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一个运用实例)
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一个运用实例浅析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孙红玉【摘要】西方经济学中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是研究养老金问题的理论依据之一。该理论认为理性消费者追求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多数人拥有了进行资源跨期分配的需求追求整个生命周期的平稳消费的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养老制度安排也面临着具大的挑战。因此,能在多个层面上去探讨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任务之一。【关键词】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储蓄养老保险一、背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在经济发展史中,节俭从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一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就曾提到资本的积累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并提出提高储蓄率有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在20世纪的30年代,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以及凯恩斯的一般理论(JohnMaynardKeynes1936)对社会动荡的解释的影响,储蓄开始受到怀疑,它被视为对经济有潜在破坏力,对社会福利有害的行为为。这个时期从3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节俭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它损害了需求的一个成分——消费,而又不能系统和自动地产生一种有抵消作用的投资扩张,于是引起需求“不足”,使产出和就业均低于社会经济的开工能力。(莫迪利亚尼,2000)众所周知,凯恩斯的主张是通过扩大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因此,他的储蓄理论是与传统的储蓄理论相悖的。他的储蓄理论,又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认为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储蓄将随之增加,表明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将增加,即储蓄取决于人们的现期收入。因此,凯恩斯下结论说,在一个经济增长的环境中,总量储蓄所占的国民收入的份额将稳定上升。凯恩斯的储蓄理论为他同代人所普遍接受。但是,在1942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凯恩斯理论和统计数据相矛盾:在美国尽管个人收入有很大增长,但国民收入中的储蓄份额并无长期上升现象。这个矛盾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或“凯恩斯-库兹涅茨悖论”,这种现象不久就成了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就是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1953年,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Mordiglianl)和理查德.布伦伯格(Richand.Brumberg)合写了《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横截面数据的一种解释》,1954年他们又合写了《效用分析与消费函数:统一的释义》,这两篇文章奠定了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LCH)的基础,调和了消费函数理论和消费资料研究的矛盾。同时,该理论也成为西方经济学中研究养老金问题的理论出发点之一。(张杰、殷玉平编著,2004)二、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实质内涵与现实理论意义弗兰科·莫迪利亚尼(FrancoMordiglianl)美国经济学家,他和理查德·布伦伯格(RichandBrumberg)共同创立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是将储蓄与个人生命周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独树一帜的分析了决定和影响储蓄行为的各种因素,得到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评价,他以此获得了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的中心理论是以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的研究为基础的。它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即用边际效用分析来说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以符合理性人的方式消费自己的收入,以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使之产生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张杰、殷玉平编著,2004)该理论主要是引用跨时期消费的概念来阐释个人的储蓄与消费行为。因此,这也是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理论中的储蓄取决于即期收入观点的重大修正。该理论主张:如果消费者在老年期没有收入,那么其生命余年的平滑消费就必须依赖工作期的储蓄来实现。一个典型的理性消费者追求的是其生命周期内一生效用的最大化,而其预算约束为生命周期内的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持平。因此,养老制度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储蓄活动,即通过养老基金的缴纳与退休金的支取,来代替以往人们的储蓄行为。所以养老基金的缴纳与受益应反映人们为保持老年收放的储蓄倾向。(陈少晖,2003)按照这一理论假说,在理想状态下,有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没有税收,没有不确定性(见下图,即图中所显示的假设条件),那么,人们交纳的养老准备金就被看作人们为保证自己退休阶段收入而进行储蓄的一种实现形式。生命周期假说构成了以储蓄方式提供劳动者退休收入的养老金理论依据。图1:个人储蓄的驼峰形态分布预期寿命:NL工作期:WL消费:C劳动收入:YL公式:(YL-C)WL=(NL-WL)C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追求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通过在工作期间进行正储蓄和退休后负储蓄(提取储蓄)来实现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平滑消费。图1就是该理论的直观表述,它隐含着以下几个假设:①不存在有预期寿命或者工作时间的任何不确定性因素;②储蓄不赚取利息,价格保持不变,从而当前储蓄将等额地转换为未来可能的消费;③工作期的收入保持不变;④在开始工作时个人没有财富。三、生命周期理论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意义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50年代初期,是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保障的基础奠立于计划经济的组成部分(即企业)之上,所以该制度本身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而不具备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险所具有的特征。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呈现了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对养老保险方面的理论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一些探讨,从而能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理论的依据。在西方经济学方面,个人的选择行为是宏观经济分析和制度选择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明显提高,同时伴随着市场化取向的逐步深入,消费者行为也相应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养老制度安排本身也该顺应这种变化。从莫尼迪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消费者行为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个人拥有了进行资源跨负储蓄储蓄资产WRmaxYLC0WLNL时间期分配的需求追求整个生命周期的平稳消费的能力。1、计划经济体制下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分析:(1)低的收入水平加上高出生率造成很高的家庭负担系数从收入水平来看,1957年-1978年居民收入水平仅增长35.43%,平均每年增长1.69%;而人口增长了87%,其中经过建国初期(1949-1958年)和60年代至70年代(1962-1973)两次人口高峰,60年代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高达5.96,70年代仍达到4.01,使人们将几乎全部的收入都用于当期消费,没有更多的余钱考虑未来消费而进行储蓄。1950年-1978年期间,恩格尔系数一直维持在60%-80%,平均消费倾向高达90%。到1978年,人均储蓄余额仅21.9元。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没有产生个人进行跨期分配资源的经济物质条件。(伊志宏,2000)(2)养老保障的要求通过国家安排来解决如上所述,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养老需求主要是通过由国营企业及部分集体企业职工依靠与就业相关联的终身保障(由企业负担)来解决;除此之外的其他城镇人口的养老保障只能在家庭内部得到解决。在这两种安排下,个人均不需要(或不可能)对一生的储蓄做出长远的规划,社会为个人资源的跨期分配提供制度安排的各种养老金计划也没有发育起来的条件。2、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养老保险需求的原因分析:(1)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按当年价格计算,从1978年-1997年,城镇居民年收入水平从人均343.4元增加到5160.3元,增加了14倍,按不变价格计算,1997年的收入水平相当于1978年的3.12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储蓄动机和储蓄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说80年代的储蓄以短期的未来消费目的为主的话,90年代储蓄的长期性特征则更为突出。据1995年的储蓄意向调查统计,“养老”动机从80年代的第7位上升到第4位。应该说,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人们实现生命周期内的个人收入跨期分配提供了可能。(伊志宏,2000)(2)家庭结构的变化我国自70年代中期以来,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生育率快速下降,使得在城镇中的独生子女家庭“四二一”人口结构让其子女将来要面临沉重的养老负担。因此,家庭的养老功能也将会逐渐趋于淡化,个人的养老意识将逐渐增强。这也是人们产生通过储蓄进行养老的社会条件。(3)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流动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以及从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前一个特点必然伴随着养老保障从非正式安排(家庭)走正向正式安排,从而对养老保险正式安排的需求增强。从后一种特点中,可以看到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于其他改革,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仍主要是国有部门的情况下,劳动力从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流动意味着保障程度的减弱,未来不确定风险的加大,因而个人养老的意识也会相应的增强。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会产生以现时的储蓄以防养老的这种需求(即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所说的实现一生中消费的平稳的需求),从而对社会提出要求提供某种适当的制度安排形式来实现这种需求养老保险制度。另外,对社会提出制度安排还受到个人所能掌握的信息的不完全性的影响。从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人们在工作期储蓄,在退休期支取,消费计划的制定通过在高收入时期储蓄而在低收入时提取储蓄,以实现平稳的消费。该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的,其中之一就是对未来收入的可预测性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信息不对称性、短视(即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等因素),人们很难知道自己该储蓄多少,也就是说,个人自愿的储蓄是难以确保消费者实现他的退休目标的,即要么储蓄得多,要么储蓄得少。这就需要社会提供一种制度安排来实现人们的这种跨时期储蓄的需要,这就是由国家安排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同时,该理论为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的思路。参考文献:[1]谭崇台,1997,《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莫迪利亚尼,2000,《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3]莫迪利亚尼,1993,《莫迪利亚尼论文选中译本》,商务印书馆。[4]莫迪利亚尼,1991,《关于稳定政策的争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5]伊志宏,2000,《养老金改革模式选择及其金融影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6]吴莉,1999,《储蓄生命周期理论与我国居民储蓄》,城市金融论坛第6期。[7]郭杨、余筱箭,2002,《养老保险体系的两种模式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湖北财税(理论版)第12期。[8]张杰、殷玉平编著,2004,《大师经典: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才学术评述》,山东人民出版社。[9]陈少晖,2003,《养老金来源马克思的观点与新古典学派的解析》,《当代经济研究》第4期。点评——石人炳教授点评: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育水平降低,我国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个人资源跨期分配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动机,这实际上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契机。孙红玉同学从西方经济学中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出发,论证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研究的角度值得赞赏。当然,个人所创造的财富除了进行代内的消费安排外,用于代际交换(主要是延期交换)的情况也是应该考虑的。(作者:孙红玉,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保障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李薇
本文标题: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一个运用实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49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