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
12016年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浦东:一、文言文(39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自言改过,且曰:“子既以赦宥①,幸无使王烈②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③遗之,或问其故,烈曰:“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间年④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问姓名,不以告。翌日,老父失剑于路。人拾而守之,还见之,前者代担人。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烈遂使人推⑤之,乃昔时盗牛者也。【注】①宥:原谅、赦罪。②王烈:三国时人,以品德高尚闻名;③端:古布帛长度名。④闲年:隔年。⑤推:推举,褒奖。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盗者自言改过.()(2)幸无使.王烈闻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老父以为仁者,告之烈。12、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2分)——王烈嘉奖知耻恶者——盗牛者行善受人敬。13、下列启示与选文无关的两项是()()(4分)A、要充分相信别人。B、知耻恶者能从善。C、要勇于改正错误。D、行善意在图回报。E、要宽恕他人的过错。10.(4分)(1)过错,过失(2分)(2)让(2分)11.(2分)老人认为他是品德高尚的人,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王烈。12.(2分)盗牛者被抓知悔改(只答“被抓”或“知悔改”扣1分)13.(4分,各2分)AD宝山:(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冲谓吏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③。太祖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④柱乎?”一无所问。【注释】①太祖:曹操。②首罪:自首请罪。下文的“自归”也有自首的意思。③闻:报告。让……听到。④县:通“悬”。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4分)(1)其.主不吉其()(2)今单衣见.啮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冲于是以.刀穿单衣213.曹冲说“忧戚”的原因是“”,他这样说的目的是。(4分)14.联系上下文,“”中填入合适的词语,应该是()(2分)A.惊B.怒C.问D.笑(四)02分)11、(1)它的⑵被12、(2分,关键词“以”、“穿”)曹冲于是拿着刀戳穿(自己的)单衣13、(4分)单衣见啮(迷惑太祖)为库吏解围做准备14、(2分)D崇明:(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孙泰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1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2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其女弟○3。”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服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注释】○1姨妹:姨母的女儿○2二子:两个女儿○3女弟:妹妹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少.师皇甫颖少()(2)泰亟往还.之还()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B.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C.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D.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13、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具体表现:○1;○2。(4分)14、文中与“古贤之风”相照应的一个词是。(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1)小时候(2)归还(每格2分,共4分)12、B(2分)13、①没听从劝告,娶了身体有残疾的姐姐②归还了银灯台(每格2分,共4分)14、义〔2分)奉贤:3(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孙期传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6于家。【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与后文“里陌”意思相同,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6终:死。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相约不犯.孙先生舍()②期驱豕入草不顾.()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B、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C、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D、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13、孙期是个读书人,但他却不耻做粗鄙之事。其中,“牧豕于大泽中”是为_____;“驱豕入草不顾”是为了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4、根据本篇“传”的内容,完成下表。(4分)姓名:孙期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家庭成员:母亲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品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四)(12分)11、(1)侵犯,侵害(2分)(2)回头看,看(2分)12、D(2分)13、侍奉母亲(1分)拒绝做官(1分)14、(1)济阴成武(1分)(2)贫(1分)(3)孝敬长辈、仁爱谦让、淡泊名利等(2分)虹口:(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題(11分)太宗罢朝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③问曰:“何人犯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宮,安敢不贺?”上乃悦。注释:①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田舍汉:即乡巴佬。③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4(1)岂过.魏徵()(2)故魏徵得.直言()11.从文中看,太宗“怒”的原因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12.文德后“贺”太宗的具体行为是,目的是(4分)(四)(11分)10、(1)超过(2)能够11、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12、(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劝谏唐太宗做圣明的君主,听取直言(意到即可)黄浦:(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④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⑤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⑥,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束缚:被捆绑。②绮乌:城邑名。③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④适幸:恰好侥幸。○5且:将,将要。⑥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任命有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⑴自鲁之.齐()⑵乌封人跪而食.之()12、对句中划线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反而大有用途。B、(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并且可以被利用。C、(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并且可以被利用。D、(假如)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并且被齐国任用。13、结合上下文,封人暗地里问管仲“将何以报我”,可见他是个的人;而管仲用“我何以报”来回答封人,表现他的美德。(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一13题〔12分)11、(4分,每个2分)到……去同“饲”,喂12、〈3分〉13、(共5分)对人示好却谋图回报;贪图小恩小惠〈3分,意到即可)没有私心、不贪小利、秉公办事〈2分,意到即可)嘉定:(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有贵公子驾车出游者,策马驰驱,自矜①便捷。适与五套大车相撞击,公子颠踣○2于前。因挟父兄势,控诸③县官。官廉,得其情,谓之曰:“大车果撞小车,公子当仆④于后;今公子仆于前,是小车撞大车也。”罚令出赀⑤,为贾人修车费。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5【注】:①矜:傲慢,夸耀。②颠踣:跌倒③:诸,相当于“之于”。④仆:向前倒下,泛指跌倒。⑤赀:“通资”,资财,钱财。10.用现代汉语翻译线面的句子:官廉,得其情,谓之曰。11.县官对这起交通事故的具体分析思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A.先举出正面例子,再对比反面例子。B.先从整体情况说,再分两方面阐述。C.先假设撞车情形,再推理得出结论。D.先概括主要原因,再论证次要原因。12.“公子无以辩,惭忿而归”。其“惭”是因为__________,“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10.(3分)县官廉洁,了解了两车相撞的情况,对公子说:11.(4分)C12.(4分)公子的讹诈被识破(县官明察秋毫)县官不惧权势(不徇私情)静安-青浦:(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有曹太守其人,新屋落成欲图其楹庑,搜罗画家。里人疾周①者,入其姓名。隶往摄之○之,周曰:“毋惊老母,旦夕往画不敢后。”客人颇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谒贵游○3可勿往。”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④而还。【注释】①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疾,恨。②隶,差役。摄,这里是“传唤”、“征召”的意思。③谒,拜见。贵游,泛指显贵者。④供役,当差,服劳役。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不更.辱乎()(2)卒.供役而还()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太守不知先生,何.贱先生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下列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A.沈周的书画造诣颇高,太守慕名召他前去。B.沈周请差役不要吓到母亲,可见其孝顺。C.客人认为,凭借沈周的声名本应得到礼遇。D.沈周将太守的征召当作一次差役来接受。13.客人和沈周对“谒贵游”的态度不同,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客人的建议是为了拒绝太守的征召。B.客人的建议是要借助显贵者的权势。6C.沈周的拒绝是不愿多事去得罪太守。D.沈周的拒绝是根本不想攀附显贵者。(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10、(1)又/另/还(2)最后/终于(4分)11、太守不知道先生/您,怎么能轻视先生/您到这种程度?(3分)12、A(3分)13、C(2分)长宁-金山:(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曰:“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③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④,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以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穆父不及见也。(《独醒杂志》)【注释】①元祐:与下文的“绍圣”,都是宋哲宗赵煦年号。②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③怀素:唐代大书法家,以善“狂草”出名。④涪陵:地名。10、基础二题(4分)(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与元祐以前所书大异(2)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2分)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作()因借之以归归()11、对下列句子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A、所以山谷曾自认为是在涪陵得到草书《自叙》的,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叙》。B、所以山谷曾自认为是在洁陵领悟草书真谛的,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C、所以山谷曾自认为是在涪陵得到草书《自叙》的,遗憾的是未能见到穆父。D、所以山谷曾自认为是在涪陵领悟草书真谛的,遗憾的是未能见到穆父。12、文中口和口这两个词,鲜明地表达了山谷对穆父之言的态度。(2分)13、山谷草法从“近于俗”到“下笔飞动”,是哪些原因促成的?请根据文意概
本文标题:2016年上海初三一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79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