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教育学第八章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在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裴斯泰洛齐学习目标第八章01020304识记广义德育、狭义德育的概念;理解当代学习德育的模式;掌握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学会运用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德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一直提倡德才兼备、德育为首。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儿童的道德感首先由他们富有生气和纯洁的情感所引起,然后他们必须练习自我控制,形成他们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所应有的道德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观念。本章主要探讨德育的概念、地位和作用,当代学校德育模式,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等。道德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一)道德与品德的关系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表现在: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第一节德育概述其区别表现在: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第一节德育概述第一节德育概述(二)品德的构成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和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一节德育概述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行为表示赞同或反对、追求或取舍。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按照道德原则进行道德抉择、克服困难、支配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要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就必须做出一定的努力,就要有坚强的意志。行,即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一个人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形成高尚的品德。第一节德育概述(三)关于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柯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第一节德育概述(四)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3)人的品德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2)人的品德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1)人的品德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第一节德育概述二、德育的概念德育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第一节德育概述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第一节德育概述三、德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德育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战略任务,居于重要的地位,起重要的作用。德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起导向作用,对思想情感起动力作用,对操作行为起保证作用。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一节德育概述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政治方向、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心理标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需要、信念,外化为受教育者的言论、行为的教育过程。任何空间都是育人的环境,社会、自然都是课堂,都是教材。第一节德育概述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里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而且要让学生到自然中经风雨炼意志,更要让他们到社会去见世面长见识。我们必须认识到,德育不是眼前的权宜之计,而是终生“全程”的育德大事。教育是系统工程,德育也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今天的教育要为学生以后数十年负责。德育是为学生终生做人的思想品德素质而奠基。第一节德育概述(二)德育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1)政治思想作用(2)自我意识作用(3)道德品质作用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一、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为美国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等人创建,又以柯尔伯格为核心代表人物,他继承了杜威、皮亚杰在知性道德发展领域的研究理论,创立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他说,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因为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可以说,认识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该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这一模式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决策,充分发展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过于强调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道德行为的研究;强调道德判断的价值,忽视了内容的作用,因而也是片面的。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二、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不少发达国家的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研究探索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已经把视野扩展到人的情感领域,他们提出了不少这方面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操作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道德教育专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所创建,风靡于英国和北美。麦克菲尔等人根据《英国学校道德教育课程方案》编写了“生命线”系列教科书及相关的教师参考书。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麦克菲尔系统而深刻地探讨了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道德教育理论。1967—1971年,麦克菲尔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800多名13~18岁的英国中学生进行调查,这项研究证明: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他人友好相处、爱或被爱,帮助人们满足这种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麦克菲尔指出,当代学校过于强调积累知识,以致忽视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的问题,当代学校德育应当面对这个实际,改革德育。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他还对青少年的成熟度进行了研究。在他看来,简单地说,成熟度就是具有创造性的关心。学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成熟的社会判断力和行为的发展。麦克菲尔等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在这里,“体谅”既指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意味着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他人,学会关心。体谅模式的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向学生表明关心的方式是愉快。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因为这种方式符合人性发展的需要,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有价值的,学生乐于接受。体谅模式在当代西方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很有影响,其实践比理论给人更深刻的印象。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从实证研究出发,建立起关心他人、发展利他主义观念的理论基点,并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具体化。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同时,该模式为学校道德教育课教学提供的“生命线”丛书别具一格,设计有趣,内容逼真,问题引人深思,深受学生欢迎。然而,正如其他模式一样,体谅模式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薄弱,在阐述理论观点时过多倾向于实证数据,缺乏深层次的理论论据。这样会导致教师对课程总的侧重点和方向把握不准。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三、道德教育的社会行动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欧美各国,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德育学家弗雷德·纽曼等。当代的德育模式都不会忽视行动取向,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主张学生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性,价值澄清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行动,但是唯有纽曼把模式的重点放在公民行动上。该模式既不鼓励学生反思公共事务,也不鼓励他们关心公共事务,而是把德育方向放在教育学生如何影响政府政策和公民在社会变革中扮演角色上。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因其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校、社区、社会民主过程的机会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纽曼认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成员应具备三种环境胜任能力:第一,物质的——对物体的影响力;第二,人际的——对人的影响能力;第三,公民的——对公共事物的影响能力。其中第三种能力是社会行动模式的中心,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公民的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而学生要获得有意义的道德评论所必需的环境胜任能力,只有通过公民行动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因此,纽曼极力主张把有关公民行动的活动和道德推理、价值分析等内容结合起来。社会行动模式是从以往的理论出发,提出道德教育必须注重公民社会行动方面的教育,注重个体社会道德行为的培养。第二节当代学校德育模式我国学校为学生设计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目标重在认识和了解社会,形成参与社会活动的兴趣和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动力,这固然是重要的。与此同样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行现实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浅尝辄止的。社会行动模式也存在不足,如与这一模式有关的管理问题比较复杂,因而可能会妨碍新计划的贯彻;公民行动教育费用太昂贵,大多数学校无可供使用的实验室。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一、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一)专门的德育教学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三)德育的活动课程德育的活动课程是指学校从学生实际需要和社会道德需求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以学生之间的外部协作或集体活动为形式的课程。它具体包括:晨会、升降旗仪式、校传统活动、结合国家的重要节日或纪念日开展的教育活动、校会、班队会以及到德育基地、少年军校等场所参观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四)隐性课程与德育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一联系的意义有两点:第一,要正确理解隐性课程,就必须理解其中德育影响的核心地位;第二,道德教育如不关心隐性课程,期望得到满意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对德育教育来说,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非常大。这主要是隐性课程和德育过程两个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从隐性课程的角度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能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2)从德育过程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联系的断裂。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之间联系的建立除了要在德育的显性课程改造上想办法之外,还应注意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二、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一)思维训练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二)情感陶冶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三)实际锻炼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四)榜样示范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五)修养指导法第三节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LOGO
本文标题:教育学第八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09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