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08)10-00摘要:本文在阐述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思想理念、教育内容、教师角色和工作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的构想,最后简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现实选择。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创新内容;现实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把新世纪的人类带进了“网络时代”。互联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和人类的未来,改变着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冲击着当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等。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军人——政治辅导员,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人们的思想观念乃至行为习惯,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只有正确地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外部环境,才能正确认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必要性。当前由互联网所孕育的网络环境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方式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为双重性。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空间概念,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行为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成果和世界文化的大交流和大创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和交友平台,以及社会实践环境。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运用也为反动、迷信、色情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更迅捷的渠道和更广阔的空间,西方社会更是借助互联网大肆鼓吹其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宣传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散布新的精神鸦片,它们腐蚀着高校中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部分青年。另外,网络沉溺与网络犯罪,更使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航向,丧失了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在当今的社会网络环境下,作为政治辅导员,我们必须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点。对于积极影响,我们无疑要大力提倡,但对于负面影响,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一)、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更新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无论是在知识传播或是道德教化上都充当了一种权威的角色,学生只能无条件、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权威的灌输。但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思想政治主体与受教育客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系统和信息接收系统,加上当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教师的权威角色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出现了逆反心理。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顺应当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途径的变化,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树立民主化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自然平等的身份与他们共同交流和讨论,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与此同时,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为背景,在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脉搏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这一开放性、新颖性、个体性、交互性的工具,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信念,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它为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开辟了新的领域,从而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面向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传统思想政治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如由互联网孕育和催生的诸如自由和共享、互助和奉献、开放和兼容等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应该不断地充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富有成效。(三)、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角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角色创新主要是指提高施教者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质,建立一支符合网络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所要求的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这是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有力的软件设施和组织保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军人——高校政治辅导员,要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加强理论学习,注意积累经验并加快角色调适与创新。教师角色定位要从教育主题的灌输者、说教者转变为网络传播中的“把关员”,既是教育者,又具有非主体性的特点;既具有高新技术、广博知识和良好品德,又不以权威自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输者,又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监控者;既不强行“说服”,又能积极提供“选择”和“引导”,与大学生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使自身更具有人情味、更有亲和力,也更具有取得教育效果的魅力,从而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境界。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现实要求(一)、把握网络思想教育的特点,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的实效性网络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应用领域。深入开展网络思想教育的研究和创新,关键在于把握网络思想教育的特点。首先,实践性强。道德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人类的实践精神。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而在网络思想教育中显得更为突出。高校的青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解决思想的困惑。网络技术带来的鲜活的现实生活,不是象牙之塔里所能预计和设想得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实践当作手段和目的,尤其在网络技术日臻发达的今天,更有必要让学生通过生活的考验,认识到思想差距,体会发展的辩证法。在实践的社会舞台中找寻创造的伟大,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其次,技术性强。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网络是网络思想教育的最基本的实现基础和运行机制。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高新技术以及广博的知识,可以传授并指导大学生运用网络时代所提供的条件,去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从而使其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校园。再次,有效性问题突出。网络环境下,影响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更为复杂,而且多变性和不可控性明显增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注重实效性,正如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二)、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现实需要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存在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需要。其表现为二种趋向:一部分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具备较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政治责任感,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但是网络意识淡薄、不能熟练使用和驾驭网络并及时解决网络传播中的问题。信息把握和处理方面的素质也有所欠缺;另一部分是新辅导员——绝大部分都是在扩招的形势下进入教师队伍的。辅导员是在高校师生比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虽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理论与实作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培养和提升。因此,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应着力建设一支以专业化和职业化为目标,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实作水平,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总之,只要我们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网络条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意识,就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生机、活力,达到更新更高的水平。参考文献:1、张再兴《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曾俐《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1)3、窦宝剑《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
本文标题: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3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