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 建筑工程寻租行为及工程监理研究
建筑工程寻租行为及工程监理研究学位申请人:周奇康学科专业:MBA指导教师:张子刚教授、博导I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建筑市场的普遍的寻租行为,影响了国民经济和投资效益,加大了企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更导致整个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低下。本文的选题,前人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的独特性在于:本文结合作者近10年在建筑行业的经历,通过对建筑行业的具体的环节(规划、设计、投标、采购、施工、监理、验收等)寻租行为的分析,试图应用博弈理论构造一个博弈模型,把寻租者作为经济人,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来考虑,揭示寻租者的寻租内在动因。其目的是对目前建筑行业大量存在的寻租行为,能从制度上找到一个较满意的防范措施。另外,本文对建筑市场的混乱、寻租行为做了经济学的分析,其中用到了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并据此提出了抑制寻租行为的要点和举措。对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作了一般的介绍,工程监理制度自1988年引入中国以来,其在工程建设中地位日益提高,在控制工程质量、造价、工期的效果日益显著。本文对监理工程的两种通用管理模式也做了介绍。此外,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建筑监管监理的实际流程,同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三峡工程建筑监管实例,希望对建筑监管单位有所启示。关键词:建筑寻租行为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监理流程III目录摘要.........................................................................................................IABSTRACT.............................................................................................II1概述.......................................................................................................11.1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11.2国内外研究现状..............................................................................22建筑工程寻租行为分析......................................................................62.1建筑业背景概述..............................................................................62.2建筑工程的主要环节的寻租行为..................................................82.3从博弈看建筑工程的寻租行为....................................................133建筑市场及工程监理........................................................................173.1建筑市场的经济学分析................................................................173.2抑制寻租行为的要点与举措........................................................203.3监理工作流程与委托代理链........................................................213.4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24三峡建筑工程分析实例....................................................................254.1概述………………………………………………………………254.2工程建设中的“四制”................................................................264.3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264.4工程建设中的“三控制”............................................................274.5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294.6安全管理.........................................................................................33结束语...................................................................................................36致谢.......................................................................................................37参考文献...................................................................................................3862建筑工程寻租行为分析2.1建筑业背景概述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4.8%。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带动了各项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900亿元,同比增长12%。2003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完成竣工产值14988亿元,比上年增加1259亿元,增长9.2%。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国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59亿元,增长23.8%。2004年1季度,中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1.3%。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1746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54.2%。新开工房屋面积3.05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5.1%。按照一般的统计规律,近年来建安费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稳定在64%左右。在城市化率提高约1.5个百分点、奥运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工程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因素作用下,2004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预计将达到48%。因此,预计2004年建筑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建筑业总产值预计同比增长20%左右,建筑业的行业增长景气指数将平稳上升,但是增长速度将会放缓,略低于2003年。从建筑需求来看,2004年除了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需求热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建设、工业建设、城市间道路交通建设将成为突出的亮点,建设需求将在保持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同时,趋于向次中心城市转移,向城郊转移,向乡间转移。我国现有的各种建设工程技术法规大约有3500项,要求强制执行的有2700多项。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存在制定、实施、修改方面透明度差、强制性标准范围过宽、数量过多等问题。而且,由于基本建设投资由过去国家单一主体向个小项目,然后直接发包,或者以部分工程项目进行招标。当然,工程承揽者也会投桃报李,把大工程中的小项目如绿化铺设等让给建设单位的“掌权者”去做。这种默契与直接收受金钱贿赂的风险相比,可谓是小多了。2.2.5工程施工、材料采购环节的寻租行为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上。建筑材料市场放开搞活以后,市场竞争日趋剧烈,某些采购人员收受供货方的贿赂后,抬高材料价格,从中捞取好处。如某经济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利用其负责该公司购买有关基建工程项目的钢材等业务之工作便利,收受他人送来的贿赂款数万元。此外,有些建筑单位主管人员,虚报、冒算建筑材料,加大开支,从中大肆贪污侵占。如某开发区建筑公司原一经理,利用其负责某工程项目的施工和管理的职务便利,采取伪造工资发放表、套开发票的方式,非法侵占工料款数十万元。2.2.6建筑监理环节的寻租行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许多中介机构已经承担了大量原先由政府承担的管理职能,因此依法加强对其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监理人员的寻租行为主要表现在工程量的签证,和工程进度款的拨给上。虽然工程量的签证,工程进度款的拨给,还要有业主同意才能生效,但监理人员无疑是第一道关口,拥有一定的权力,也就有一定的寻租空间。一部分监理人员就利用职权,对施工单位吃拿卡要。如报纸报道,长江某处防洪工程,要求往长江里抛填片石,因为事后很难复查,工程量必须现场记录。有监理人员就利用职权,和施工单位勾结起来,虚报工程量。2.2.7验收环节的寻租行为在质量验收环节上。建筑质监部门作为政府权力的代理人,行使建筑市场监管职能,其失信行为引发了工程建设领域大量的腐败案件。某些建筑单位为使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向施工管理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行贿。建筑监管部门的某些人员,在工程完工评定质量等级时,利用职权对施工单位吃拿卡要。致使工程等级向上或向下浮动一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寻租行为的本质是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产权不明晰给机会主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包括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的目标对信息加以隐藏和扭曲。如果交易仅仅建立在承诺的基础上,未来的风险是很大的。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明晰,个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可能从企业的信誉中获利,出于机会主义的动机,只要能谋取自身利益,就没有讲信誉的积极性了。我国建筑市场的种种寻租行为,如在招投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在合同签订后违背承诺,拖欠工程款,不注重工程质量,力图逃避责任等等就是机会主义行为和产权不明晰的结果。从制度经济学看,尽管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可能根除,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和加强制度约束来最大限度地遏制当事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2)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是建筑市场失信的根源。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使得绝大多数市场上交易双方的信息日益不对称,建筑市场亦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市场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一方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履约能力及其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趋利动机往往诱使其采取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而另一方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情况,在交易中处于劣势,他担心对方会损害其利益,从而在交易中往往趋于谨慎。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建筑市场的逆向选择。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在过去有违约的“前科”,但招标方对此并不了解;而招标方在过去有拖欠工程款的行为,投标方也不知情。这样很容易产生逆向选择。近年来,建筑行业中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的建筑企业在投标中竞争不过水平低的企业,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逆向选择的结果。在合约签订之后,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建筑市场的道德风险行为。例如工程签订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寻租行为及工程监理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7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