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一专题内容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第三节第二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一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三个倡导的逻辑联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个包含着思想理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等等丰富内容和诸多要素的价值认同的整体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1、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天生就不平等,人的富贵命运由上天决定,人人都要服从上天安排,奴隶制是天然合理的等价值观念。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里面就提出过,世界上有些人有天赋自由的本性,另一些人则天然成为奴隶的价值观念。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2、封建社会“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子有亲,君臣有意,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仁、义、礼、智、信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3、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发展新中国初期:五爱八十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把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倡导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准则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行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表达的是国家的意志,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理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强国文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表达的是社会秩序,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价值诉求和期待自由在当代中国,自由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平等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平等问题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共有17处之多。不仅在价值观层面强调平等,而且还提出了涉及各个方面的平等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公正较为全面的公平思想体系竞争公平教育公平分配公平教育公平分配公平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准则法治法治是治国理政根本方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表达的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是对社会成员的道德约束。敬业:在平凡中铸就非凡诚信:为人之本兴国之基爱国:公民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爱国敬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行为诚信友善社会诚信司法公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三个倡导的逻辑联系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相辅相成、密切相联,形成一个整体。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引领着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承载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规范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孕育在国家和社会价值之中,融入在国家和社会价值之中。这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价值取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有机统一,将国家、社会、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和优势,是区别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征。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意义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2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3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性规定;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核心价值观是塑造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维系国家的精神纽带,是支撑国家的文化支柱。一个国家的向心力,很重要的是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凡是不能够培养出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公民的国家,不能称其为泱泱大国;凡是不能把公民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传给下一代的国家,不能是一个好的国家。--------美国教育家(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分配形式、利益关系越来越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取向同时并存,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越来越多(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实现和谐社会。(三)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精神崛起思想崛起文化崛起九个大国崛起核心价值观的崛起中国实现大国崛起(三)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中国在向世界树起自己的价值观之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世界的文明进入中国,中国的文明也走向世界。但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文化大国、文化创造大国、文化产业大国,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三)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传统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华文明传统——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潜力第三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德才兼备无愧于时代业绩第一任务是学习德才兼备无愧于人民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践出真知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推动发展!创新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规定和价值目标保持个性,彰显本色
本文标题:形势与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9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