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职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调适
职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调适佘双好一、成年是人生发展危机四伏的时期二、如何确定职工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三、面对职工心理问题如何处理四、心理咨询与心理调适方法五、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六、职工心理调适干预策略一、成年是人生发展危机四伏的时期1、毕生发展的基本观点与成年心理学(1)发展是延续一生的(2)发展是多维度的成长与衰老都是发展的特征发展是多样的,有些方面的发展变化可以表现为一条不断平稳上升的直线;有些方面则可能表现为一条波动的曲线;有些方面发展先慢后快,也有些方面是始终保持不变或是终身都在不断地改变;有些维度或某个维度的一些成分会进一步扩展,而有些则会减弱。比如在语言的发展中,在个体获得本民族语言的同时,掌握第二、第三门语言的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尤其是在过了儿童早期。在社会情绪的发展中,当青年人开始与异性伙伴建立密切的关系后,他与同性伙伴的关系会变得疏远起来;与某一个特定的异性形成亲密的关系后,与其他异性的关系也会逐渐变得疏远起来。在认知的发展中,有一种智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另一种智力则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3)发展涵盖了成长,维护和调节。第一个原理是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生物学方面的能力会衰退。第二个原理是对文化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也就是说对个体来说,要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达到高水平和阶段,就越需要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由于个体生物功能的衰退,也越来越需要文化资源来弥补。第三个原理是文化的效能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个体在学习以后所取得的效益会下降,要达到高水平的技能,就必须付出比年轻时更多的努力。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模型人的一生随时随地都处于选择、最优化和补偿过程之中,选择是个体对方向性、目标性和结果的趋向或回避;最优化是反映获取、优化和维持有助于获得理想的结果,并避免非理想结果的手段和资源;补偿是由资源丧失引起的一种功能反应,也就是既可以创新手段已达到目标,也可以调整目标以降低焦虑。总之,成功地发展也许包括尽量多地获得新知识,尽量减轻因变老而导致的某些能力下降所带来的影响,适当调整或降低自己生活的目标,对自己最为重要的方面进行锻炼或训练,和采用其他方法来应对不可避免的丧失。中年期是个体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时期,也是社会向个体提出最多要求的时期,因此中年期的发展任务来自于社会的要求;哈威格斯特(RobertHavighurst,1972)把中年期的发展任务归纳为如下七条:(1)履行成年人的公民责任与社会责任;(2)建立与维持生活的经济标准;(3)承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上的变化;(4)同配偶保持和谐的关系;(5)帮助未成年的子女完成他们的发展任务,使他们成为有责任心的、幸福的成年人;(6)与老年父母保持密切的适应关系;(7)开展成年人的业余、休闲活动古尔德(RogerGould)提出的北美成年人的普遍发展模式如下:16-18岁:逃离控制时期18-22岁:离开家庭时期22-28岁:建立可行的生活方式期29-34:信念危机时期35-43岁:生命危机时期43-50岁:获得稳定时期50岁之后,老成持重时期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看,青年期以前的社会化过程要求个体适应外界社会环境,从而也要求他们的心理活动多指向外部,指向他人,所以他们的意识倾向也更我地表现为外倾性。中年后期需要寻找自我意识的平衡,再由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变得老练持重,遭遇挫折时能够反思,对待成绩能够依据确定的目标进行适当的评价,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和期望适宜地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到中年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倾向逐渐转为朝向内部。中年期危机并不是每一个人在中年期都会遇到危机,很多人生活美满,事业成功,没有特别的问题。真正的危机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少数男子在这一时期会经历下滑。产生这类问题说明你所选择的工作或生活方式实际上行不通。第二种是一些人虽然取得了物质上的成功,但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第三种模式是一些人发现自己的生活有严重缺陷,他们果断放弃后重新打鼓另开张,一般要花8-10年重建生活基业。总之,中年期如果发生危机,对个人既可能是危险也可能是新的机会。理想的中年过渡期应是再次坚定原有认同的时期、实现长期追求目标的时期、发现真实自我的时期和为今后发展与衰老做准备的时期。2、职业生涯的停滞期彼得原理: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德;雷蒙德•赫尔《彼德原理》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在一个科层组织中,每雇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的不称职。所谓科层组织一词最早见于宗教管理制度中,是用来描述僧侣等级的。现在它则包括了任何按身分、阶层或等级排列其成员或雇员的组织。由于组织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和组织结构的阶梯,因此,现在任何一种组织行为都具有科层性的特点。按照彼得原理,每一个人在一定的科层组织中,都会赢得一、两次提升,从一个能够胜任的职位升向另一个更高的能够胜任的职位,而在新职位上的胜任又使他们有资格再次提升。对于一个人,最后一次晋升都是从称职级升向不称职。所以给定足够的时间,并假设科层组织中有足够的等级,那么每一位雇员都要升到并停留在他不称职级上。彼得推论表明:总有一天,每个职位都会被不能履行它的职责的雇员所占据。而工作都是尚未达到不称职级的雇员完成的。幸运的是,我们不是在一个无穷的科层组织中,而是在一个称层职级的长度和持续时间有限的现实组织环境中,职工在一定组织结构内受两个层面的影响:首先是持续的长度,也就是在一连续提供给个体移动的职位数量。将这些职位严格的限制,其范围有可能从近乎零的流动,或到无限制的开放所有职位给予员工流动,因而形成不同组织之生涯发展机会。第二个层面是指这连续职位的顶端,亦即相类似职位最高可达到的位置。这两个概念不仅让组织成员了解可发展的目标,而且也指出相关职位于组织科层的发展机会。职工的移动或是组织内的流动,可被解释为一定比例员工某一职位上停留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某职位之间移动需要的时间。这种移动在组织内可能为上、下或者平等之间。这个特性将影响员工在组织的生涯长、短程计划。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多样的,我们可以从事职业,摆脱职业带来的各种身心疲倦的问题。3、生活的应对方式有位中年人,昨天晚饭后,看了一部惊险、紧张的电视剧,触发了他过去在生活中曾经遭遇过的惊险恐怖的回忆,结果半夜睡不好,做恶梦惊醒。今天早起来,一直情绪不稳定,到办公室上班时,为了一件琐事跟上司顶嘴,闹得不愉快。下午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狗睡在他的沙发上,就更不高兴,出脚踢了狗,使狗汪汪地叫。小孩看到自己心疼的小狗被爸爸欺负了,就放声大哭,去告诉妈妈。妈妈刚好忙完一天的工作,身体很累,再加上这几天正是月经来临之前,心情较敏感、紧张,一听到小孩子的哭泣声,更是火上加油,向其丈夫发起脾气来。丈夫听到妻子大声尖叫,唯恐被邻居听到了,不好意思,难为情,但又不知如何去哄妻子,索性躲回卧室,蒙盖被子睡去了;过了一会起来,却发觉一阵阵地作痛,只好找头痛片服用……。二、如何确定职工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1.主观体验标准每一个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都会有主观不适的体验,只要自己感到受到情绪困扰,心理就存在一定的问题。2.统计学标准人的许多心理特征都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是一条钟形曲线,中间较高,两端较低,这是由于外于中等水平的人数最多,处于极端状态的人数较少的原因。如果某个人处于极端处,就会被认为他有心理问题。3.症状标准一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92年制定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二是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2002年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三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4.社会标准也就是个体社会适应情况,即个体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那些能正确地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正确地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有能力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目标并能为之努力奋斗的人,即可称得上健康之人。1、精神病和神经症的问题精神病是指个体心理功能受到明显损伤,以至于不能从事正常工作,丧失工作能力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妄想性思维。二是幻觉。三是情绪失控。四是与他人言语交流困难。神经症是那种心理和行为功能失调的状况,患者感受到心理方面的痛苦,他依然能够从事正常的工作,只是某些功能受到影响。目前精神分类标准已经把过去统称的神经症状具体化为焦虑、躯体性障碍、分裂性障碍或轻度心境性障碍。其主要特征:一是患者自己意识到心理的困惑,努力想克服障碍,因此,他们往往主动求助。二是依然能从事正常工作,并且没有明显的外显性行为。三是人格保持较好的完整性。四是较为轻度的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干预,主要表现是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症状。精神病和神经症区分的关键有三点:一是是否主动求治,精神病患者很少主动求助。而神经症患者则主动求助,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大部分都在综合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最后被认为没有器质性病变,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或“神经衰弱”,但由于沿用生物医学模式的治疗,效果不佳,病人十分痛苦,因而有强烈的求治动机。二是对症状是否“自知”能力。所谓自知是指患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一般来说,神经症患者对自身身心状况有较好的自我认知,而精神病人则没有充分的认知。三是是否能正常工作。神经症患者虽然主诉有各种各样问题,但并不会导致完全丧失工作的能力,只是影响工作效果;而精神症患者则可能直接丧失工作能力。2、精神病和精神失常精神病是一个医学概念,指患者有心理障碍。而精神失常(insanity)是一个法律概念,指一个人没有控制自己的行为,或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一个人是否“精神失常”必须经过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专家鉴定。专家证人是由法院指定的,需要由法院认定哪些人有资格对某个具体问题提出专家意见。在法庭上,那些被确认的“精神失常”的被告人最后都大被检查出患有严重精神错乱,会对自身或他人构成威胁,因此,法律上被认定为精神失常的人不必为他们的行为负法律责任,但要被强迫接受心理治疗。这就带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的一些模糊空间,如何对待精神病人或者在失去意识控制的情况下犯罪的问题,比如前几年发生在北京大学幼儿园的精神病患者在发作期杀害无辜儿童的事;还有前不久媒体介绍的精神病人伤人以后的医疗费用由谁来承担的问题。3、性变态和流氓活动性变态主要指那些与社会行为标准相违背的性行为。按照严格的社会规范和法律标准,只有男女夫妻之间面对面式的性交才是正常性行为,除此之外的性行为均属“不正常”。从心理学观点看,真正属于性变态或性欲倒错的行为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为的冲动性和破坏性;二是其后果致使性行为中的一方或双方产生焦虑、不适或负疚感。(1)恋童癖:与儿童性交或对儿童进行性骚扰;前不仅媒体沸沸扬扬的美国流行歌星杰克逊的性侵犯事件,可以说就是一个恋童癖的例子,虽然杰克逊被无罪释放,但并不表明他没有对儿童进行过性侵犯,更不能说明他没有恋童倾向,只是原告母亲所述的罪状不被陪审团认定而已。[案例讨论]2005年6月14日,美国当地时间13日周一,美国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恋童案的陪审团做出裁决:今年46岁的杰克逊无罪,原告男童指控杰克逊的10项罪名均不成立。迈克尔-杰克逊涉嫌性侵害、性骚扰男童,在2004年4月被大陪审团以十项重罪罪名起诉,罪名包括他在2003年企图绑架孩童、阴谋教唆犯罪、性侵害未成年儿童以及对孩童进行猥亵行为、故意提供酒精饮料给未满21岁者饮用等,使得这位男星面临可能被判最高18年的有期徒刑。这件明星司法案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审判,美西时间十三日下午法院宣判,陪审团在考虑了七天之后,一致同意十项罪名均获无罪。6月5日,身陷“恋童案”的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因背部疼痛被紧急送往医院。杰克逊的发言人表示,杰克逊在受审过程中一直受着背部旧伤的折磨。尽管守候在医院门口
本文标题:职工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调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7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