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综合实践课有效课堂的实施途径
浅析综合实践课有效课堂的实施途径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初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进行理论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阐述了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提出应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并优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从而增强活动效果。关键词:综合实践课有效课堂实施途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是现实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学校现有的优秀师资,集中教师时间和精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的尝试,是现实中如何更好地、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的有益探索,最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为了在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的能力,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联想,是由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联想对综合实践的顺利开展有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合理联想呢?这里先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整体论视野而开发与实施的,活动内容的选择范围包括学习者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问题的探究体现了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最大区别就是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学生能力、课程目标、学习活动方式、活动空间等各个方面。(1)内容综合学科课程是以各学科的系统知识为目标,它主要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设计内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将学生的思维和认识活动引入系统学科的轨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知识可能会跨越甚至超出各门学科,自然、社会、思品、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环境、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等方面无所不融,拉近了学科课程和生活、社会、劳动技术、科学等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社会生活及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为基础设计学习内容: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2)能力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希望并努力使学生锻炼、获得、提高的不是一项或几项特殊技能,根据活动的需要,其能力培养是丰富多样的,如查找资料、动手制作、计算、阅读、书写等等。特别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般综合能力及想象、创造等高级思维能力。它重在培养学习者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习者能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综合使用各种方法,培养综合能力。(3)活动方式方法多样既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也有集体活动。2.实践性(1)侧重于“行”如“做”、“考察”、“实验”、“探究”等。(2)侧重交往3.开放性(1)活动目标的开放性(2)活动内容的开放性(3)活动方式的开放性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在于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建构自我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生成的过程。5.自主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实践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指导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在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后,该如何上好此课呢?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谈到学习的三种境界时,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乐之者”视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广泛的兴趣爱好,加上刻苦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乃至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二、实践活动发挥课程效应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脑中信息(知识、经验)储存的数量和质量,是联想的源泉和基础。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上协调储存,而且要多角度、多途径、多层次储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活动,多方面搜集活动的各种信息,只有达到量变,才能引起相应的质变。三、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富实践活动内容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四、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部分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生活自理能力很有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教师应“逼”着孩子“走”,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著,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也要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等。因此,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获得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五、善于联想,优化方案经过联想,活动中产生了大量新奇构思和设计方案,但还要优化组合,争取方案最优化。因而,可从审美、逻辑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选择,进一步甄别,寻找解决问题的间接通道,在标新立异、震撼心灵的同时,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增强意识,锻炼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路途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综合实践活动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密切的联系: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升华,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与某些学科教学打通。以上几点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及一些名师的论述总结概括而来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一旦这种因素得到调动并与智力因素紧密结合,必将绽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收获丰硕的成果。参考文献:[1]有宝华.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2).[2]李臣之.综合活动课程教学过程论.课程·教材·教法,2006(8).[3]俞国良,等.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4]李芒.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研究,2002(3).[5]马英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吉林教育,2008(21-22).[6]王孝华.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09.04.
本文标题:综合实践课有效课堂的实施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0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