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福建博物院楼建龙1一、中国古代建筑简史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木构件为主的建筑体系,与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古印度、古爱琴海文化并列为世界上五个最古老的建筑体系。2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五个主要阶段:1、石器时代(BC2100以前)起源期2、夏、商、周(BC2100-BC221)萌芽期3、秦汉-南北朝(BC221-AD581)发展期4、隋、唐、宋(AD581-AD1279)成熟期5、元、明、清(AD1279-AD1911)简化期3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1、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2、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3、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的传入4、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二个高峰5、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6、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41、石器时代我们祖先从艰难的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以满足最基本的居住要求。穴居:是已知人类最早的住所,如北京猿人居住的岩洞等,是利用天然洞穴做为住所。穴居由袋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在木骨泥墙、夯土承重墙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发展出后来的地面建筑。巢居:如浙江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有圣人做,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5河南郑州大河村F1-4房屋遗址62、夏、商、周时期在夏代出现夯土建筑的基础上,商代发展出高台夯土建筑和殿堂建筑,商朝后期,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到西周,发展成中轴对称式的四合院建筑,加之瓦的发明,三合土的应用,排水设施的构成等,简单的木构架经不断改进,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西周以后,春秋时代营建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多建在高大的夯土台上。战国时,城市规模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出现了砖和彩画。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工程技术专著《考工记》中,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的许多重要建筑制度。7江苏武进淹城遗址(春秋时小国淹国的都城,有城墙三圈)鸟瞰83、秦汉-南北朝秦古建走向统一化、大型化,为汉代打下基础。汉形成我国古代建筑第一个高峰。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发展。叠梁式、穿斗式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普遍建造。斗拱普遍使用,但形式不统一,未定型。屋顶形式多样化:悬山顶、庑殿顶、攒尖、歇山、囤顶等。岩墓出现并盛行,石拱券墓,石梁板墓在东汉开始流行,石雕艺术发展。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西汉都城长安城面积约为AD4cent古罗马城的二倍半。三国、晋、南北朝建筑技术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的成就,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佛教建筑大发展。高层佛塔出现,如洛阳永宁寺、登封嵩岳寺、新疆赫色尔石窟、敦煌、大同、云岗、龙门等。9陕西西安秦始皇陵远景1011124、隋唐至宋隋:结束战乱及分裂,为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第二次高峰创造了条件。著名建筑有河北赵县安济桥(赵洲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空腹拱桥,李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等。唐: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如大雁塔、小雁塔、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等。建筑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庄重大方。斗拱的结构职能鲜明,补间铺作少且造型简洁,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五代:主要建筑有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州闸口白塔、灵隐寺双石塔、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俶塔等。宋: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清明上河图)。砖石建筑主要有: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开封祐国寺塔、泉州开元寺双塔(48M)、泉州万安桥(540M)。辽: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我国唯一的木塔,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13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14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唐)15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16山西应县木塔(辽,高67.31米)171819205、元、明、清元代:建造了宏大的大都城。主要建筑有北京妙应寺白塔、蓟县独乐寺等。木架建筑加工粗糙,常用弯曲的木料作梁架的构件,构件简化,多减柱造。如:山西洪洞广胜下寺大殿、永乐宫三清殿等。明代:砖普遍应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木结构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作用减少,但没有消失反而更加繁密。出现了木工行业的术书《鲁班营造正式》。代表性建筑主要有:明孝陵、十三陵、天坛、故宫等。清代:园林达到极盛期,如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江南诸园林等;喇嘛教建筑兴盛,如雍和宫、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承德外八庙等。2122北京昌平明长陵祾恩殿2324故宫午门2526二、中国古建筑的形制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以土、木、砖、石、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甚至石、砖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的手段,以师徒关系维系技术与工艺的传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建筑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体系与风格,长期的建筑实践与经验积累,通过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相沿下来。历朝历代大量的建筑实例,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最直接的魅力展现。27南禅寺2829303132古建筑按其形制,可以区分为传统建筑与非传统建筑二大体系。在传统建筑体系中,按建筑的材料区分,可以分为木结构建筑、砖木混合结构建筑、以砖石为主的建筑、生土建筑、石窟、毡房、竹构建筑等;按使用功能,又可以分为居住建筑、政权建筑、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商业手工业建筑、教育文化娱乐建筑、陵墓建筑、园林风景建筑、市政建筑、标志建筑和防御建筑等。33佛光寺大殿佛光寺大殿343536按做法,我国的传统古建筑又有官式建筑与地方建筑之分。官式建筑是以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这两部由官方颁布的关于建筑技术工程的法规为准则而设计建造的建筑物。宋元及以前的官式建筑,称宋式建筑;明清时的官式建筑称清式建筑。37宋《营造法式》38清工部工程做法39清《营造法原》40按式样,可分为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大式建筑又称殿式建筑,指宫殿、官署、庙宇及府邸中的主要殿堂;其建筑规模较大,可以是由多进院落及附属建筑等构成的建筑组群;建筑内部结构宏伟,有梁架、斗栱、彩绘等。小式建筑指上述建筑中的次要房屋及一般民居等,规模较小,多为单列多开间,结构上以穿斗式梁架为主。41山西榆次城隍庙42山西榆次县衙班房43就单体建筑而言,主要类型有楼阁、宫殿、堂、亭、廊、轩、榭、斋、馆、舫、门、桥、塔等。楼阁:是两层以上的多层建筑。通常将带有平座的楼称为阁。44宫殿:一般是建筑中的最高等级,位于中轴线上最显要的位置。宫也可指大小建筑群,如故宫、坤宁宫。堂:指正房的房屋部分,后常指厅堂,如宗祠、衙署、园林中的主要建筑等。亭:独立式建筑物,多为开敞式,可有单层和重檐,并可与其他建筑类型组合。廊:是“狭长修曲”且有屋顶的过道,多作开敞式,一般用来连接不同的建筑物。轩:本是车的一种称呼,后来指有双层屋面、内部较为精细的建筑。轩可以是独立建筑,也可单指厅堂建筑中的梁架及内屋面部分。454647榭:本是古代高台之上的木构亭状物,后来也指园林建筑中供休息用的小型建筑,形态随宜而定。斋:指专心进修的场所,并无特殊的形态。燕居之可称为斋,学舍书屋也可称为斋。馆:一般是成组的建筑群。早期是招待宾馆的地方,也可以是文教类建筑如学馆,明清以来的会馆是较大形式的馆。门:古代建筑中的门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可以独立使用。如牌坊式门、屋宇式门、墙门、阙门等。48福州水榭戏台49清流赖坊彩映庚古民居牌坊式门楼50将乐良地绪蜒厝屋宇式门屋内视51大田广平深原堂随墙式大门52三、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木构建筑是以木材为主要结构的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流,也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而持续时间最长的建筑体系。目前发现的最早木构建筑,是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建筑遗存。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木构建筑在中国始终一脉相承,并陈袭至今。5354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2、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3、独特的单体造型4、多样的装修与装饰5、写意的山水园景5556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木构建筑以木材构成各种形式的梁架,并作为整个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主体,墙壁只起围护作用,多数不承担荷载,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木构架的优点是: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便于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材料供应比较方便。缺点是易燃、易朽,同时在封建社会中期起出现了大料难寻等问题。构架形式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构架等。57木构架建筑搭建影像模拟581)木构架体系之抬梁式抬梁式:又称叠梁式、梁柱式构架。其特点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迭数层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三角形木构架;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檩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抬梁式有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殿堂型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可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至上逐层安装、叠垒而成;厅堂型又称柱梁作,横向的垂直屋架由若干长短不等的梁柱组合而成,只在外檐柱上使用铺作。抬梁式的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5960612)木构架体系之穿斗式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构架,也称穿逗架、穿斗架。其特点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枋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也是用横向的枋与檩连接。穿斗式构架的优点是可以使用细木料,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混合式构架:即叠梁式与穿斗式混合使用的构架形式。一般是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用抬梁式的,称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法。多见于南方民居中。62633)木构架体系之井干式井干式:又称木楞房。是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形式。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主要见于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642、群体组合形式中国古建筑的平面尺度以长方形为最普遍,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单体建筑又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间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一种计量单位,平面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为一间。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单体建筑组合可以纵向伸长,也可以横向扩展,形成有层次、有深度的、完整而严密的群体空间组合格局。6566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与组群的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庭院布局大体分为二种:一是合院式。在纵轴线上先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的左右两侧,依着横轴线以两座体形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峙,构成П形或H形的三合院;或在主要建筑的对面,再建一座次要建筑,构成四合院。适合中国古代的宗法和礼教,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有序。二是廊院式。在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再在院子左右两侧用回廊将前后建筑连系为一。适用于宫殿、祠庙、寺观和较大的住宅等。6768间的宽度称“面阔”,总长称“通面阔”。房屋中间的一间称“明间”,是一座房屋中面阔最大的房间;明间两侧为“次间”,次间外侧为“梢间”,最边上的为“尽间”。九间及九间以上的增加次间数。间的深度称为进深,建筑的通进深一般为通面阔的八分之五左右。6970进:“进”是古建筑群纵向排列的数量单位。前后纵向排列的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单体房屋依据屋架上桁(檩)的数目,也可称进深几架梁。713、独特的单体造型木构架建筑,在外形上可以分成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721)台基宋式称阶基,上古文献中称堂。台基指建筑物的基座,是建在地面上的方座部分,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的特有部分。台基给建筑物以稳定感,是艺术造型和功能需要的完美结合,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部分。台基的长、宽、高是依据其功能需要及主人身份地位而确定的。台基起初是出于防潮、防洪的功用,后演变为防卫之用,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建筑介绍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4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