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17-隋唐五代-第五章-大历诗风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第五章大历诗风第一节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第二节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第三节顾况与李益第一节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一、韦应物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的标志,它像一股突起的凛冽寒风,霎时就把人们刮进了万木凋零的萧瑟秋季,在士人心里投下了浓云密布的巨大阴影。在此之前,生活于和平环境中的士人,存有强烈的由文事立致卿相的功名愿望;战争爆发后,武将有用武之地,而文士被排挤到社会边缘,再也看不到锦绣前程了。一、韦应物追忆往昔,恍如隔世,目睹现实,颇多生不逢时之感,热切的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取代,诗中颇多无奈的叹息和冷落寂寞的情调。战乱毁掉了这一代士人青年时期意气风发的生活,带来希望幻灭的黯淡现实。盛唐那种昂扬奋发的精神、乐观情绪和慷慨气势,已成回忆。孤寂、冷漠和散淡,弥漫于整个诗坛。一、韦应物作为大历时期能自成一家的著名诗人,韦应物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是颇能说明问题的。他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约生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父亲韦銮和伯父韦鉴都是有名的画家。他少年时期任侠负气,安史之乱起后,他曾入太学折节读书,气势壮大的诗作,明显地带有刚健明朗的盛唐馀韵。一、韦应物韦应物的绝大部分诗歌,作于因秉公执法而被迫辞去洛阳丞一职之后,尤以大历中再度出仕任京兆府功曹,至罢滁州刺史的十馀年间的吏隐诗作见称于世。在他后期的作品里,慷慨为国的昂扬意气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无奈和散淡。令人眷恋的盛世已去而不返,一切有如梦境,诗人对从政已感失望,感情退回到个人生活的天地里,欣赏山水之美和闲静乐趣,从中寻求慰藉。于是,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成为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二、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在反映这一时期士人的孤独冷漠心态方面,刘长卿的诗歌似更具代表性。他是洛阳人,字文房,生年一直难以确定。经当代学者考证,他约生于开元十四年(726),主要创作活动在安史之乱以后,是位地道的大历诗人。二、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由于家境较为贫寒,他早年矢志苦读,而命运多舛,应举十年不第,大概于天宝十一载(752)方登进士第。入仕后又因刚直犯上,负谤入狱,两遭谪贬,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的。长期的悒郁寡欢,使他的诗歌于冷落寂寞的情调中,又平添了一些惆怅衰飒的心绪,显得凄清悲凉。二、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即使是早期作品,刘长卿的诗也没有慷慨意气,而是带有一种凄凉的心绪。到了后来,就进一步沉积为进退失据、孤寂无助的茫然失落感,莫明的惆怅充斥于胸臆。时运不济的感伤和惆怅,在刘长卿的诗中是层层递进的,人生失意的凄凉之感,融入黯淡萧瑟的景物描写中,尤显浓重深长。一种由悲剧命运支配的孤寂惆怅的生存体验,与特定时代的衰败萧索景象相结合,汇聚成生不逢时的冷漠寂寥情调,在刘长卿诗里反复出现,以至于诗歌意象的构成也带有某种类型化的倾向。《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二、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的才智并不很出众,思锐而才窄,敏于感受,而由于这种孤寂、落寞心境的支配,其诗十首以上语意即显重复,可在当时和后代的影响却很大。他的五言诗写得最好,曾自许为“五言长城”,早年爱写篇幅较大的叙事性的五古五排,但意脉似不甚连贯。后来他用较短的五古和五律、五绝写离别与山水景物,颇多意象省净而极富韵味的优秀之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二、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这一时期,在创作中以抒写冷漠寂寥情怀为主的其他重要诗人,便是“大历十才子”。“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所长亦各异。十才子都有反映战乱生活的诗,虽是冷眼旁观的客观记录,有的也写得较为深刻。二、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十才子”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他们的生活态度,不再像前辈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真正的兴趣也不在政事,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除了应酬唱和之作外,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二、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这一类作品,是“十才子”诗里较为优秀的成熟之作,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追求清雅闲淡;讲究格律词藻,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虽没有刘长卿诗那种浓重的孤独寂寞感,但总表现出一种冷落萧瑟的气象,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第二节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一、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于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十才子”诗人,作品多为题赠送别之作;再就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方官诗人,如刘长卿、韦应物、李嘉祐、戴叔伦等,作品大多描写山水风景。一、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就题材内容而言,他们的诗歌并没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其清雅闲淡的艺术追求,深受盛唐王孟诗风的影响,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然而,在与诗的风格情调和写作技巧密切相关的词语色彩和意象构成方面,大历诗歌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一、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由于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的诗歌的词语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类似秋风、落叶、夕照、寒雁等冷淡色调的词语,在大历诗人的作品中俯拾即是。暗淡清冷的词语色彩,使大历诗整体上给人以凄凉衰飒的风格印象。二、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与词语选择密切相关的是意象的运用。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二、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象征性的意象在刘长卿的诗里用得较多,因为他是个偏重于主观感受的诗人,一般不对特定景物作工细的描写,意象的运用有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刘长卿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青山”,似乎成了诗人坎坷愁苦的人生之旅中的归宿地,一种内心深处向往的安宁的居所。此外,具有隐逸、高洁意蕴的“白云”意象,象征漂泊不定生活的“孤舟”意象,隐喻衰败消沉的“夕阳”意象,以及“芳草”“落叶”“沧洲”“寒山”等,在刘长卿诗里的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其情绪化的象征隐喻功能,远大于描述性和写实性。二、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象征性意象的特点是富于暗示性,意蕴丰富,运用时有弹性,较为方便;但也极易形成某种情绪类型的固定符号,像贴标签一样反复使用后,成为程式化的表达,陈熟老化而失去新鲜感。刘长卿的诗之所以让人觉得炼饰老到平稳而不新奇,甚至有语意雷同的毛病,与其喜用象征性意象不无关系。二、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相较而言,其他大历诗人更多地偏爱使用描述性意象,采用白描手法写诗,以求意象的创新。具有追求精确和具体的写实倾向,往往是从极细微处感受体认,再逼真地描绘出带有清幽韵味的小境界。二、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在诗中运用具体的描述性意象,能保证作品的新鲜感。但要求诗人对客观世界有仔细的观察,细致入微地明辨物象,然后真切传神地写出来。故大历诗人的写景更多面向现实物色,甚至连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蚁穴、蜂巢等细琐事物,也成为观察描写对象。他们的眼光能深入盛唐诗人忽略的细微角落,发现一些前人没写过的琐细幽美的自然物象和生活小情趣,开辟出新的诗境。二、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但一味地采用白描手法作诗而偏重于描述性意象,也会使诗的境界流于浅近狭小。大历十才子的诗,虽善于运用细微清幽的自然意象,以一、两联诗句就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美境界,但往往构不成通篇浑融一气的意境。而且不少诗作过于讲究描写技巧而显雕琢,以致常常是有佳句而无佳篇。第三节顾况与李益一、顾况诗歌的俗与奇在大历诗风的主流之外,这一时期还有两位独具特色的诗人———顾况和李益。他们都出生于开、天盛世,而卒于中唐。或者由于他们的独特经历,他们的诗与大历诗风淡泊寂寞的主流情调有着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异于同辈的艺术个性。一、顾况诗歌的俗与奇顾况留下来的诗中,乐府和古诗占多数。他的诗,无论古体还是今体,都受着江南民歌的明显影响,格调通俗明快,语言则有如白话。《苔藓山歌》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闭门无事任盈虚,终日欹眠观四如: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崄峭嵌空潭洞寒,小儿两手扶栏杆。一、顾况诗歌的俗与奇但顾况的诗,又常常俗中有奇,有怪奇的想象、怪奇的比喻,给人以刻意求奇的印象,顾况诗俗的一面影响了张籍、王建和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在诗的表现技巧的探索、诗美的新的追求上,顾况是一位值得重视的人物。二、李益的边塞诗在大历诗坛,以边塞诗独树一帜而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是李益。由于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李益的边塞诗写得极好,尤其是七绝,常常是壮烈、慷慨之中带一点伤感和悲凉,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二、李益的边塞诗在大历诗坛,以边塞诗独树一帜而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是李益。由于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涯,李益的边塞诗写得极好,尤其是七绝,常常是壮烈、慷慨之中带一点伤感和悲凉,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二、李益的边塞诗李益的诗,带着盛唐诗的一些特色,可以看作是盛唐诗艺术上的一种残留现象。而他诗中的感伤悲凉情调,应与大历时期的时代风貌有关。谢谢!
本文标题:17-隋唐五代-第五章-大历诗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12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