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故都的秋》优秀课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太平御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故都的秋郁达夫诗人说:“秋天就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荡漾着我心思。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他,幼年丧父,发愤读书,成绩斐然,贫困的生活赋予他诗人的忧郁特质。他,17岁留学日本,饱受异族欺凌,屈辱的日子赋予他作家的忧伤情怀。他,壮年时期飘零南洋,北望中原,苦难的祖国赋予他战士的忧患悲凉。他,在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终年49岁。他,在1952年被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今年,2012年,是他的一百零六岁诞辰。他的名字,叫郁达夫。后人评价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今天,让我们走进《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作家的喜悦和悲伤。爱国:“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国后,营墓更无田。”“万一国破家亡后,对花洒泪岂成诗”“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沉沦》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著有《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1、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文章的语言和情感。2、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3、抓住关键词品评、鉴赏。4、鉴赏语言特色、领会意境。5、深入体会从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思想和感情。听课文范读,注意字音及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故都的秋散文钞一椽嘶叫潭柘寺落蕊橄榄房檩陪衬夹袄廿四桥着衣混沌(chāo)(chuán)(sī)(zhè)(ruǐ)(lǎn)(lǐn)(chèn)(ǎo)(niàn)(zhuó)(dùn)字词积累北国的秋——清、静、悲凉。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文眼句):即表明故都之秋的特点的句子。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请同学们分别为这几幅幅秋景取个诗意的名字。(限四个字)秋景图秋院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破屋一丝一丝日光牵牛花的颜色疏疏落落的秋草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秋院静观特点:清、静、悲凉手法:衬托秋槐落蕊细腻清闲落寞落蕊清、静、悲凉秋蝉哀鸣“衰弱”“残声”“啼唱”(清、静、悲凉)秋雨话凉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秋雨图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明确: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的秋味。云散雨霁谁点缀,桥头斜影叹秋凉。秋日胜果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颜色的时......”“淡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本文描写秋景,是以什么为序的?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的共同点,作者根据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思考题: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即是说——景物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作者带着某种特定的感情来看景物,那么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则对于同一景物的观感也不相同。这就是我们美学上常说的“移情作用”。这就是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主观上1旧中国政治黑暗,作者思想苦闷,逃避现实。2郁达夫个人气质上有多愁善感的一面。3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客观上季节是秋天,所以作者选取了秋天所特有的景物和特有的自然色彩。思考:第12段的大段议论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也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思考题:文章的结尾两段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用意何在?运用了什麽手法?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对比的手法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南国的秋北国的秋本体喻体黄酒白干回味不永秋味平淡稀饭馍馍不浓易饿秋味稀薄鲈鱼大蟹黄犬骆驼玲珑邀宠范围狭小味美细腻秋味柔软清香劲足秋味浓烈有味耐饥秋味厚实大快朵颐秋味刚强跋涉千里秋之阔远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所以“我”不远千里也要“饱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结尾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本文通过描写故都秋景,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怀念与眷恋之情,又寄寓了作者深远的忧思与孤独的落寞之感。(主旨)故都的秋1、秋园静观而看秋2、槐树落蕊而知秋3、秋蝉残鸣而报秋4、秋雨淋人人知秋5、果树秋天之奇观记叙、描写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眷恋向往之情(形)(神)郁达夫(悲凉的颂歌)北国之秋:清、静、悲凉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景人合一这篇文章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失落的伤感情调,试说说里面的原因。(1)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2)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希望能“清静”,内心还有淡淡的“悲凉”。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正因为如此,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意,然地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本文标题:《故都的秋》优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4421 .html