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1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与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2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厚度0.2um以上,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的,与四周界限分明的黏液性物质。3芽胞: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核质逐渐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4质粒:是细菌核质外的环形闭合双链DNA分子,携有遗传信息,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可自我复制、自我转移及丢失。5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是从细胞膜长出,伸到细胞壁外面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6中介体:是细菌部分细胞膜向胞质内凹陷折叠成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参与细菌的分裂。7菌毛:是某些菌体表面上的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蛋白性丝状物。8L型细菌:在某些情况下,细菌细胞壁受损后,细菌不一定死亡而成为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去除诱因后可回复为原菌。9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脂质A,菌体死亡裂解后才能释放出来。10外毒素:是由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具有毒性作用的蛋白质。11菌落:是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12培养基:是指将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调配而成的培养基质。13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选择抑制或杀死其他生物细胞的物质。14纯培养:挑选一个菌落,移种到另一个培养基中,生长出来的细菌均为纯种,即纯培养。15热原质:是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物质,将极微量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16菌苔: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过分密集而形成片状,称菌苔。17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或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可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18毒性噬菌体:指在宿主菌体内增殖,并最终裂解细菌,建立溶菌周期的噬菌体。19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可与细菌染色体DNA整合,并能与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20前噬菌体:指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21溶原性细菌:指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22噬菌体斑:在固体培养基中,将适量的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培养后,培养基表面可出现透明的溶菌空斑,称为噬菌体斑。23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染色体外的DNA。24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将其整合于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特性的过程。25转导:是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26接合:是供体菌和受体菌通过直接接触,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受体菌。27溶原性转换:溶原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28突变:是细菌的遗传基因发生突然而稳定的结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型变异。29转位因子:是细菌染色体DNA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核苷酸序列,能在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之间自行转移位置,是细菌体内可移动的遗传物质。30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的相对不敏感性或耐受性。32细菌多重耐药性:指某些细菌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的特性。33细菌获得耐药性:是细菌在生活过程中发生的耐药性变异,以致对原来敏感的抗菌药物变为不敏感或敏感性降低。34感染:指细菌突破宿主防御机制,在体内生长繁殖、释放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35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即一定条件下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或50%的组织培养细胞发生感染的最小细菌数量或毒素剂量。36条件致病菌/机会性致病菌:能引起机会性感染的所有微生物。37菌群失调:常发生在长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后,一部分敏感菌受抑制,耐药菌失去制约而得以生长,造成宿主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称为菌群失调。38正常菌群:是定居于人体表和开放性腔道中的细菌,一般情况下,对菌体有益无害。39微生态调节剂:是参与调整机体微生态平衡的微生物制剂,包括正常微生物的优势种群和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制剂。40带菌状态:有时致病菌在显性或隐性感染后并未立即消失,而会在体内存留一段时间,与机体免疫力保持相对平衡,是为带菌状态。41血清学诊断:用已知的细菌或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可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42疫苗:是用各种微生物及其成分制备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43亚单位疫苗:是通过理化方法去除病原体中与诱导免疫力无关的组分,提取纯化有效特异性抗原所制成的疫苗。44基因工程疫苗:用分子克隆技术将病原体相应抗原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后用作疫苗。45类毒素:是将某些细菌的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使其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品。46血浆凝固酶(coagulase):由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是一种能使含有柠檬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47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表面蛋白,位于菌体表面,是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呈共价结合,是完全抗原。48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colitis):正常人肠道内有少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寄居,当正常菌群类杆菌、大肠杆菌等优势菌因抗菌药物的应用而被抑制或杀死后,耐药性葡萄球菌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其本质是一种菌群失调性肠炎,病理特点是肠黏膜覆盖一层炎性假膜,故称为假膜性肠炎。49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SOtest):是一项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有链球菌溶素O抗体的中和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约在250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50肠热症:是指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的总称,均以持续性高热及肠黏膜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为主,故称为肠热症。51肥达试验(Widaltest):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用以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以协助诊断肠热症。52不耐热肠毒素(LT):是由肠产毒型大肠杆菌产生的一种65℃30分钟即被破坏的毒素,包括A、B两种亚单位。B亚单位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A亚单位进入细胞作用于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增加,从而刺激细胞分泌过度而引起腹泻。53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群必须在厌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54汹涌发酵(stormyfementation):是产气荚膜梭菌生化反应活泼的一种突出反应,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在牛奶培养基中分解乳酸产酸产气,将凝固的蛋白质冲成蜂窝状,甚至冲走管口活塞,气势汹涌,故名。55TAT:即破伤风抗毒素,是特异性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免疫血清。56卡介苗(BCG):是将有毒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于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菌株。57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58传染性免疫/有菌免疫:常见于某些胞内寄生菌的感染,机体特异性免疫的建立与维持有赖于病原菌在体内的存在,一旦体内病原菌消失,免疫力也随之消失,故称为传染性免疫。59麻风细胞/泡沫细胞:将麻风患者渗出物标本涂片,可见有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的感染细胞,胞浆呈泡沫状,故名。60卫星现象: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培养基上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距离越近的越大,越远的越小,此现象为卫星现象。61动物源性细菌:某些病原菌可同时感染动物和人类,且人类大多是由于接触了感染的动物或其污染物而受到传染。62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指某些病原微生物可同时感染动物和人类,且人类大多是由于接触了感染的动物而受到传染。63波浪热:为布鲁菌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以间歇性、反复发热为特征的感染病。布鲁菌侵入机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该细胞内繁殖,细菌继而从淋巴结侵入血液,出现菌血症,并由于内毒素的作用使患者发热,随后细菌经血液扩散到肝、脾、骨髓等脏器细胞,发热也逐渐消退。当细菌在细胞内繁殖到一定程度时可再度入血,又出现菌血症而导致发热。如此反复多次形成菌血症,使患者热型呈波浪式,故称波浪热。64炭疽毒素:有炭疽芽胞杆菌产生的外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65硫磺样颗粒:是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脓样物质中的、肉眼可见的黄色硫磺状小颗粒,它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66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以二分裂繁殖方式为主和能在无生命培养基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67立克次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菌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68外斐反应:是利用斑诊伤寒等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的菌体抗原有共同抗原成分而应用变形杆菌OX19和OX2及OXk菌株体抗原代替立克次体的抗原检测患者体内相应抗体的交叉凝集反应,可供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的辅助诊断。69衣原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持续发育周期、能通过滤菌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68原体(EB):是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发育周期中具有感染性、无繁殖能力的、小而致密颗粒,有胞壁,是发育成熟的与衣原体。70始体:是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发育周期中的繁殖型、具有繁殖能力、无感染性和细胞壁、大而结构疏松的颗粒,又称网状体。71螺旋体(Spirochete):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72显微镜凝集试验:又称凝溶试验,即用活钩端螺旋体作为抗原,与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凝集团;当有一定量补体存在时,会出现溶解现象。73病毒:是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严格寄生在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74病毒体:是指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颗粒,是病毒在细胞外的典型结构形式。75复制周期:是指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增殖,最后产生并释放子代病毒的过程。76顿挫感染:是指有些宿主细胞不能全部提供病毒复制所需的必要因子,致使所复制的病毒为不完整的、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或亚颗粒,这种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77缺陷病毒:是指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某一基因位点改变,导致不能进行正常增殖,复制不出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78干扰现象:是指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79缺陷干扰颗粒(DIP):是指能够发生干扰作用的缺陷病毒。缺陷病毒复制速度快,当其与感染性病毒颗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可与感染性病毒颗粒竞争有限的复制酶,从而干扰后者的增殖。80互补作用:是指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其中一种病毒的基因产物可促使另一种病毒增殖的作用。81表型混合:是指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能会出现一种病毒的核酸被装入另一种病毒的衣壳中,从而导致其生物学特征发生改变的现象。82灭活:是指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83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的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也包括从动物到动物再到人的传播,为多数病毒的传播方式。84垂直传播:是指病毒由宿主的亲代通过特定的方式或途径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85细胞病变作用(CPE):在体外病毒的细胞培养过程中,因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导致细胞损伤,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变圆、坏死,从胞壁脱落等现象,称之为CPE。86稳定状态感染:是指由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引起的感染。87前病
本文标题: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1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