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12.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有理数运算、单项式、多项式的基础上,对代数式进行加、减运算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等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本次授课为第一课时(共四课时)。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知识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会识别同类项。(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2.能力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类比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法分析: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2望,以此来达到他们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五、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想一想:小明小学毕业时存了一罐硬币,分别有一角,五角,一元,你会如何去数呢?怎样数,会又快又好?为什么?探究1观察下列多项式的各项,看看有什么特点。(1)100252tt(2)22100252tt(3)32xx(4)2232xx(5)34abab(6)222234abab[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先把相同面值的硬币放到一起数。[师]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存在于生活中。由学生举例在生活中那些运用到归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几个多项式的各个项的特点,让学生讨论并归纳。然后教师再引出同类项的概念。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创设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知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自己归纳同类项的概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类比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3练习:判断下面的的式子是不是同类项(1)22xy与25xy(2)5abc与2ac(3)32ab与33ab(4)23mn与212nm(5)35与3a(6)-3与+5探究21、运用有理数的乘法的分配律计算:22522100)2(252)2(1005899371___________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并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法则。(1)100252tt=________(2)22100252tt=__________(3)32xx=______________(4)2232xx=____________(5)34abab=____________(6)222234abab=____________[学生]小组讨论出结果。[老师]抽查每组的讨论结果,并让学生回答不是同类项的理由,并更正。老师强调形如(2)和(4)式的单项式也是同类项。[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独立完成探究2中的2,并对2进行分组讨论.[师]巡视,对能化简出结果的小组,请他们说出化简的理由及依据.对不能化简出的小组应加以引导,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学生]学生观察、讨论、交流,然后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师]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主要引导学生从系数、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入手。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法则: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系数的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简记为:“一加,两不变”。学生接受同类项的定义不是很难,但是做到判断无误却很困难,需要通过练习,反复强调同类项判断标准,使学生通过分析、比较,逐步提高准确度和熟练度.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4例:合并同类项283732422xyxyyx283284222xxxxx)27()32()84(22xxxx)27()32()84(2xx5542xx判断课件上的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详细讲解,并示范.注意:1.学生对同类项的正确判断;2.两组同类项之间用“+”连接;3.合并时不要漏项,常数项放在最后。找学生回答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教师板演让学生注意在合并同类项时应注意的地方。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具体练习让学生熟悉如何识别同类项、体会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就是化简多项式的过程,并具体示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简过程的依据.(运算律的应用)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直接运用.[活动1]比一比:规定时间内完成下面的课本练习,看谁做得既快又对.(1)xx2012;(2)xxx57;(3)aaa7.23.05;(4)yyy23231;(5)abbaab86;(6)225.010yy.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通过比一比这个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得到巩固.[活动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最开心的是解决了些什么问题,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最后拓展延伸与挑战自我师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是否全面、准确.教师总结.由学生进行小结,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高层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六、作业设计习题2.2第一题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合并同类项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1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