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实验楼工程监理细则(主体结构工程)
CC1133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实验楼工程监监理理细细则则(主体结构工程)内容提要:监理目标关键控制点监理措施其它项目监理部(章):专业监理工程师:郑秀生总监理工程师:李之西日期:二00一年十二月十二日江苏省建设厅建设监理处监制2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监理目标三、监理依据四、材料质量控制五、施工质量控制1.测量放线2.钢筋工程3.模板工程4.砼工程5.后浇带6.沉降观测7.脚手架工程8.砌体工程六、进度控制七、投资控制3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实验楼,分为A、B二区,A区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的实验楼,B区为五层教学楼及连廊,平面外形呈“回”型,中间为内庭院。东西向①~⑩轴线长为82.800M,南北向○A~○M轴线宽为81.500M,总建筑面积约36568.45M²。2.本工程A、B区均采用框架结构,结构类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Ⅲ类场地进行抗震设计,框架抗震等级A区为三级,B区为四级。3.本工程室内首层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300M,室内外高差900mm。A区首层层高4.20M,二~十二层层高为4.00M,局部十三层层高为3.70M,十二层檐口标高为49.60M,十三层局部最高处标高为60.20M。B区首层层高为4.20M,二~五层层高为4.00M,局部六层层高为6.10M,局部六层檐口标高为24.10M,局部最高处标高为26.60M。4.A区实验楼框架主要柱网尺寸为跨距(9.00M+4.00M+9.00M)×间距9.00M,框架柱主要断面尺寸为900×900(800×800),900×900(800×700),900×1100(800×1100和800×800),底层板厚300(局部100),二层至屋面板厚为100(局部电梯前室120)。B区教学楼框架主要柱网尺寸为跨距(7.80M+11.70M+10.50M)×间距9.00M,框架主要断面尺寸为600×600,650×650,500×300,500×700,500×600(300×600),500×500,600×800。连廊框架主要柱网尺寸为跨距5.00M×间距3.60M,框架柱主要断面尺寸为Φ650(550),Φ550,Φ500,Φ300。板厚二层至屋面均为100。5.楼面板上设计活荷载标准值A区部分地下室顶板:人防等级荷载55KN/㎡二层、三层、六~十二层实验室、工作室、通讯机房:3.7KN/㎡(含轻质隔断1.7KN/㎡)四层实验室及机房:4.2KN/㎡(含轻质隔断1.7KN/㎡)五层实验室机房:5.0KN/㎡4屋面:1.5KN/㎡B区部分二~五层教室:2.0KN/㎡6.结构材料○1钢筋Φ表示Ⅰ级钢,设计强度fy=210N/mm²;Φ表示Ⅱ级钢,设计强度fy=310N/mm²;Φ表示Ⅱ级低合金盘圆变形钢筋,设计强度fy=360N/mm²;Φ表示Ⅲ级钢,设计强度fy=360N/mm²。○2焊条焊条采用E43(焊Ⅰ级钢),E55(焊Ⅱ级钢),异种钢材焊接可选用其强度等级较低的钢材所对应的焊条。○3砼除A区标高28.15M(八层)以下柱采用C45砼以外,其余部分均采用C35砼。当柱(剪力墙)与梁的砼强度等级不同时,在梁、柱(剪力墙)节点区,柱(剪力墙)和核心区的砼应先浇灌,然后浇灌梁、板的砼,不留施工缝,分界线定在局柱(剪力墙)边1.5倍梁高处。○4砌体本工程±0.000以上砌体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所使用墙体材料为KM1空心砖,但A区电梯部分及底层外墙为KP1多孔砖。二、监理目标:1.质量:确保苏州市优,争创省优“扬子杯”。2.进度:工期为施工单位申报并经监理审核批准的进度计划日期。3.投资:不超过投标文件的报价。5三、监理依据:1.主要是本工程的监理规划、有关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施工合同文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图纸、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等。2.主要技术标准、规范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钢筋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92)《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建筑钢结构焊接与验收规程》(JGJ81-91)《碳钢焊条》(GB5117-85)《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J18-87)《高强度螺栓连接应用技术规范》(JGJ82-91)《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8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49-9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6《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1-95)《江苏省建筑安装规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B32/*-1999)四、材料质量控制:1.事前控制:(一)审查进场材料的清单,内容包括:名称、产地、规格、数量、单价等。(二)审查进场材料的质保资料,如合格证、质保书、准用证、检测报告等。质保资料若使用复印件,复印件上必须注明原件存放单位,并盖该单位的红印章,还要注明复印日期和复印人的签名或盖章。2.事中控制:(一)钢筋(1)要求进场钢筋分类堆放,并作好标志。(2)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应洁净、无损伤;油污、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3)检查钢筋的级别、种类、直径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见证取样作钢筋的力学性能试验,内容有: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冷弯。取样批量:按批进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样数量:直条钢筋——2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盘条钢筋——1个拉伸试验,2个弯曲试验。取样方法:在每批材料中任选两根钢筋,从每根钢筋上任一端截去不少于500mm后,再取两个试件。试件规格:d≤20mm,拉伸L=400mm,弯曲L=250mm;d20mm,拉伸L=500mm,弯曲L=300mm。(5)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将按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抽样进行7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试验。(二)水泥(1)检查验收进场水泥的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以及现场存放的情况。(2)见证取样进行复试检测,检测项目有: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标准稠度和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等有害物质含量;强度包括三天、七天、二十八天的抗压、抗折强度。(3)取样方法:按同品种、同标号进行编号和取样,袋装水泥和散装水泥应分别进行编号和取样,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每批总量不超过100t。取样要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4)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和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该品种水泥最低标号规定的指针者,均为废品。(5)凡细度、终凝时间、烧失量和混合材料掺加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或强度低于该品种标号规定的指针者,均为不合格产品。(三)石子(1)石子使用前进行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复试项目有: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2)取样方法:按同产地同规格进行,以400M³或600t为一批,用人工均匀取样,缩分法采集试样所需数量,一组约为30~40kg。(3)应选用坚硬的石子,一般可用压碎指针值进行控制。当有怀8疑或认为有必要时,可进行石子的强度试验。(4)采用级配良好的连续粒级卵石或碎石,并注意颗粒级配和针片状石子的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硫化物、硫酸盐、有机质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5)石子的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砼板,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50mm。(四)砂(1)使用前进行取样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复试的项目有: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等。(2)取样方法同石子。(3)应选用坚固性好的砂,着重审核其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并注意其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云母、有机质、硫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均不得超过规定的含量。(4)优先选用颗粒级配的Ⅱ区砂,一般常用河砂,泵送砼一般用中砂。(五)砖(1)审核出厂质量证明单,其内容有:标号、等级、耐久性能(包括抗冻、泛霜、石灰爆裂和吸水等)。(2)检查外观质量,如尺寸偏差、裂纹、缺棱掉角等。(3)一般不需复试,但在无质量证明单或作为承重墙而对砖的质量有疑问时,进行现场抽样复试。KM1粘土空心砖:按每3万块为一批,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15块,其中大面抗压、条面抗压强度检验各5块,备用5块;加气砼砌块:按同材料、同工艺、同等级的每1万块为一批,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5块作抗9压强度试验。(六)商品砼(1)考察搅拌站的设备情况、生产能力和质保体系并审查其资质。(2)每次浇砼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搅拌站本次所用的水泥品种、标号、出厂质量证明单以及搅拌站的复试报告;粗、细骨料的级配、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等的出厂质量证明单及复试报告;外加剂、掺和料的品种、掺量及其质量证明单;砼的强度等级和坍落度;砼的配合比及其试配强度的试验报告(同一强度等级、同一配合比和同种原材料可只提供一次);砼初凝和终凝时间。(3)现场抽查坍落度,每100M³相同配合比的砼取样检验不少于一次。(4)现场见证取样制作砼试块,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为150×150×150mm正立方体标准试块,每组3块,每200M³砼取样不少于一次。(七)砂浆(1)原材料:水泥、砂的质量要求见上述内容,砂宜用中砂。(2)使用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砂浆的配合比及其试配强度的试验报告。(3)现场随机抽查砂浆的稠度。(4)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拌成后必须分别在3~4小时内用完,温度≥30℃时,必须在2~3小时内用完。(5)见证取样制作砂浆试块进行28天抗压强度试验:试块为70.7×70.7×70.7mm立方体,每组6块。在使用地点,至少从三个不同部位取样,每一楼层或250M³砌体中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取样不少于一次。10五、施工质量控制:1.测量放线(一)事前控制(1)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施工方案,特别是轴线垂直传递方案,±0.000以上各层结构的轴线全部利用天顶倒锤体原理采用内控法进行垂直传递。(2)检查测量仪器,如激光天顶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的年检情况。(3)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水准点,校测轴线、标高控制点的布置。(二)事中控制(1)检查和复核垂直传递基准控制点的位置。根据本工程建筑平面的特点,主体结构轴线控制及垂直传递孔按下图进行布置:11A区地下室顶板和B区基础回填土施工完毕后,将主控轴线投测到首层楼面处,在上图所示控制点部位设置垂直传递基准控制点。A区基准控制点采用膨胀螺栓设置,在螺栓上标定控制点的准确位置。B区在基准控制点位置浇注砼埋设木桩,并用小圆钉标定控制点的准确位置。(2)各层楼面施工时,检查对应于基准控制点的平面部位须留出200×200mm的通视孔,用于垂直传递。(3)检查基准控制点的防护装置,在其上方安装防护罩,防护罩上铅垂线经过处留Φ15mm的孔,便于观测。(4)复核各层楼面控制轴线的平面位置。(5)复核各层楼面的标高。主体结构施工时,按各层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在每层周围外角主控轴线处设置水平标
本文标题: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实验楼工程监理细则(主体结构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4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