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设计范例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设计范例一、称呼的背后——关于《祝福》中“祥林嫂”的称呼的讨论【导言】《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短篇名著。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本课试图以“对祥林嫂的称呼”作为突破口,挖掘作品表现的时代观念。【实录】师:我有个小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和名,“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请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生(寻找片刻):“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师:找得很好,看到这三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生:为什么人们不叫她自己的名字呢?生:她没有名字,就叫“祥林嫂”。生: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了。师:为什么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得叫“祥林嫂”?(课堂稍有沉默。)生:中国古代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出嫁从夫,自然不能继续保留自己的名字。师:说得很好。鲁镇的人们是按习惯以丈夫的名字来称呼“祥林嫂”,至于她没出嫁之前姓甚名何,人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说,隐藏在这个称呼背后,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些什么呢?生:旧时女子地位低下。师:对,“祥林嫂”的称呼正揭示了旧时女子地位的低下。关于“祥林嫂”的称呼,你们还有没有别的疑问?生:既然人们习惯按丈夫的名字来称呼女人,为什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大家还叫她“祥林嫂”呢?师:按习惯应该叫什么了?生:贺六嫂。师:是啊,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生活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再嫁,丧夫,亡子,被逐,经历了极为凄惨的遭遇。然而鲁四老爷全家和鲁镇的人们却“仍然叫她祥林嫂”,根本不按习惯改称她“贺六嫂”呢?生:可能是大家叫习惯了,不愿改口吧?师:是吗?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些可能性出来呢?生:课文强调“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应该不是习惯叫“祥林嫂”这么简单。从下文不让她沾手祭祀的事情看,应该是人们根本就不想承认她改嫁这个事实,认为她改嫁是“败坏风俗”的,是“不干不净”的。师:说得很好。祥林嫂被迫改嫁,遭遇悲惨,鲁镇的人们只给予廉价的同情,甚至不按习惯称呼她“贺六嫂”,暗示了整个鲁镇社会不承认她改嫁的态度。因此,“仍然叫她祥林嫂”这一不起眼的做法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整个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这样的祥林嫂最终被人们彻底抛弃,也就不足为奇了。……【后记】鲁迅作品的语言一向为人所称道,《祝福》中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做工,前后身份有所不同,但小说中人们对她的称呼没有发生变化,这不能不引起深思。无论是什么细节,往往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承载着时代的思想和态度。从细节入手,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介入人物角色中。本片段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语文课堂就有了活力和张力。二、用音乐演绎情感——《长亭送别》中《四煞》的教学版本:人教版课文:《长亭送别》作者:开开心心单位:浙江杭州第九中学【导言】《长亭送别》是脍炙人口的艺术杰作《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本课时重点赏读《端正好》《朝天子》《耍孩儿》《四煞》四支曲子,通过前三支曲子已经对课文华美曲雅、富于文采的语言多有领会,在《四煞》赏析中,试图还元杂剧音乐的元素,谱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让音乐激发文字深沉的美感。【实录】师:《四煞》里的这颗眼泪和前面的《端正好》的这出“离人泪”意境是一样的,表达的崔莺莺的感情也是相同的,都是即将离别时的悲愁之情,“马嘶远别时”,“泪中见愁”。前面的《朝天子》我们是来朗读的,《耍孩儿》我们是来演的,我想《四煞》我们就来个唱的吧。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唱的形式更深的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听过李煜的《虞美人》吗?生:听过。师:还有岳飞的《满江红》,听过吗?生:当然听过。师:很好。还有一首我说出来你们肯定听过,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生:哦,苏轼写的。师:好,这些都是明星唱的。今天我们也为《四煞》谱上曲,你可以选择其中的几句唱词,用你熟悉的、喜欢的、符合《四煞》意境的曲子去配它。元杂剧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既然我们无法用元时的曲子来唱,就来他个现代版演唱。(众生开始谱曲……)师:好了,现在我们先请一个男同学来给我们唱唱他的作品。一生起立,酝酿了一会感情后,用幽怨的声音开始唱……师:请问这是什么曲子?生:这是我自编的。师:自编的!我觉得很好,很有创造力,而且编的曲子比较符合《四煞》悲愁的意境。好,给你一个机会,邀请一位女生来演唱一下。生(很荣幸地):***,请你来给我们唱一下吧。(女生起立,沉吟良久,全班寂静等候,接着女生用《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开始演唱,全班非常安静。唱完后,掌声响亮。)师:她唱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词,香港歌星徐小凤演唱过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曲调,我认为这首歌的调子跟《四煞》的无限悲愁的意境也是能够吻合的。还有李叔同以外国曲子填词而成的著名的《送别》曲调,我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放《送别》旋律)大家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唱,艺术是相通的……【后记】学生是学习的体验者,体验是可以有多方面构成的,音乐也是其中之一。悲愁的离愁别绪本身已经用华丽秀美的语句表达了,理解时如用语言解读语言,一般会因过于理性而显得苍白,而曲词本身又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用直接的音乐演绎抽象的文字中蕴含的情感,音乐与文字相得益彰,更能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这点片段中做得比较成功。三、换位思考深入体验——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的再探究版本:人教版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东方雪【导言】《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名著。尽管沧海桑田事过境迁,但这篇小说仍旧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高中语文教材多次换血,这篇课文却始终保留下来,并且由自读课文升格为讲读课文,便为明证。传统的教学在分析小说的主题时一般会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联系时代背景,得出“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朽,鞭挞了卫道士的顽固、反动和守旧”简单的结论。本例试图以“漫画事件”为突破口,充分挖掘主题的潜在可能,把握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实录】师:刚才讨论别里科夫的死因,大概有三种意见:一是他是被柯瓦连科推下楼摔死的,二是被华连卡笑死的,三是他自己郁闷死的(学生笑)。从法医学的角度看,前两种属于他杀,第三种是自杀。大家觉得主要原因是他杀还是自杀?生1:是自杀,也就是说,他自己的人格不健全,心胸狭窄,被别人气死的责任应该在自己。生2:我觉得外因很重要,没有像柯瓦连科和华连卡这样的青年,光是像全城的人那样,他永远是不会死的。生3:我折中。自杀和他杀,都很重要,不能分主次。师:讲讲看。生3:说自杀么,是因为他的性格或者说他的个性是时代的产物。像前面的分析那样,他个人的保守、反动、落后,怕出什么“乱子”,完全是当时沙皇专制外强中干心理的表现……师:政治心理。接着说——生3:说他杀么,我觉得除了柯瓦连科和华连卡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那个画漫画的人,也是让他“郁闷”的,书上说“让他难堪极了”。师:噢,这个人差点被我忽略掉了,我们一起研究研究。大家看课文第八段,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那个画漫画的人,你为什么会那样做?生3:我就是想让别里科夫出丑,让他难堪,谁叫他平时那么招人恨呢!生4:我猜想这个人一定也喜欢华连卡,只是没有勇气表达,所以用了“离间计”来捣鬼。(众大笑)师:这好象不大可能吧,丑化别里科夫形象,只要在画一张大一点的,贴在全城最显眼的地方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画那么多张呢?生5:从漫画的接收对象上看,发给中学教师和神学教师,显然要在教师集体中孤立别里科夫,发给当官的,大概是想告诉他们:“你的奴才居然要跟一个热情的女孩子结婚了,要出乱子了!”生6:给当官者的意图不仅是嘲笑别里科夫,也是在嘲笑那群当官的,别里科夫更怕的是他的主子会生气,所以他才难堪。师:看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爱捉弄人的“促狭鬼”,倒像是一个很讲究斗争策略的——(部分学生小声说:地下党、革命者)生7:我还注意到漫画的题名:“恋爱中的anthropos”,之所以希腊语中的“人”,是因为别里科夫是教古代语言,大概就是希腊语吧,一是来嘲笑别里科夫没有活力却要恋爱,荒唐而可笑,还有一点,我想大概是说,在别里科夫的辖制下,“人”已经不存在了,都变成了一具具会移动的僵尸了。师:大家的推想大胆而又新颖。不管怎么样,画漫画的人富有斗争机智,战斗手法犀利,与正面斗争的柯瓦连科、华连卡一起,构成了丰富的“新人”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不是完全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生:不是。师:应该说不仅是。在这还存活着千万个别里科夫的重重黑暗中,也还透露出一丝光亮,一丝怎样的光亮?生:朦胧的。生:淡淡的。生:热切的。【后记】学生在课堂的角色不单单是接受者,更是体验者,。有体验才有感悟,才有评价。片段部分要把握创作“漫画”的真实意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成为漫画的虚拟作者,充分体验,悉心揣摩,进而把握小说作者的匠心所在。如果只是一般地让学生谈漫画事件对别里科夫的影响,一则单调乏味,二则凌乱琐碎,三则很难即时生成文本的深层意义。由此来看,课堂的“互动”不仅表现为人与人互动,也包括人与文本的隐性互动,而换位体验就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展现学习主体课堂旺盛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创造出新的认知天空。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设计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39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