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1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以“走进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安排了3篇课文:《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和一篇综合活动课《语文园地七》。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大自然奇妙有趣的景象。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儿歌、童话;从内容上看,有的写大自然的景,有的写大自然的现象,有的写大自然中发生的事,其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充满童趣。《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本单元课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七”。“语文园地七”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栏目组成。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七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和大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激发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40个生字,会写24个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古诗二首》和《数九歌》。4.主动积累与大自然现象有关的词语。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6.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7.通过多方面、多途径提高学生能力,使他们全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40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到大自然的神奇。课时划分:《古诗二首》2课时《雾在哪里》2课时《雪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七》2课时复习课1课时讲评课1课时知识树构建: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树3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课题18、《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古诗内容,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和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激发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教法与学法1.讲授法2.讨论法3.朗读法4.合作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课初交流展示】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理解题意。1.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板书:夜宿山寺)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2.让学生观赏插图。(课件出示)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板书: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4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读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要求。(课件出示)要求:(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三、交流切磋,诵读求悟1.过渡: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危楼高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出示插图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2.指导朗读这一行。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齐读:“危楼高百尺”。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3.接着读第二行:课件出示:手可摘星辰(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板书:辰)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板书:可)从“可”字体现出来的。学生朗读强调“可”字。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4.指导第三、四行诗句。5课件出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1)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2)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教师:好,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板书:恐)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5.小结: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1.交流识记字形。出示:危惊敢加一加:危:“厃+⺋”;“惊”是“忄+京”。2.教师指导书写:危)“危”的半包围结构,“厂”的横长一些。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演,并让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拓展阅读】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板书设计】《夜宿山寺》高6可恐【课初交流展示】第二课时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4.板书课题。(板书:敕勒歌)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2.检查生字。出示田字格课件:似庐笼苍茫(板书:似庐笼苍茫)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1)你看到了什么?(2)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3)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7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示范读第1、2句。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示范读第3、4句。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课件出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课件出示图片)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让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板书:草原的大、美)谁来说一说这几句的意思?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交流识记字形。出示生字:似苍阴野茫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2.指导书写。学生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比划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纠正写字姿势。个别作业展评。五、总结提升,拓展延伸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说一说吧。【拓展阅读】《敕勒歌》创作背景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8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一般认为是敕勒人创作的民歌。它产生的时期为5世纪中后期。在史书中,最先提到《敕勒歌》的是唐朝初年李延寿撰的《北史》卷六《齐本纪》:公元546年,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魏的军事重镇玉壁(今山西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谁,各界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作者就是斛律金。而有人认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板书设计】敕勒歌似庐笼苍茫草原的大、美【作业布置】1.把这首诗带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2.制作一期以“草原”为主题的手抄报。随堂评价9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课题19、《雾在哪里》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3.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4、感受雾的神奇,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屋、散”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教学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教法与学法1.讲授法。2.读书指导法。3.小组学习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生字、课件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课初交流展示】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雾)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板书课题)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1、借助拼音,自读词语。认读词语:大雾、淘气、顽皮、海岸、街道、桥梁、房屋102、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淘——掏、陶(与形近字区别)。3、出示“论、岸、屋、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4、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5、展示评改。三、理解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3、雾把自己藏了起来,世界又变成什么样了?四、盘点总结,布置作业。同学们想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课下请将课上学习的字词巩固一下。【板书设计】《雾在哪里》梁淘【课初交流展示】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认读生词。于是无论海岸房屋不久散步消失一切2.听写生字词。二、精读课文,感知品悟。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出示:淘气的雾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无论()海水、船只,()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11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引读课文,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三、领悟课文,运用表达。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的孩子,它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四周变()了。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
本文标题: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73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