品•瞿秋白烈士纪念馆•瞿秋白的两次爱情人物介绍瞿秋白,别名瞿霜、瞿爽、瞿双。1899年1月29号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士族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34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求学篇1904年5岁的瞿秋白进入民间幼儿教育机构私塾读书1905年转入当地冠英小学1909年春天,10岁的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1916年年底,瞿秋白得到表舅母的资助,进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文1917年春,原本瞿秋白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不要学费又有‘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俄国篇•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7月6日,瞿秋白在安德莱厅见到了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的交谈•1921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节四周年,瞿秋白在莫斯科,又一次见到了列宁,并聆听了他的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瞿秋白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该班学生有刘少奇)•1921年5月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当时属俄共党组织。•1922年底,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莫斯科,瞿秋白担任他的翻译•1922年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工作,于1923年1月13号回到北京。主要作品•《赤都心史》、《俄乡纪程》、《多余的话》、《高尔基创作选集》、《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卜算子·咏梅》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瞿秋白烈士纪念馆2006年10月17日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在当年烈士就义的地方——中国文化名城长汀正式开馆。瞿秋白的两次爱情•第一次:1923年,瞿秋白与王剑虹两人相识、相爱,不到半年即结合。由于两人都有志于革命,并且都热爱文学,有着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他们婚后的生活充满了诗歌的浪漫和词赋的情趣。结婚7个月后,王剑虹就因患肺结核而去世,瞿秋白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王剑红(1903-1924.7四川酋阳人,是著名作家丁玲在上海大学的挚友,是一位聪慧的女性。第二次爱情杨之华,是瞿独伊的母亲,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与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堕落了。杨之华心里很怨愤。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声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之华努力学习,有时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瞿秋白与她渐渐熟悉起来。瞿秋白还做了她的入党介绍人。第二次爱情故事正在继续……当杨之华感觉到两人互有好感时,内心充满矛盾,她选择回避,跑到了萧山母亲家。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瞿秋白也苦苦地思索:既然沈剑龙已经背叛了杨之华,为什么我不能去爱?既然我真心地爱她,为什么不敢表示!于是趁放暑假的机会,瞿秋白大胆来到了萧山杨家。当时沈剑龙也在杨家。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ing中不曾想,沈剑龙竟然和瞿秋白一见如故,对瞿秋白的人品与才华师傅尊敬、仰慕。面对复杂的感情问题,他们三人开始了一场奇特的“谈判”。谈判结果是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同时刊登三条启事。谈判结果•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瞿秋白、杨之华、瞿独伊革命事迹•1917年9月,考入北京政府外交部立俄文专修馆读书。•1919年5月4日,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1920年8月,成为最早报道革命后苏联实况的新闻先驱。•1922年春,在莫斯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的主编,同时主编《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3年底,瞿秋白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1924年1月20日,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6月,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1927年2月,参与策划上海工人武装起义。4月,参加中共五大,在会上批评陈独秀右倾领导错误,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并任政治局常委。•8月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1928年5月,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1930年9月底,召开六届三中全会,批判立三冒险主义路线。•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1932年起,四次避难于鲁迅家。•1934年1月7日,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2月5日,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1935年,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饮弹洒血,从容就义。瞿秋白的翻译观翻译目的瞿秋白认为翻译应当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为社会变革服务他说:“翻译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名著,并且有系统的介绍给中国读者(尤其是苏联的名著,因为他们能够把伟大的十月,国内战争,五年计划的“英雄”,经过具体的形象,经过艺术的照耀,而贡献给读者),——这是中国普罗文学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毁灭》《铁流》等等的出版,应当认为一切中国革命文学家的责任。翻译的作用与功能在瞿秋白看来,翻译应当帮助创造出“新的中国现代言语”,而且他坚信“翻译的确可以帮助我们造出许多新的字眼,新的句法……他认为创造出新的中国现代言语,把新的文化的言语介绍给大众,输入新的表现法……使中国现代文更加精密、清楚和丰富”是翻译的首要任务和作用。这两句话铿锵有力,体现了时代赋予翻译的使命,彰显了翻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推进了汉语言由“文言——半文半白——白话(文)”向现代汉语的转变。翻译的标准对于翻译的标准,瞿秋白主张“忠实”、“准确”,他强调译文必须“既信又顺”,翻译时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既信又顺”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德日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这样的直译,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来的白话来写。为着保存原作的精神,并不用着容忍“多少的不顺。”相反的,容忍着‘多少的不顺’(就是不用口头上的白话),反而要多少的丧失原作的精神。在他看来,“顺”和“信”虽然是一对矛盾,但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相互转化,可以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求信(即忠实)必须“估量每一个字眼”,但同时又可能会招致“不顺”,但是翻译者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将“不顺”理顺,因为“不顺”就是“不达”,就势必影响译文对原文精神的再现,影响“信”。在秋白眼里,“顺”就是顺畅易懂的真正的中国白话。所以,他强烈反对赵景深的“宁错而务顺”的说法,又不赞成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观点。翻译的方法瞿秋白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和体会指出,要使译文“忠实、准确、通顺”,“翻译要用绝对的白话”,要“直译”。(一)关于“直译”瞿秋白的直译是“信言不美”的选择,是“以质应文”的手段。为了避免“以质应文,则悦者寡”的结果,秋白认为“应当用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的白话来写”。这样既能保存原作的精神,又能使译文“顺”。他认为“直译”要“估量每一个字眼”。(二)关于“绝对的白话”秋白的“顺”就是指翻译时,必须“以白话文为本位”,而决不能“以文言为本位”(如严复等的译文),也绝不能“以半文不白的语言为本位”(如梁启超、胡适之、赵景深等所为),否则译文就会走向“不顺”。这里的“白话”指的是“真正的白话”、“绝对的白话”、真正通顺的现代中国文”。关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来源与形成瞿秋白的翻译思想不是空洞的理论,更不是空穴来风。他对翻译的理解和感悟得益于:(一)中国传统译论(二)马克思、恩格斯译论(三)他自己的翻译实践活动•瞿秋白(1899-1935)的一生非常短暂,36岁就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身后却留下了500多万字的珍贵文字材料,其中仅翻译部分“据粗略估计,大概不会少于二百万字。”同时他也是第一个从俄文原文直接翻译的人,翻译的质量也是有目共睹的,鲁迅曾称他的译文“信而且达,并世无两”,瞿秋白在翻译领域的贡献可谓大矣。他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就是一件译作,而直到他牺牲的前两年他依然坚持在艰苦的环境下从事翻译活动,所以瞿秋白的翻译实践贯穿了他革命的一生。•瞿秋白第一篇公开发表的译作是发表在《新中国》杂志上的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闲谈》,随后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的译作,包括《仆御室》、《论“不死”书》、《告妇女文》及《答论驳“告妇女书》之节录、《祈祷》、《付过工钱以后》、《论教育书》、《妇女》、《社会之社会化》;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大家,不仅有俄国的大文豪托尔斯泰和果戈里,还有意大利的马德志尼、法国的都德以及德国的倍倍尔。需要说明的是瞿秋白的外语除了俄语之外,还有英语和法语,所以他翻译所依据的原文主要是俄文,马德志尼的《论“不死”书》和倍倍尔的《社会之社会化》都是从俄文转译过来的。这些译作分别发表在《新中国》、《曙光》、《妇女与解放》、《妇女评论》、《改造》等进步杂志上。瞿秋白翻译特征一、文学与政治并重的翻译题材•五四前后的瞿秋白正在北京的俄文专修馆学习,学校课本的内容主要就是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引起他浓厚的兴趣,于是瞿秋白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开始尝试着翻译这些作品。译介活动使瞿秋白和他的文学伙伴们无形之中卷入了“文学革命”的浪潮之中,瞿秋白渐渐从原来信奉的老庄旧学的伤感情绪中走了出来,救国救民的政治意识逐渐强烈起来。于是他便以翻译作品作为批判旧社会的“投枪”,作为宣传新思想的武器,走上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前线。•在瞿秋白早期的九篇译作之中,文学题材与政治题材的选取基本上平分秋色,呈现出显著的特色。他的翻译活动始于文学作品的译介,其中包括《闲谈》、《仆御室》、《祈祷》、《付过工钱以后》、《妇女》等5篇,除了果戈里的《仆御室》一文是戏剧体裁,其它都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而除了对文学的天然热爱之外,瞿秋白对哲学和社会问题也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从他翻译的选题便可看出其所勾勒出的大概轮廓。有关信仰的《论不死书》,关注妇女问题的《告妇女文》及《答论驳“告妇女书”》、还有关于教育问题的《论教育书》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社会之社会化》。前几篇都是书信体的短篇,唯独倍倍尔的《社会之社会化》篇幅较长,译文将近5万字。这是在中国最早介绍无产阶级思想的文章之一,为后来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了先声,因此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二、翻译活动明确的目的性•翻译的目的性(翻译动机),是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应当说任何翻译活动都有其自身的目的性,瞿秋白的翻译实践也不例外;只是因了他所处的特别的历史背景以及他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翻译活动的目的性就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个性从而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乃至于现代都具有很大影响。•《闲谈》表现的是当时俄罗斯人不满现状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这和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生活也许有相类通之处。大约是它能引起瞿秋白翻译兴趣的一个内在原因。”《祈祷》是托尔斯泰写作的另外一个短篇,文中大胆地提出了对上帝的怀疑,
本文标题:瞿秋白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7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