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第1页一、选择题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2.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是A.女儿B.大儿子C.二儿子D.三儿子3.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了汗马功劳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6.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从反面说明了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保证C.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D.兵赿多,战斗力赿弱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做官吏幕僚8.科举制的作用不包括A.扩大了官吏来源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利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D.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9.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10.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11.“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12.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第2页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1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材料表明A.政治体制的选择取决于自然环境B.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古希腊各城邦选择了民主制C.政治文明特点由地理环境所决定D.特殊地理环境为古希腊出现民主政治提供了条件14、乘着时光隧道,当你回到希腊的伯利克里时代,你所看不到的情景是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驳论局面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公民在一块陶片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流放国外15、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是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B.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C.废除债奴制D.建立评审法庭16、“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名话强调是的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17、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这样说过“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为德国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提供借口B.罗马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罗马是一个酷爱侵略的国家D.罗马法适合所征服的地区18、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A.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B.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C.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D.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法19、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共同的本质特点是A.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都特维护奴隶制C.都保护男子的政治权利D.外邦人均无政治权利20.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提出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口号的理论基础是A.美国《1787年宪法》B.不列颠法C.罗马法D.欧洲大陆法21.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内容中最能体现出这一性质的是A三权分立B.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C.允许奴隶制存在D.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22.《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大权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3.“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第3页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2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出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的最底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25.法国大革命后,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法兰西共和国宪法颁布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2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7、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2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关于社会经济内容的关系A.后者是前者的完善B.相互矛盾C.互不相干D.无从比较2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相一致的方面是:A.反封建B.代表中国农民运动的最高峰C.先进中国人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农民革命运动的产物30、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明史记事本末》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一一朱熹《朱子语类》卷128(1)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和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有何不同?简要概括其主要做法。(2)综合材料一和二,比较唐朝、明朝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异同。(3)材料三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中作者对此看法如何?(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32、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西欧某两大国的历史文献: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第4页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二: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请完成:(1)上述两段材料各出自什么政治文献?(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原因是什么?(3)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4)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高一历史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DCBDBCACBBBBDABCBABCBBDBACBBAB二.非选择题31.(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4分)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4分)(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皇权。(2分)异: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凋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4分)(1)措施: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土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2)趋势: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作用:不一致。唐朝处于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朝以后我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32..(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2)异:英国王权受到限制,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同:都实行君主立宪制。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德国自上而下的统一保留了封建残余。(3)资产阶级专政。(4)英国:议会权力至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保留下来,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
本文标题: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4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