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药与天然药物制药技术
第三章中药与天然药物制药技术与工程中药(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也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天然药物(naturalmedicine):指人类在自然界中发现并可直接供药用的植物、动物或矿物,以及基本不改变其物理化学属性的加工品。草药:一般是指主流本草尚未记载,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机构和中医药人员中应用不普遍,多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药物。本草:中药按其自然属性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其中植物类药材最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第一节中药与天然药物概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药是中医治病救人的武器。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我国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掌握了多种多样防病治病的手段。但中医用以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则是药物。这些药物,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对世界人民的历史功绩亦为世人所公认。中药与中药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可贵的经验,广泛信赖的民众,巨大的市场潜力。在21世纪随着“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药学更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地大物博,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天然药材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近12800多种。这些宝贵的资源的已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几千年来,它对保障我国人民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一.中药知识的起源一、中药的起源1.与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药食同源)2.“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因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某些自然物的药效和毒性予以注意。古人经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中药最早发现的是植物药,后来逐渐认识了动物药,随着采矿和冶炼的兴起,又发现了矿物药。二、中药知识的流传中药知识的流传,最早是口耳相传,随着文字的出现,后来有了文字记载。先是散在记载,以后发展有了药学专著。二.中药学的发展一、先秦时期本草知识散乱而不系统二、秦汉时期本草知识第一次大总结代表著作《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中药学发展的基础。作者不详,记载药物365种;按性能良、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学术价值(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2、汉以前本草大总结)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知识第二次大总结《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成书年代:南朝梁代(约500年),收载药物(730)。内容组成(名医别录+本经+陶注),学术创新(1、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2、创诸病通用药,3、创朱墨分书体例),学术价值(1、首次整理《本经》,2、南北朝以前本草总结)。南朝刘宋时期的雷斅《雷公炮炙论》为第一部中药炮制学专著。三、隋唐时期本草知识第三次大总结代表著作《新修本草》(唐本草):作者(李勣,苏敬等23人),成书年代(唐显庆四年,659年),收载药物(850),由《本草》、《药图》、《图经》组成(首创药图),历史价值(1、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质本草,2、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由国家组织编纂)。《本草拾遗》,陈藏器著,补充《唐本草》之不足,并首创十剂。唐代李珣《海药本草》为外来药专著。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为唐代的治疗专著。后蜀韩保升《蜀本草》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官修本草。四、宋金元时期本草知识第四次大总结代表著作《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1108年成书,载药1558种,首载方剂(创方药兼收的编写体例),首载医案(创本草著作记载医案的编写体例)。各药后附列大量药方,互相印证,医药紧密结合。宋《本草图经》,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我国第一部药剂学专著。金元《珍珠囊》《药类法象》等丰富了药性理论如归经、升降浮沉等。元《饮膳正要》为元代的食疗专著。五、明朝时期本草知识第五次大总结代表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著,1578年成书,收药1892种,附图1160余幅,附方11000首,分16纲(部)、60目(类)。特点(内容丰富,文献量大,分类详明,实物考证确切),学术价值(为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总结,对植物、动物、矿物、农学、气象、化学、冶金等方面均有贡献)明代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封建时代最后一部官修本草。六、清朝时期本草知识第六次大总结代表著作《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著,1765年成书,载药921种(新增716种),许多是外来草药,为清代新增内容最多的本草著作。创断代本草著作(16~18世纪)的编写体力。《植物名实图考》为清代水平很高的药用植物学巨著。清代汪昂《本草备要》为《纲目》的节略本,简明实用。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创双目法的本草编写体例。清代郑肖岩《伪药条辨》谓该时期优秀的中药鉴定专著七、民国时期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有词条4300余条,为第一部中药辞书。张山雷《本草正义》讲授中药精辟中肯。八、共和国时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第二版(1963年版,公布于1965年)起,分为二部,其中一部为中药。截止目前共发行9版,最新的为2015年版。2.《中药大辞典》:1975年完稿,载药5767种。3.《中华药海》:1993年出版,载药8488种。4.《中华本草》:1999年完稿,载药8980余种。5.《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1978年出版,载药2202种。6.《中药志》:原载药500余种,后有增补。三.中药和天然药物的基础知识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是对中药的基本性质和作用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的内容: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配伍、禁忌等。它根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来的。它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对药物作用进行的概括和抽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它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通过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得到的认识。四气: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平)由神农本草经提出,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中总结出来的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症寒热为基准。阴阳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量化表述:大寒—寒—微寒—凉—平;大热—热—温—微温—平四气属性功效用途寒凉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阳热证温热阳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治阴寒证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药性是对药物功效高层次的概括,高度的抽象化。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治法和遣药处方,“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五味:原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后用于解释和归纳药物的甘、淡、酸、苦、咸五种基本味,还有淡味和涩味。(辛)确定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2.药物的实际作用;3.药物的来源。五味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口尝实践和药效归纳。五味的作用1、辛味的作用(1)能散:散表邪(治表证,荆芥),散内结(治痰核瘰疬,夏枯草)(2)能行:行气(治气滞证,陈皮),行血(治血瘀证,川芎)。(3)能润:润肾燥(治肾虚证,菟丝子)。不良反应:耗气伤阴。2、苦味的作用(1)能泄:清泄(清热泄火,治火热内炽证,栀子),通泄(通便泻下,治热结便秘证,大黄),降泄(降肺气,治喘咳,厚朴;降胃气,治呕恶,柿蒂)。(2)能燥:清热燥湿(苦寒药,治湿热证,黄连),燥湿散寒(苦温药,治寒湿证,苍术)(3)能坚:坚阴治肾阴虚相火妄动证(黄柏)不良反应:伤津、败胃。3、甘味的作用(1)能补养:补气(治气虚证,人参),补血(治血虚证,熟地),补阴(治阴虚证,麦冬),补阳(治阳虚证,巴戟天)。(2)能缓急:缓和筋脉拘挛(治筋脉拘挛证,甘草),缓和急躁易怒(治脏躁病,小麦)。(3)能调和:调和药性,如甘草。(4)能解毒:解食毒、药毒等,如甘草、绿豆等。不良反应:腻膈滞胃。4、酸味的作用(1)能收涩:在肺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治自汗盗汗、久咳不止,如五味子;在肾涩精止遗,治遗精滑精遗尿等,如山茱萸;在大肠,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如石榴皮;在五脏,收敛固脱,治元气将脱证,如龙骨。(2)能生津:治津亏口渴证,乌梅。不良反应:收敛邪气。5、咸味的作用(1)能软坚:软坚散结,治癥瘕等,如鳖甲。(2)能泻下:治燥屎内结证,如芒硝。不良反应:多食咸则脉凝涩。气味配合原则(一药只能有一性,但可以有数味)气味配合规律:气味俱同则功效相似,不同则功效各异,一药数味者功效相兼。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定向、方向)。升:上升浮:发散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升浮—阳沉降—阴降:下降沉:收敛固藏、泄利二便向上、向外向下、向内升降浮沉与功效的关系升浮药: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沉降药: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但是,也有一些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而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毒性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特异质反应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性反应、变态反应广义的毒性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物。狭义的毒性毒性毒性分无毒、有毒、小毒、大毒。1.毒性分级(1)大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如草乌、川乌、马钱子等。(2)有毒——当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引起重要脏器损害,归为“有毒”。如附子、商陆、牵牛子等。(3)小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如吴茱萸、细辛、苦杏仁等。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环节减轻或消除有害作用,保证用药安全。以偏纠偏、以毒攻毒附子: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旺盛新陈代谢、兴奋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中药的分类:1.按药用部位分类——如根类(黄连、丹参)、叶类(大青叶、桑叶)、花类(金银花、菊花)、皮类(桂皮、厚朴)等。2.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糖类的(枸杞子、党参、黄芪、茯苓)、含生物碱的(黄连、乌头、贝母)、含挥发油的(薄荷、陈皮、细辛)、含苷类的(人参、甘草、柴胡)、含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3.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莨科等等。4.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有效成分(activeconstituents):指具有明显生物活性并有医疗作用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苷类、挥发油、氨基酸等,一般指单一化合物。如黄连中的小檗碱(黄连素)、麻黄中的麻黄碱、萝芙木中的利血平等。有效成分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药的药效。无效成分:中药中普遍存在的没有生理活性的一些成分,如糖类、蛋白质、色素、树脂、无机盐等,不是绝对的。生理活性成分:经过不同程度的药效或生理活性试验,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成分。有效部位(activepart):具有明显生物活性并有医疗作用的一类化学成分的总称。如银杏总黄酮称作银杏叶的有效部位,银杏内酯也是银杏叶的有效部位之一。常用道地药材:四川:黄连、附子、川芎、川贝母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河南:地黄、山药、牛膝甘肃:当归山东:阿胶山西:党参宁夏:枸杞广东:砂仁广西:肉桂、田七江苏:薄荷、苍术云南:田七中药的炮制炮制的概念:炮制是指药物在应
本文标题:中药与天然药物制药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7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