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农业的概念:农业是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2.农业的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特点。(三类因素共同作用: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人类借助劳动手段进行的社会生产劳动)具体为: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中体现出来。3.农业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们本赖以独立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各国普遍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长期起作用的规律)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农业的重要作用和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4.农业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7-8页5.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农业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包括农业生产力的运动规律,农业生产关系的规律,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运动规律。6.农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的方法、比较与借鉴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7.现代农业的产权结构:国有产权、集体产权、个体产权、私营产权、联营产权、其他产权。8.现代农业产权的特征:产权主体多元化;关系明晰化;收益权实现多样化;产权交易市场化9.农业家庭经营的类型:自给自足经济的农业家庭经营、小商品生产式的农业家庭经济、商品化农业家庭经营、兼业型农业家庭经营、企业型家庭经营。10.现代农业家庭经营的合理性:农业生产的分工协作特点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的紧密结合;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边形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11.现代农业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清、耕地的细碎化和非优化配置、集体经营功能弱化、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12.农业合作经济的概念:是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势。13.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自愿开放的会员资格、成员民主管理、成员经济参与、独立性与自主性、教育、培训与信息、合作社间的合作、关注社会。1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特征:合作目标的双重性、合作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资源基础上的有效结合。15.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教训(时间):严重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合作原则、否认了农业的家庭经济、农业合作化演变成了农业集体化16.农业的发展阶段:28-30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17.现代农业的四种类型及表现形式:31-34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18.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阻止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文化、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农业的过程19.农业现代化的内容:35-38农业生产手段和环境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从业人员的现代化、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20.农业现代化的评价:38-4121.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41-43科研、教育、推广的相结合,注重智力投资。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都很重视,建立了完整的农业科研体系,农业教育体系和农业推广体系;农林牧渔业并举,注重保持生态平衡。各国吸收了现代化初期阶段过分依赖外部物质能量的投入,导致能源消耗过大、土壤有机含量下降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的教训,较强水土保持,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指导农业的发展,并对农业给予了财政和信贷上的大力支持。22.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42-43坚持四化同步战略、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共促进、注重机械技术与生物共同发展、强调劳动集约与资金集约相结合23.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106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或替代的基本要素。农业是直接利用动植物生命力和太阳能进行生产的部门,农业中的第一性生产-植物生产,对土地有特殊的依赖性,必须在大面积的土地上分散进行;在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不仅是一个立足点和活动场所,并且以其自身的理化特征和气候环境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自然自然在农业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24.土地资源的经济特性:107-108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5.土地价值:108-109主要阐述土地的经济属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是地理学家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内部经济活动区位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源于杜能的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认为不同活动的区位将取决于对特定位置的竞争性投标。26.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途径:充分发挥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实现精耕细作,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并重视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向农民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广泛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改进生产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用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平,增加农用工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各类土地资源的增产潜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农业集约经营提供各种必需的条件改进耕作制度,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将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并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重视扩大生产项目的经营规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稳步推进弄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7.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健全农村土地市场体系。如果建立城乡平等的土地产权交易制度,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要素市场平等化,在严格的土地规划和严格的用途管制下,实现农地转包、抵押、出租、入股、互换的有序开展,农村土地市场将迸发出强劲的活力,农民将从平等产权交易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目标和总方向。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监督权,按市场价格对被征地农民进行补偿,强化农民在征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市场经济下,承包户根据市场行情,不断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是承包法赋予其耕作权的自由,也是农产品市场变化的必然。在保护耕地的同时,应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比如适当安排一些园地、苗圃、甚至是畜牧用地和农业生态旅游基地。同时,应支持农民利用闲置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用于休闲农业,加快制定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的管理办法,促进农民住房及宅基地价值的实现。28.水资源的经济特性:111-112水资源通过降水、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水资源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题,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29.我国水资源状况:112-113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时间分布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春冬少雨雪,降水量差别比较大;从空间分布看,各地降水量差距还是很大。水资源面临严重的挑战: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缺口大;农业生产和用水之间的区域不平衡;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农业用水短缺;30.水资源合理及合理开发利用:113必须建立是自愿配置和利用市场机制、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国家宏观调控机制、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等多种运行机制。31.农业劳动力资源:117能够参加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和。(特殊性: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大部分行、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和不稳定性)(特点: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劳动路素质低、地区分布不平衡、劳动力数量多、比重大)32.人力资本:122人力资源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的生产率,并期待未来有所收益而获得的投资,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33.农业剩余劳动力:127由于农业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配合不当而造成的,在既定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农业劳动力中无法实现其劳动与劳动条件必要、充分而且有效结合的那部分。34.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127-128有利于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加速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水平(制约因素: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乡镇企业增长乏力、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育滞、城市化滞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整体就业形式严峻)35.人力资本开发:我国人力资本不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因此,应以人力资本为重点安排长期资源配置,重视农村正规教育,加强农村非正规教育,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城乡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就业制度.36.我国合理利用农业劳动力制约因素及途径: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利气候生物等技术因素:装备条件劳动者文化素质农业项目类型社会经济因素:经济政策人口变化生产规模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制度因素:所有制土地经营制分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途径:不管改进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合理利用逐步改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劳动组织形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7.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就是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公民或集体;权利客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38.水资源产权冲突:产权一般是一种财产所有权,根据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全民所有。农业集体组织所有的水塘、水库中的水属于集体所有,国家所有权指国家对水资源具有占有、管理、使用、收益或处置的权利,包括对水资源的統一规划、统一调度和支配等权利.水资源使用权是权利人对水资源所享有的使用、收益或处分的权利,属于水权的一种,该权利源自水资源所有权,隶属于所有权,是产权管理的重要一环。我国现行的水权制度是一种计划配置水资源的公共水权制度。一个有效的产权结构应该具备以下几点:产权的明晰性、产权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39.目前水资源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1.政企不分,所有者缺位。在一些水利工程项目上,一些管理机构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违规把项目优先赋予自己控制的企业,既违背了市场规则,也使得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从而造成水资源的低效利用。2、排污纠纷时有发生,过度捕捞现象仍然存在。上游工厂排污往往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外部性,由于水流的流动性,对下游造成极大的损害,所以造成了排污纠纷时有发生;过渡捕捞的存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重大破坏。3、五龙治水现象严重,多头管理严重。由于我国水资源的用途不同,也就造成了水资源多头管理的现状。我国涉及水资源管理的部门有水利农林等多个部门。一旦有利益,各部门争着抢着往自己身上揽,而一旦到了问责的时候又互相推诿扯皮,相互踢皮球。交叉重叠的机构设置增加了水资源的制度成本和浪费。40.农业资金的概念:134农业资金的投入和利用问题。既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41.农业资金的特点:一般(流动性、多功能性、收益性)特殊性(低收益性、外部性、政策性)42.农业生产中的运动规律:135-136第一阶段生产过程开始之前,资金储备阶段,第二阶段生产开始之后,资金进入生产阶段,储备资金在生产中起作用的固定
本文标题:现代农业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9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