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手工制作对幼儿的好处
3-4岁幼儿在手工活动中,处于好奇和好动的本能,对手工工具材料发生兴趣,有时引起自发的游戏活动,进入目的不十分明确的模仿活动,这是幼儿学习手工活动的开始,如纸工活动很少有独立创造的造型,大部是模仿为主,能按一定的顺序方法来操作完成,这时,成人应以游戏的口吻,同幼儿边玩边做,如玩动物园游戏时,小饲养员用泥捏只熊来做客等;奶奶过生日时,用笔画长寿面、还可把纸撕成长条、用泥搓成面条、用剪刀剪等表示长寿面送给奶奶,这样,边玩边做的同时,初步锻炼幼儿的思维,发展手的小肌肉灵活和协调性。4-5岁幼儿开始把生活中直接感知的东西,通过手工表现出来,如剪纸,这个时期能剪出较整齐的物体形状,把纸片折叠起来剪图案,打开纸能出图案形状,像三瓣或多瓣花,各种形状的树、车、房屋等,用泥捏、团、搓些水果、小动物、人物等,在玩泥的过程也会使用些辅助材料,做些进一步的加工、装饰,也可用些废旧物做些自己喜爱的玩具,如纸盒、汽车、小家具,用报纸、挂历纸裁剪娃娃衣服,做些面具、头饰,用废药瓶做偶像等。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品格手工制作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活动。手工制作是指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多种纸张等进行创作的活动。由于手工制作材料多样以及可塑性强等特点,激起了幼儿的创作、活动的兴趣,所以幼儿对于手工制作可以说是情有独钟的。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之一就是其拥有创造的能力。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人或者个别人所独有的,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创造能力能否得到发挥,与创造品格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关系。手工制作能够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在手工制作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品格,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呢?1.积极的引导,激发幼儿创造动机。只有渴望创造才有可能创造,创造动机是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为此,首先要激发幼儿创作的需要。对于新入园或者不喜欢手工制作的幼儿,教师要进行积极地引导,激发幼儿活动的动机,对于熟练掌握技巧的幼儿来说,教师要引导其发现手工制作中的乐趣,能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比如说:进行纸盒装饰。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纸盒的颜色、大小等,讨论装饰方法,让幼儿产生活动的欲望。教师还可以示范性的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创作兴趣。2.多种材料的投放,提高幼儿创造热情。积极的情绪是成功的重要前提,而创造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能够让幼儿产生积极地情绪体验,提高创造的速度与节奏,甚至能提高创造活动的持久性。3-6岁幼儿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对于某件事情的兴趣和热情持续的时间很短。要提高幼儿在手工制作中的创造热情,就要在材料上下功夫。其实,任何废旧材料都能成为我们的创作材料,按照幼儿能力的不同,兴趣的不同,我们可以对材料进行更新与交替,这样就能够不断引起幼儿创造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3.不断的鼓励前进,磨砺幼儿创造意志。由于年龄段的问题,幼儿都比较活泼好动,做起事情来往往“有始无终”,所以我们在创作活动中,也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意志,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引导幼儿自觉地沿着自己制定的创造目标,克服困难,不达目的不罢休。4.不断的启发与诱导,发展幼儿创造思维。人类的所进行的所有的创造性活动,从普通的加减运算,到神舟七号的上天;从幼儿的“大作”,到画家的传世之作,都离不开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提高幼儿创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品格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对于刚开始活动的幼儿来说,教师可以提供成品,让幼儿观察研究,“想一想,它是通过什么办法做成的呢?”然后试一试,制作一个相同的作品;对于熟悉活动的幼儿来说,教师可以进行命题,首先让幼儿自己想象作品的形象,思考制作的过程,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自己作品;对于能熟练的完成一件作品的幼儿来说,教师要启发幼儿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并尝试向大家讲解制作过程,从而不断地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手工制作因为其材料的多样性、制作的随意性、材料的可塑性,成为了幼儿创作、提高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培养幼儿良好创造品格的媒介。在培养创造品格时,我们只要抓住了创造品格四要素:创造动机、创造情感、创造意志、创造品德的培养,就能更好的运用好手工制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造品格是伴随着人的成长、发展所形成和凝聚起来的品性和风格,不是某个时间段所特有的,所以,创造品格的培养,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发掘出更多的形式与方法,为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添砖加瓦。手工制作促进儿童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手工制作正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有利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有利于全面开发学生创造力。这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用价值。1、促进生理机制发展脑科学揭示脑左右半球有相对分工,左脑是语言逻辑的优势半球,主管逻辑性心理活动,如逻辑记忆、逻辑思维;右脑则是非逻辑性心理活动场所,主管情感、情绪、形象记忆、空间知觉、直觉、艺术欣赏等。左右半球在学生的创造活动中各司其职,缺一不可。但长期以来,教学过程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在逻辑记忆上,而忽略了直觉、灵感、情绪学习,这使右脑的开发和左右脑的沟通显得薄弱。手工制作便需要左右脑的同步合作沟通来完成。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调动了儿童的全部感官的活动,既是左右手的合作协调,同时也是手与脑的协调训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有了感性认识,才会激发创作欲望与灵感,通过材料工具的选择搭配,完成原有的设计意图,从而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这与进化论中人到猿的进化过程中手的进化促进脑的进化是一致的。2、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小学时期,由于大脑皮层的发育成长,学生脑的活动能力大大加强,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逐渐平衡。他们更好地接受外界刺激,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的思维想象不断发展。在认真快乐地动手制作中,学生的情感、意志力、个性品质都得到培养,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3、促进智力发展手工制作中主题与材料的开放性,使学生的创作个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不受行为模式的定型,不受规范习惯的束缚,只有大胆地尝试,因此他们在手工制作中思维较其他活动更开阔,最充分地表达现有水平,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对想象中的东西进行创造,在从虚到实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4、促进交往能力发展在手工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孩子之间进行相互的配合和帮助,这就锻炼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本文标题:手工制作对幼儿的好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0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