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时期
-.--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时期,东西方对农业具有基本一致的认识。现代中西方农业概念对比分析第一,农业的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第二,一直到传统农业阶段之前,中西方农业概念基本一致第三,近代中国农业概念与传统农业概念相比变化小。而近代西方农业概念与其传统农业概念相比变化大。因而近代中西方农业概念存在明显差别第四,西方农业概念中明确包含农产品加工业内容,我国农业概念中或者没有提及,或者明确指出其不在农业范畴之中第五,西方农业概念中明确包含农产品商业销售。我国农业概念中则尚未涉及这一内容第六,西方农业概念中包含农业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科技部门、信息部门。我国农业概念中尚未涉及此类内容我国农业概念定义认识由生物生产与其产前产后工商业,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农业管理体系与农业科教体系共同构成的产业部门为农业。农业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本质: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将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各种动植物产品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最根本特征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基本特征:(1)土地在农业中的特殊重要性(2)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3)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4)农业生产的社会性第二节农业的功能1.农业的社会功能(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衣、食、住、行(2)农业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3)农业是人类社会政治的基础(4)农业是人类文化的根基所在2.农业的经济功能(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市场(3)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3.农业的生态功能(1)调整与稳定人类生态系统(2)缓冲人类对非农系统压力(3)提供人类生活基本物质环境新时期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五F农业功能:食物Food饲料Feed纤维Fiber燃料Fuel休闲Fun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的传播世界农业的起源是多中心的。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历史产物。近10,000年来,世界农业的历史是一个由点状、到线状、条带状、片状持续发展扩大的历史。这种由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的历程说明,人类社会对农业选择的必然性。人类在实践中形成了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以及产前服务、产后加工及管理在内的广义的农业概念农业的起源中心:西亚中亚中美洲西亚农业起源中心西亚农业最早(大约距今1万年)发生在以安娜特利亚和札格罗斯山地为“伞面”,以叙利亚、巴勒斯坦为伞柄的伞形地带。是西方人习指的近东或中东。以后西亚、欧洲、北非的原始农业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东亚农业的起源中心是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恒河流域。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成为天然屏障,直至青铜器时代以前,东亚与西亚一直处于分割状态,导致东亚农业最初独立起源与发展中美洲农业起源中心约在两万多年前,亚洲人经白令海峡进入美洲阿拉斯加,有一部分游移到中美、南美农业起源地的特征(1)纬度特征,农业起源的三个中心正巧是在北纬15°-45°之间的地带。如果去掉新大陆起源点之后,旧大陆的起源点则发生在北纬45°线上(2)发生在温带、半干旱、稀树草原、丘陵地区,不在高湿地区或极度干旱地区,既非寒带,也非热带。不在森林或草原地带,不在山区或冲积平原原始农业的传播以西亚为中心的传播现代考古学以掌握的知识表明,西亚农业起源中心是农业起源最早的中心。它形成之后,先后以五条途径向四周传播。英国科学家,A.J.阿默曼,通过多年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农业文化每年扩展1km。以东、南亚为中心的原始农业的传播长江流域的农业先后向南传播到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恒河流域文明则传播到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地;黄河流域文明成熟较早,大约在周代其通过黄河流域下游向北、向东传播到我国三江平原、朝鲜、日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东亚、南亚农耕文化区。以中美洲为中心的原始农业传播新大陆农业是在与旧大陆隔绝的情况完成传播的。公元前3000-4700年,南美沿海兴起了-.--前陶器时代村庄。种植辣椒、南瓜、菜豆、块根、块茎、棉花(历史早于墨西哥)。到公元前1500年,玉米由中美洲传到南美。这个过程中美洲农业起源大约持续了3500-4500年。这之后美洲的原始农业一直延续到16世纪欧洲人大量到来之后。原始农业的成就(1)基本完成了农作物的驯化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大麦、小麦(耶莫地区遗址,距今9000年前)大麦、小麦(埃及巴达里遗址,距今7500年前)东亚农业起源中心:粟(河北武安磁山,距今8000年前)稷、黍(辽宁沈阳新乐遗址,距今7000年前)水稻(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前)小麦、大麦(甘肃东灰山遗址,距今5000年)蚕豆(浙江钱山漾遗址,距今4800年前)大豆(黑龙江牡丹屯遗址,距今4000年前)高粱(辽宁三道壕遗址,距今2200年前)中美洲农业起源中心:辣椒、南瓜、菜豆(特瓦坎谷地遗址,距今5400~7000年前)块根、块茎、棉花(南美沿海地区遗址,距今5000~6700年前(2)基本完成了现有家畜的驯化西亚农业起源中心羊(沙尼达-萨威·克米地区遗址,10000年前,埃及巴达里遗址,6500年前)山羊(耶莫地区遗址,9000年前,埃及巴达里遗址,6500年前)牛、驴(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时期,距今5000~6000年前)东亚农业起源中心猪(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年前)狗、羊、鸡(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距今7500年前)牛(河南大坟口遗址,距今6000年前)水牛(河南王因遗址,距今6000年前)蚕(河南仰韶遗址,距今6000年前)马(龙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前)鱼(诗经,距今3100年前)鸭(《吴地记》,距今2770年前)中美州农业起源中心火鸡,羊鸵3)农业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从距今10000年左右农业起源,到3000年前左右传统农业形成之前,依靠人类的不懈努力,原始农业已经在分布到欧洲、亚洲大部、中美州、南美州及北非。农业生产传播到了与当时人类足迹范围基本相当的区域(4)积累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经验原始农业的特征生产关系:氏族所有制-部落联盟-.--生产力:石器、木棒-木制工具-陶、铜生产方式:采集-刀耕火种、游牧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社会分工:以生理基础划分传统农业的产生1.1古希腊文明与传统农业的形成公元前12~18世纪,希腊文明形成。产生基础:第一,曲折的海岸线、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农业起源地与新开拓区域之间建立起发达的贸易交流;第二,在希腊文明之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古埃及已具有木犁耕作的历史基础;第三,公元前12世纪,位于伊朗高原附近的赫蒂王朝发明了冶铁技术,赫蒂王朝灭亡后,有关技术传到希腊。大约在同一时期,古希腊完成了铁犁头制造。铁犁牛耕(古希腊文明产生的最重要基础)的农业开始,传统农业形成。1.2中国传统农业的产生中国在周朝中期即春秋中期(770~475B.C)开始使用铁器。欧洲传统农业的发展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统治意大利。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取代希腊形成罗马帝国。大约在同一时期,完成了铁犁壁的改造。罗马文明奠定了欧洲传统农业的基础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中国在使用铁犁的同一时期,发展了选种、使用厩肥、种植绿肥及土壤耕作技术等。东西方两大农业体系比较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称中国的农业是“合理农业的典范”传统农业基本特征生产关系:奴隶制或佃农制生产力:牛犁-马犁、灌溉生产方式:轮耕、定耕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社会分工:多种技术的社会分工传统农业的成就5.1农业生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交流:在夏、商、周时期便同国外有友好交往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一方面在外交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方面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把欧亚大陆连接起来。5.2形成完备的耕作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选种措施周代已经出现施肥措施古罗马时期,夏代左右-.--耕作措施希腊时期,春秋时期我国汉代发明了精巧的犁,唐代以后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精耕细作的农作体系灌溉措施苏美尔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轮作措施罗马时期“二圃制”,汉代麦粟连作5.3农牧结合,开拓农业生产范畴传统农业形成发展的历史是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竞争中完成的。而且每次文化交锋带来的结果都是民族的大融合,以及农耕文化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秦始皇时期,中国实际上是实现了两个统一:中原地区:秦朝;北方地区:匈奴。天子称匈奴的单于为“大单于”。(长城从秦朝一直建到明朝)此后整体来看,军事上,游牧民族一直向南扩张;文化上,农耕文化一直向北蔓延。5.4形成农业生产技术及管理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国传统农业初期《汜胜之书》西汉汜胜之(公元前1世纪)世上最早的农业专著之一中国传统农业中期《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公元5世纪中)最古老的农业百科全书公元9世纪传到日本,后来又传到欧洲中国传统农业盛(末)期《农政全书》明朝徐光启(公元17世纪)集中国传统农学之大成工业革命期间一些主要发明1765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1779骡机英国克隆普顿1785水力织布机英国卡特莱特1785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1807轮船美国富尔顿1814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土地集中-圈地运动-资本与土地结合-改善工具提高技术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发明;18中叶: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1865年孟德尔三大遗传规律的提出等提供了孕育生长的温床2.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工具与技术发展里程碑1811年,英国的W.史密斯取得收割机的专利,标志手工向机械的开始19世纪中叶:化肥的产生1874年,蒸汽拖拉机在法国首次出现,进行耕地作业,德国人齐德勒合成DDT1931年,柴油拖拉机在美国诞生,机械替代畜力1941年,小麦育种,亩产由50kg到250kg3.现代农业的成就及问题成就1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变-.--2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农业专门化体系形成问题1生物多样性减弱:历史上曾栽培过3000余种作物,经传播、交流、淘汰,现在遍及全球的作物约为150种。其中作为世界主要衣食来源的作物有15种2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3人类文化基础受到削弱直到传统农业时期,人类主要生活在自然中。现代农业的推进,使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离开了土地,它们不再与活生生的生物打交道,转而同死气沉沉的物质共处,长年累月,人类固有的自然创造力趋于弱化。这是导致现代文化生活失去活力的重要原因农业文明产生的原因(1)气候学说亚里士多德(384~322B.C)(2)地形学说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3)人种学说19世纪法国的高比诺,英国的张伯伦等(4)地质学说(5)逆境学说本世纪初,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6)人口压力学说60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学家Esterboserup农业发展的历史动力1人口的增加2部落、民族、区域或国家间的竞争3获取较高商业利润4美化生活、提高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3.世界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3.1世界农业演变具有“3、2、1”的数字特征。3:三点起源,三支原始农业发展;2:二类传统农业发展模式;1: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在单一模式基础之上3.2农业的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由点状、线状发展到条块状,然后成大区,再转向立体垂直方向发展3.3不同历史阶段农业类型,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呈发展速度加快、延续时间缩短。原始农业大约持续了6000-7000年(美洲6500年,西亚、欧洲6200年左右,东亚5300年);传统农业经历了2500-3000年(西亚、欧洲3000年,东亚2600年);现代农业始于18世纪初,迄今只有300年3.4从农业起源至今,每一次大的农业进步,都伴随着人口幅员的扩大。全球农业的负担不断加大3.5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主导关系在不断变化。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传统农业时期主要矛盾转变为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矛盾;现代农业时期的主要矛盾正在逐步转变为人与自然的矛盾竞争关系。人类的活动力正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自然力,改变和创造着全新的自然环境。适应这种自然正是全人类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1.农业类型、农业区域与农业区划农业类型是人们对农业整体客观存在序列的认识反映。因为农业本身在不断进步,导致农业类型出现更新演替与发展变化,因此可以说农业类型是农业发展
本文标题: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6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