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贯标ISO > 平顶山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技术规定-讨论稿 2014.1.12
(讨论稿)平顶山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技术规定(讨论稿)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讨论稿)目录1总则........................................................................................................12建设用地..................................................................................................13建设工程..................................................................................................44交通与市政工程.....................................................................................9附件:建筑间距图...................................................................................17(讨论稿)11总则1.1【目的与依据】为了推进平顶山市城乡规划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及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平顶山市实际,制定本规定。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用地和独立工矿区范围内的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及各项建设工程。1.3【授权解释】本规定施行中遇到的具体技术问题,由平顶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1.4【技术修订】平顶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定期组织本规定的修订工作。1.5【未尽事宜】本规定未尽事宜,参照国家、省相关规范规定执行。2建设用地一用地控制2.1.1【确定用地性质和规划条件】建设用地的规划性质应依据已批准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应依据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由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确定规划条件。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除符合相关规范外,且应符合以下要求:(讨论稿)2(1)享受城中村、旧城改造优惠政策的项目需经平顶山市城中村及旧城改造联席办认定并明确改造范围。保障性住房项目需经平顶山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并明确建设范围。(2)建设用地位于采煤塌陷区的项目,需编制《场地地基稳定性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2.1.2【开发用地规模限制】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下表规定值。开发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下限值建设项目类型居住建筑商业、办公类建筑工业、仓储类建筑用地面积下限值(m2)3000060003000开发地块建设用地未达到表中规定值的,因特殊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在符合本规定的相关要求,且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下,由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常务会批准后可予以规划审批。2.1.3【容积率限制】老城区改造项目容积率最高不得超过4.5,新建区住宅项目容积率不得超过3.5,纯商业项目除外。建设项目未达到上述要求时,且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下,由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常务会批准后可予以规划审批。2.1.4【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各类新建建设项目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居住项目绿地率不应低于30%;(二)单位庭院绿地不应低于30%,其中行政办公、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科研设计、特殊用地等建设项目,绿地率不应小于25%;(讨论稿)3(三)商业商务、交通枢纽等建设项目,绿地率不应小于20%;商业步行街、特色街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绿地率由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核定,但最低不应小于15%。(四)工业、仓储项目绿地率不得超过20%。湛南新城、新城区等居住项目的绿地率在前款规定的基础上应提高5个百分点执行。2.1.5【公共绿地设置原则】为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在新建项目中,公共绿地宜集中设置。(一)在新区建设中,每10km2应规划设置一处片区市民公园,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0公顷。(二)红线30m以上道路交叉口宜设置绿地游园,不得小于400㎡,长宽比例不得大于2,绿化占地比例不得小于70%,不得设置地面停车设施。临近城市道路交口的住宅区配套绿地游园宜部分临城市道路交叉口布置,并满足上述要求。(三)居住人口出行500m可达到一处绿地游园。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2.2.1【教育设施配建】教育设施配建应结合中小学与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进行设置,当超出专项规划确定的服务范围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置:达到0.5万人的居住小区应设置一处幼儿园,达到1万人的居住小区应设置一处小学,达到2万人的居住小区应设置一处中学。(讨论稿)4根据上述规定不需配建或未达到1万人的居住项目,开发建设单位应根据自身人口规模缴纳教育配套设施相关费用,具体费用标准由项目所在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核定。2.2.2【菜市场】菜市场配建应结合菜市场专项规划进行设置,当超出专项规划确定的服务范围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置:达到1万人的居住小区必须设置菜市场一处,建筑面积按600㎡/万人配建,不足1万人的居住小区设置便民店,菜市场应通风良好、自然采光。2.2.3【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配建】住宅建筑机动车停车应按照1户不少于1个泊位的标准配建,建筑面积大于等于140㎡的户型应按照1户不少于1.5个泊位的标准配建;公租房应按照每户0.5个泊位进行配建。商业建筑应按照每百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个泊位。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限制地面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商业8个/百平方米、住宅1.5个/户。3建设工程3.1【多方案比选】主干路、快速路两侧和城市重点控制地区内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一般地区建设用地大于5公顷的成片开发地区、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超高层建筑、建筑面积2万㎡以上重要公共建筑的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应委托两个以上相关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出不少于两个方案,报市规划主管部门按程序审定方案后,方可进行规划设计。3.2【住宅间距控制】住宅建筑间距须符合以下规定:(一)多、低层住宅控制间距1.多、低层住宅建筑平行布置(1)主朝向为南北向,南侧为多层时,若南侧建筑为6层时最(讨论稿)5小间距不小于22米,若南侧建筑为5层及以下时最小间距不小于20米。(2)主朝向为东西向时,间距应按不小于22m的要求控制。2.多、低层住宅建筑垂直布置(1)山墙开窗时,控制间距不应少于13m;山墙不开窗时,控制间距不应少于10m,同时应保证消防、管线敷设等要求。(2)垂直布置的多、低层建筑山墙宽度不宜大于13m;大于13m的,其间距按照平行布置的间距要求控制。3.多、低层住宅建筑并列布置的间距(1)山墙不开设窗户的,最小控制间距为6m。(2)山墙开有居室窗的,其山墙间距应适当加大。4.多、低层点式住宅次要朝向开有居室窗时,其间距应按不小于13m控制。(二)高层住宅与高、多、低层住宅的控制间距高层住宅建筑间距应符合不低于大寒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要求,其中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经市政府常务会批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要求。1.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控制间距不应小于表1所列要求: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控制间距表1高度(米)22<H≤35(7-11层)35<H≤55(12-18层)55<H≤100(19-33层)控制间距(米)283035(讨论稿)62.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控制间距不宜小于表2所列要求:高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控制间距表2高度(米)22<H≤35(7-18层)35<H≤55(12-18层)55<H≤100(19-33层)最小距离(米)182025垂直布置的高层住宅山墙宽度应小于等于16m,大于16m时其间距按平行间距要求控制。3.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并列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应按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且不得小于13米。4.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参照并列布置间距且不应小于13米。5.高层住宅与多、低层平行布置(1)主朝向为南北向时,新建高层住宅位于南侧时,除应满足相关退界及日照要求外,北侧相邻现状建筑退地界满足相关规定时,建筑物间距应符合表1规定;北侧相邻现状建筑退地界不满足相关规定时,在满足日照标准的前提下,新建建筑间距可适当减少。(2)主朝向为南北向时,新建高层住宅位于北侧时,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控制建筑物的间距,并满足低、多层住宅间距要求,同时,需满足表4规定的建筑退地界距离。6.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表3所列要求。(讨论稿)7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最小控制间距表3两类住宅垂直布置时相对位置最小控制间距(m)高层住宅在南侧时22高层住宅在北侧时157.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并列布置时,山墙间距不得小于13m并同时满足消防要求,山墙有窗户的应适当加大。8.高层住宅与多、低层住宅对角布置时,对角最小控制间距不得小于13米。9.特殊情况及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超高层住宅与各种层数住宅的最小控制距离由市规划主管部门具体核定。3.3【退地界距离】沿用地边界建筑物,其退界距离按以下规定控制,当退界距离小于消防要求时,应按消防要求控制。(一)相邻建筑双方各自从建筑用地界线起计算退界距离,规划建筑退界距离不小于本规定表1、2、3控制间距的一半,且退界距离不得小于表4所列要求:各类建筑退地界距离表表4建筑分类文教卫生建筑住宅建筑主要朝向(m)低层65多层1111高层1817.5次要朝向(山墙)(m)低层3.53.5多层4.54.5高层107.5注:其他类型建筑参照住宅建筑退界要求执行。(讨论稿)8(二)界外为住宅建筑,除应满足表4退界距离规定外,应同时满足3.2建筑间距的有关要求。(三)地下建筑物的最小退界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与周围建筑最小距离为10米。(四)多、低层住宅次要朝向宽度大于13m、高层住宅次要朝向宽度大于16m时,退界距离按主要朝向控制。(五)在双方相邻产权人协商达成协议后,经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同意,退界距离可适当调整。(六)当北侧相邻地块有日照要求,且为空地或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建筑物退地界应满足其大寒日2小时日照阴影线超出地界不应超过自身大寒日日照阴影线的1/2。3.4【退道路红线】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不得小于表5、6所列要求。新城区各类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表5区域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红线宽度L≥5050>L≥4040>L≥3030>L≥15后退距离(M)302014.58老城区各类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控制距离表6区域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红线宽度L≥5050>L≥4040>L≥2525>L≥15后退距离(M)2015105注:建设路(许南路以东)建筑退让道路红线不小于30米;(东环路--光明路)非住宅建筑退让道路红线不小于25米。(一)地下建筑物和地下附属设施,退让规划道路红线最小距离(讨论稿)9为5米,且不得占用道路绿化。(二)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后退道路转角视距红线的距离应按较宽道路退线要求执行。(三)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入口与基地内道路边线应保持不小于7.5m安全距离;2.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7.5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四)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应在表1、2、3、4、5、6的基础上相应加大后退距离,具体标准由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定。(五)商业步行街、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的建筑退线距离应依据批准的城市设计执行。3.5【长度控制】多层住宅长度不宜超过80m,高层住宅长度不应超过两个单元。3.6【立面管理】沿街建筑立面要全面装修、粉刷,必要的应装具夜景照明设施。其立面装修标准、装
本文标题:平顶山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技术规定-讨论稿 2014.1.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28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