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实用标准文案文档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文化”界说1、“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椽传》。2、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印度。3、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2、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一)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二)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三)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四)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可分为两个自层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a、社会心理指的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b、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它们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以物化形式——通常是著作、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四海,传于后世。依其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又分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3、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为“小文化”。4、在汉语体系中,“文化”的本义是“以文教化”,所以属于“小文化”。实用标准文案文档三、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一)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三)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2、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上编。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一、疆域、政区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2、乾隆二十四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拥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3、今天,中国的领土为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4、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味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但并不是说国家建立以后就必定要划分行政区域。(一)秦汉都实行郡县制。(二)到了2世纪末的东汉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三)隋大业三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行郡、县二级制。(四)唐朝时,将郡改为州,并有16年时间又改州为郡,但基本上都是二级制。开元年间,在全国设置了15个道。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方镇(又称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形成了方镇(道)——州——县的三级制。(五)宋朝时,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各路转运使监管军民事务,形成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六)元朝时,全国设十一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省以下一般有路(或府)、州(或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七)明朝洪武九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为布使政司。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十三省或者十五省。省以下废除了路。(八)清初设十八省,以下只有府(或直隶州、直隶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还分为若干道。(九)中华民国废除了府一级政区,州、所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形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的政区是省(直辖市、自治区)——县二级制。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制与省——县二级制并存的局面。二、民族、人口1、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沙陀、契丹、女真、蒙古、满足都层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和满足还统治过整个中国。2、到了20世纪初,以云南腾冲——黑龙江瑷珲(今黑河)一线为界,中国形成了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3、历史上人口迁移最大的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4、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口被从长江以南迁至江淮之间、淮河流域,从长江中有迁至四川盆地,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此后直到20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迁入山区,从内地迁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5、今天的回族以13世纪自中亚、阿拉伯和波斯迁入的移民为主,吸收其他民族而逐渐形成的。三、地形、地貌1、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米以上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中国即有7座。2、中国的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三大阶梯”。3、中国的地形、地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表现在:(一)湖泊的发育和消亡;(二)水道和水系的变迁;(三)海路变迁;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四)黄土高原的变迁。四、气候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一)季风气候明显;(二)大陆性气候强;(三)气候类型多种多样。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地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2、地理环境在决定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原因是:(一)地理环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二)地理环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黄河中下游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1、中国境内的山脉走向:(一)东西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二)南北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三)北东向:太行山、大兴安岭;(四)北西向:阿尔泰山、祁连山;(五)弧形:喜马拉雅山2、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3、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1、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是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不能简单地作肯定或否定。实用标准文案文档(一)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二)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三)自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1、黄河中游地域: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域:屈家岭文化;钱塘江流域:河姆渡文化。2、春秋时期,政治家们的改革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表现在:管仲——“相地而衰征”李悝——“尽地力之教”商鞅改革秦国的“重农固本”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1、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表现在: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处于攻势状态。万里长城是体现。2、融合表现在:对于农耕民族——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丝绸之路、百家姓对于游牧民族——他们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出现了农耕化的趋向。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中国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实用标准文案文档1、土地是农耕社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2、西周时期,天子拥有土地的最终所有权。3、到西周后期,集体耕作的土地有了公田、私田之分。但劳动者要先种公田,然后耕作私田。这个时候,诸侯贵族从后天子那里取得土地,他们也逐渐和周天子一样,可以随意处理自己的封地,或作为战争的手段,掠夺别人的封地。“公田”和“私田”分野之后,有些耕作私田的劳动这也逐渐拥有对私田的部分所有权。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1、东周以后,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的现象普遍出现。2、商鞅在秦国推行“坏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日益合法化,普遍化。3、东周以后的土地私有化进程,也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而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国家直接向个体生产者征收赋税徭役。4、唐代中叶均田制被破坏之后,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契约制的租佃关系普遍出现,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个体生产者亦从封建社会前期以粮食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渐向多种经营的方向迈进。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是为了补充农耕经济的不足和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这种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又加上“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当农耕经济繁荣时,商品经济也繁荣;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时,商品经济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传统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农业:铁犁的使用、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蚕桑和茶叶的发展;(二)手工业:工艺品、纺织品、造船业、冶炼业、炼丹术、四大发明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1、从根本上讲,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实用标准文案文档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产生。2、中国的早熟的因素,不是作为封建社会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补充形态而出现的,这就使中国的农耕经济大大扩展了它的内涵结构,可以比较灵活从容地改变自己的表层结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各种变化。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1、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1、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特别是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的,这种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2、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由具有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双重性格,这种自我矛盾的政治结构度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组该作用。3、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4、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也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第四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2、中国文化正是伴随着农耕经济的长期延续而源远流长。中国文化的早期定型,使人们守旧思想,一方面为中国文化的长期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1、中国农耕经济的多元成分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2、中国文化一方面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化格局;另一方面,也由于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繁荣了中国文化;而且对于外域的文化,中国文化也是扬弃吸收。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1、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而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2、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国文化的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7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