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平阴县“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1平阴县“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为充分发挥交通在国民经济中先行军的作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特制订我县“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一、“十一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断加快。——公路建设:2007年济荷高速建成通车,结束了我县无高速的历史,平阴真正纳入了济南“一小时生活圈”,融入省会经济的步伐大大加快;220国道拓宽改线分段施工,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公路通车里程由565公里增加到1140公里,351个行政村(居)都通了沥青(水泥)路,直接受益人口30多万。——客货站场建设:2010年底锦东长途客运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完成孝直、孔村、安城、玫瑰、东阿等五处农村客运站;规划建设的锦东仓储物流园区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公路客货运输:客运集约化、货运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增长,全县共有客运企业3家,客运营运车辆188辆,公交车辆27辆,开通客运线路48条,其中县际客运班线18条,县内客运班线30条,村村通客车率达到100%,2010年共计完成客运量13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930万人公里;发展出租车公司2家,出租车138辆;发展货物运输企业27家,全县各类营业性货运车辆达3698辆,其中货运汽车2110辆,2010年共计完成货运量492万吨,货运周转量47327万吨公里;发展维修业户一、二类11家,三类156家;发展搬运装卸业户14家,年搬运装卸量400余万吨。“十一五”期间,尽管我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建设资金压力大。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靠中央和省、市支持,县、乡配套,补助资金低,配套资金少,筹措压力重,工程建设与资金需求矛盾突出。二是公路网结构仍需优化。高速公路建设亟需突破,公路等级、路网密度有待提高,对外交通没有彻底打通,绕行路、断头路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三是社会工商企业、运输车辆、信息服务、仓储和零星货物配送仍处于脱节状态,物流业发展缓慢,大的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滞后,远远满足不了全县货运物流大发展的需求。二、“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县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公路建设和场站建设为重点,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多方筹资、社会参与;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严格管理、质量为本”的建设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层管理,权责一致”的公路交通发展新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下功夫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快公路交通事业建设步伐,不断提高通达运输能力和优质服务水平,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当好先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二)工作目标到“十二五”末,实现“干线公路等级全面提升、重要县道通二级、主要乡道通三级、村村通油(水泥)路”的交通道路网络,交通物流业蓬勃发展,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序进展,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分工明确、道路与站场服务协调发展的区域性综合大交通。(三)工作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从农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条件做好的地方入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投资改造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前景、交通量大小等综合因素,按照“近期通达,中期畅通,远期联网”要求,优先建设未通等级以上公路的乡村公路;优先建设交通量大、经济效益好、发展前景广阔的资源路、旅游路、园区路、基地路、出口路和客货运站场。二是坚持多方筹资、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公路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全社会要支持交通、参与2交通、了解交通。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筹资和投资体制,按照国家、省、市扶持引导,地方政府配套,社会企业捐资,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多形式、全方位、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努力在全县营造全社会参与、全民办交通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公路交通建设要与农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小城镇建设、新型社区建设、资源开发、人口分布等相适应,与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和区域公路网络相匹配,与农田水利建设、生态建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做到远近结合、干支衔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并按“通达、畅通、联网”三步走的步骤实施。四是坚持严格管理、质量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制,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力争交通项目建设都能达到优良工程。农村公路建设要本着“线形基本不变,充分利用老路,局部加宽改造,提高路面等级,完善排水安全设施”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理念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等级,并严格规划的权威性,做到规划指导计划,计划服从规划。三、“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重点任务1、公路建设(1)域内干线公路——青兰高速平阴段。协调服务好工程建设部门,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220拓宽改线工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争取2011年全线贯通。——平阴东绕城公路。在济菏高速平阴城区出口向北取直,打通安城山口,对接至新220国道,向南沿济菏高速规划建设至分水岭,连接国道105、省道329,构筑县城东外环。(2)农村公路“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连接相邻县市的主要干道、行政村断头路、主要资源产区、农村旅游景点道路的建设改造,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具体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9条、550公里。重点建设改造:山水路8.2公里,平阴县东阿镇衙前-窑头2.6公里,平阴县孝直镇演马庄-隔马岭18.5公里,平阴县孔村镇太平村-东阿镇姜沟村26.1公里,平阴县玫瑰镇王镐店村-东阿镇东山村11.7公里,平阴县玫瑰镇陶庄村-北辛村2.7公里,平阴县孔村镇孔庄村-李沟村2.6公里,平阴县安城乡北栾湾-平阴镇东关村6.7公里,平阴县孔村镇孔村村-马山口村3.4公里,平阴县孔村镇前岭村-玫瑰镇罗宅村7.3公里,平阴县玫瑰镇刁山坡村-东站村4.3公里,平阴县平阴镇中桥口村-孔村镇南官庄村8公里。路面铺装率、等级公路里程率和沥青(水泥)通车里程率均达到100%,使以国省道为骨架的三纵四横一沿黄的交通网得到完善。(3)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目前,我县共有农村公路1057.9公里,其中县道104.8公里,乡道421.5公里,村道531.6公里,养护管理任务艰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理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分级明确责任,落实养护资金,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每年的农村公路养护费用预计400余万元;“十二五”期间,概算投资800余万元用于农村公路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减速带等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我县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配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督促各镇、办事处加快推进“绿色通道”建设。2、场站建设(1)客运站建设。重点完善使用一个客运中心,规划建设两处客运站。一个客运中心即锦东长途客运中心,投入使用后,争取各项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两处客运站即依托220国道,待220国道拓宽改线工程完工后,申请在新220线老博士段征地50亩、在220与105国道交汇处堡子段征地50亩以上规划建设两处客运站。两处客运站建成后,对方便群众出行,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物流中心建设。重点建设两大物流园区,三个乡镇物流中心。“两大物流园区”,即锦东物流园区和聊泰铁路平阴货运站,“三个乡镇物流中心”,即安城物流中心、东阿物流中心和孝直物流中心。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在全县逐步形成和完善由县物流园区、乡镇物流中心、农村物流网点构成的三级交通物流网络,建成济南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地。3、道路运输以宏观调控的手段,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班车客运的通达能力和舒适水平,建立完善的公交体3系,显著改善货运装备水平,实现货运方式的根本转变。(1)运力发展计划——客运:“十二五”期间,客运网络通达周边主要城市,同时合理布局县内客运线路。到2015年,共开通客运班线58条,客运班车达到220辆,高档客车占总车数的80%以上;出租客车达到180辆,城市公交车达到40辆。基本实现快速客运高档化、城乡客运公交化、出租客运轿车化。——货运:“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全县发展物流企业20余家,货运车辆4000辆左右;物流企业计划达到50家,货运车辆8000辆,大型及专用货运车辆占40%。初步实现道路货物运输的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和网络化。(2)运量发展计划——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公路客运量达150万人次左右,客运周转量达7200万人公里左右。——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公路货运量达800万吨左右,货运周转量达76000万吨公里左右。四、保障措施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强化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人人关心、个个支持交通发展的氛围。要大力宣传加快交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及近年来交通建设取得的业绩和为发展经济致富群众所发挥的作用、加快交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社会各方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引导广大群众牢固确立“路通民富”的观念。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规划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加大交通建设资金筹措力度。积极探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建立健全“多方参与,多种渠道,多样方式”的多元化交通投融资体制。一是多争取国家、部、省的大力支持,解决好通乡通村公路补助资金;二是争取市级配套补助资金;三是争取县财政补助资金;四是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对家乡建设捐一点资金;五是结合资源开发、旅游开发、其它项目建设引进公路建设资金;六是动员当地镇、办事处、村群众自愿筹资。3、切实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加强交通工程的质量管理,把好规划设计关、市场准入关、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关,要严格实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责任制。层层明确工程建设质量相关人员的责任。建设过程中,立牌警示,并要认真落实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和终身追究制。要坚持建养并重的原则,落实各级公路养护责任,加强公路养护,确保好路率。4、不断提高交通行业管理水平。要适应新形势,研究管理新路子,切实加强运输市场管理。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切实加强各类运输市场规范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客货运输市场、汽车维修市场、汽车驾驶员培训市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等行业管理,消除管理死角,确保运输市场健康发展。强化系统内安全管理,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编制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本文标题:平阴县“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55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