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冲破国民党严密的封锁线四个多月的实地考察14本密密麻麻的笔记本30卷胶卷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消息中国万千青年走上革命之路加拿大白求恩毅然奔赴抗日前线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此时,与中国共产党、红军有关的消息也被严密封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样去形容:“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过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苏区和红军的存在成了一个谜。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可动摇的力量推动他们豁出性命去拥护这种政见?他们运动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使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为了解开这些谜语,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土匪聚集的地方”,通过采访和考察得到第一手资料,整理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红色中国解谜之旅目录内容?顺序?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1、通过自己的见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到了共产党和统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采访了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等。描述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寻找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人物:周恩来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他毫不犹豫地背弃了大官僚家庭,投身火热的学生运动,身陷牢狱;他怀着坚定的革命决心,走到素无接触的工人阶级当中,成功组织了大罢工!他在南方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坦克装甲车!他身患重病,九死一生,却从不承认失败,始终不屈不挠!始终满怀信心!始终冷静谨慎!始终亲切温和!始终愉快乐观!他,既是共产党的主要领导,又是红军普通的一员!他的身上,闪烁着红军特有的精神!朱总司令大胆无畏、大公无私、无比勇敢、经历很多苦难但仍然忠于民族,甚至放弃了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他是一个伟大的人。2、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深入红军战士和根据地老百姓你之中,调查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解谜“红军,没有任何大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金钱,也没有现在技术,他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过大自己的队伍”3、不仅记录和考察得到了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多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两个层面的事实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重点:(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重点:(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过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顺序?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记录见闻目录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第十一篇回到保安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一九三八年年中译本作者序》•他在序言的最后一句写到;•——谨向英勇的中国致敬,并遥祝最后的胜利!红星照耀中国•他临终的遗言是什么?•——我热爱中国《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兴趣调查喜欢的人数:12人。不喜欢的人数:41人喜欢的理由:人物真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长征写得比较感人不喜欢的理由:书名缺乏吸引力人物众多语言枯燥乏味叙述不够生动情感难以理解纪实作品: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特点:用事实说话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红星照耀中国》就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记录见闻的,作者耳闻目睹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红色中国”这个谜。其次,边读边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域做些什么?中线突出了什么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方面的内容:1、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2、“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过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再次,把握作品“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带着疑虑出发采访,采访结束后形成自己的观点,预言“红色中国”最后一定获得胜利。我们要善于把握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句,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最后,阅读纪实作品,最终要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即要下哦那个事实中汲取营养;向作者“取经”;善于联系、比较和分析。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首先要从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其次要学习作者斯诺作为记者的敬业精神和探求真理的勇气;再次要善于参考相关资料(如历史课本及其他记录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历史的纪实作品),并联系当今社会进行分析和思考。谜红军?苏维埃?共产党?阶段任务要求第一阶段(11月10日-20日)阅读全书边读边画,寻找谜底。第二阶段(12月21日-1月1日)《长征》专题阅读1.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依次写下牺牲人数、重要事件,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探讨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意义。2.搜集长征的相关资料。阅读规划阅读规划阶段任务要求第三阶段(1月2日-1月13日)读书交流汇报1.选择一个主题讨论:①我最喜欢(敬佩)的红军;②我心中的长征;③我所了解的苏维埃;④难忘的西北之旅;⑤探究报告文学的艺术魅力。2.写一篇读后感。
本文标题:红星照耀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6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